一种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92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包括:保温罐体、保温罐盖、设备底座、动力支架、伺服电机、减速机和电控柜;保温罐体内设置有液氮汽化管和传动轴,传动轴的下端伸出保温罐体的底面,传动轴的上端圆周分布设置有转盘,转盘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转子定位座;保温罐体外设置有低温电磁阀;保温罐盖上设置有取放料口、转角气缸和温度传感器,转角气缸上设置有取料密封门;设备底座上设置多个罐体支柱,多个罐体支柱支撑在保温罐体的下端边沿;动力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轴承座,传动轴的下端穿过轴承座;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固定在动力支架中,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十字滑块联轴器。滑块联轴器。滑块联轴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装配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燃油汽车的逐渐淘汰,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迅速开拓,与之伴随的是巨大的产能扩充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机的装配也成为确保量产的关键一环,目前该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一、生产节拍高,转子冷却冷装环节同样非常重要,为满足现代化装配节拍,需要满足转子120s的生产节拍,常规的冰柜冷藏方式难以实现转子的快速冷却;二、采用超低温冷却方式时,则保温罐体底部密封非常难以处理,容易出现电机底部漏液等问题;三、为了满足生产节拍,进取料均采用机械自动化方式实现,在超低温下机械动作的定位精度,受超低温环境影响,受部件使用条件影响,非常难以实现较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包括:
[0005]保温罐体,所述保温罐体上端开口,所述保温罐体内设置有液氮汽化管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下端伸出所述保温罐体的底面,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圆周分布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转子定位座,所述保温罐体外设置有低温电磁阀,所述低温电磁阀与所述液氮汽化管相连通;
[0006]保温罐盖,所述保温罐盖设置在所述保温罐体的上端口,所述保温罐盖上设置有取放料口、转角气缸和温度传感器,所述转角气缸上设置有取料密封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向下穿过所述保温罐盖;
[0007]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底座上设置多个罐体支柱,多个罐体支柱支撑在所述保温罐体的下端边沿;
[0008]动力支架,所述动力支架设置在所述保温罐体的正下方,所述动力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轴承座,所述传动轴的下端穿过所述轴承座;
[0009]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减速机固定在所述动力支架中,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十字滑块联轴器;
[0010]电控柜,所述电控柜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电控柜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所述电控柜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控制所述低温电磁阀、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转角气缸。
[0011]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可选特征。
[0012]可选地,所述轴承座与所述保温罐体之间的传动轴上设置有接水盘。
[0013]可选地,所述转盘的下部设置有转盘支撑件,所述转盘支撑件采用超低温石英材料制成。
[0014]可选地,所述罐体顶盖的上部还设置有加热带。
[0015]可选地,所述动力支架包括:
[0016]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与所述设备底座之间设置有多个可调垫铁,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固定板,所述减速机的上端与所述环形固定板相连接;
[0017]环形顶板,所述环形顶板与所述环形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短柱,所述环形顶板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保温罐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泄压阀。
[0019]可选地,所述液氮汽化管呈圆弧形水平分布在各个转子定位座的上方。
[0020]可选地,所述转盘的中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伸入所述防护罩内。
