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德金专利>正文

穴位敷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86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穴位敷贴组件,属于敷贴领域。本穴位敷贴组件包括内部填充有药物的贴体,贴体上具有孔隙,贴体绑定于人体,贴体上具有与人体接触且呈弧形的贴面,贴面上具有能与人体接触的顶压头,顶压头上也具有孔隙;还包括位于贴体的底压件,当底压件挤压贴体时,贴体内药物向贴面压缩聚拢。本组件能够结合按穴操作进一步增强敷贴效果,且操作自然方便。且操作自然方便。且操作自然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穴位敷贴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敷贴领域,涉及穴位敷贴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现有技术中针对穴位敷贴的改进不少,但经过检索发现,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对敷贴内部药物的改进,使敷贴药性更好,第二种是针对敷贴的整体形状,结构等进行改进从而实现更好的贴合、固定和加热等。如申请号为2021205844825,名称为一种穴位敷贴的技术专利,该专利记载了一种穴位敷贴,设置有敷贴基体,敷贴基体为栗子形,敷贴基体里侧一面中间胶接有固药圈,敷贴基体在位于固药圈外侧的部分涂设有粘胶层;敷贴基体外侧一面固定有加热贴。该方案通过采用栗子形的敷贴基体,其外形如同人体前列腺,便于快速与其他部位的敷贴进行区分,专贴专用,取用方便,通过在加热贴可以实现加热功能,促进药效挥发和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增加穴位敷贴的疗效。第三种是对敷贴的材料进行改进,从而提升效果。如申请号991169832,名称为纳米穴位敷贴的专利技术专利,记载了一种纳米穴位敷贴,包括有软质基材、胶体,胶体覆盖在软质基的一面上,软质基材有赋形材料,还包括纳米材料。通过含有纳米级材料,使治疗、保健效果更加显著。
[0003]综上所述,当前的敷贴其实并没有摆脱上述创新渠道,如何以现有手段为基础,通过其他方法,实现敷贴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穴位敷贴组件,本组件能够结合按穴操作进一步增强敷贴效果,且操作自然方便,解决了目前对敷贴的改进创新方式固定,效果一般等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穴位敷贴组件,包括内部填充有药物的贴体,所述贴体上具有孔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体绑定于人体,所述贴体上具有与人体接触且呈弧形的贴面,所述贴面上具有能与人体接触的顶压头,所述顶压头上也具有孔隙;
[0006]还包括位于所述贴体的底压件,当底压件挤压所述贴体时,贴体内药物向贴面压缩聚拢。
[0007]本敷贴组件包括贴体和底压件,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贴体内装入不同的药材,以足部为例,若本组件用于涌泉穴处的敷贴,首先选取相应的药材(可以是活血化瘀、安神通肾等药材),然后