[0021]本技术的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设置有保温罐体,通过往保温罐体内通入液氮对转子工件进行快速冷却,以满足现代化装配节拍,保温罐体内竖向设置有传动轴转盘,并在保温罐体下方竖向设置的伺服电机和减速机直接带动传动轴和转盘转动,以保证超低温下机械动作的定位精度,使转子工位正对存料密封门,方便外部机械手精确地存入或取出放在转子工位上的转子工件。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的动力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在以上图中:1电控柜;2操作面板;3保温罐盖;4检修口;5转角气缸;6取料密封门;7加热带;8吊环;9顶盖压扣;10低温电磁阀;11减压阀;12排污阀;13设备底座;14承重板;15立柱;16减速机;17伺服电机;18开关门二位五通电磁阀;19气源调压阀;20泄压阀;21保温罐体;22液氮汽化管;23转子工件;24转子定位座;25转盘;26接水盘;27十字滑块联轴器;28环形固定板;29轴承座;30传动轴;31推力球轴承;32内侧固定套;33外侧固定套;34外侧承重固定板;35锁紧螺母;36霍尔传感器;37短柱;38可调垫铁;39环形顶板;40液氮入口;41液氮减压阀支架;42温度传感器;43取放料口;44罐体支柱;45防护罩;46转盘支撑件。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包括:保温罐体21、保温罐盖3、设备底座13、动力支架、伺服电机17、减速机16和电控柜1;保温罐体21上端开口,保温罐体21内设置有液氮汽化管22和传动轴30,传动轴30的下端伸出
保温罐体21的底面,传动轴30的上端圆周分布设置有转盘25,转盘25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转子定位座24,每个转子定位座24可放置一个转子工件23;保温罐体21外设置有低温电磁阀10,低温电磁阀10与液氮汽化管22相连通;保温罐盖3设置在保温罐体21的上端口,保温罐盖3上设置有取放料口43、转角气缸5和温度传感器42,转角气缸5上设置有取料密封门6,温度传感器42的检测端向下穿过保温罐盖3;设备底座13上设置多个罐体支柱44,多个罐体支柱44支撑在保温罐体21的下端边沿;动力支架设置在保温罐体21的正下方,动力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轴承座29,传动轴30的下端穿过轴承座29;伺服电机17和减速机16固定在动力支架中,减速机16的输出轴与传动轴30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十字滑块联轴器27;电控柜1上设置有操作面板2,电控柜1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温度传感器3的检测信号,电控柜1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控制低温电磁阀10、伺服电机17和转角气缸5。
[0031]保温罐盖3通过顶盖压扣9固定在保温罐体21的端口上,保温罐盖3的边沿设置有多个吊环8,在开盖时可以吊起,保温罐盖3上还设置有检修口4,用于临时检修。低温电磁阀10通过管路连接减压阀11和液氮入口40,该管路下方连接有液氮减压阀支架41,用于支撑减压阀11的重量,液氮入口40用于冲入液氮,减压阀11可以减小液氮入口40的压力,保温罐体21上还设置有排污阀12,可以排空保温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氮快速冷却转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罐体(21),所述保温罐体(21)上端开口,所述保温罐体(21)内设置有液氮汽化管(22)和传动轴(30),所述传动轴(30)的下端伸出所述保温罐体(21)的底面,所述传动轴(30)的上端圆周分布设置有转盘(25),所述转盘(25)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转子定位座(24),所述保温罐体(21)外设置有低温电磁阀(10),所述低温电磁阀(10)与所述液氮汽化管(22)相连通;保温罐盖(3),所述保温罐盖(3)设置在所述保温罐体(21)的上端口,所述保温罐盖(3)上设置有取放料口(43)、转角气缸(5)和温度传感器(42),所述转角气缸(5)上设置有取料密封门(6),所述温度传感器(42)的检测端向下穿过所述保温罐盖(3);设备底座(13),所述设备底座(13)上设置多个罐体支柱(44),多个罐体支柱(44)支撑在所述保温罐体(21)的下端边沿;动力支架,所述动力支架设置在所述保温罐体(21)的正下方,所述动力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轴承座(29),所述传动轴(30)的下端穿过所述轴承座(29);伺服电机(17)和减速机(16),所述伺服电机(17)和所述减速机(16)固定在所述动力支架中,所述减速机(16)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30)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十字滑块联轴器(27);电控柜(1),所述电控柜(1)上设置有操作面板(2),所述电控柜(1)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42)的检测信号,所述电控柜(1)的多个信号输出端分别控制所述低温电磁阀(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世轩吴翔师震曹高峰张灿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恒茂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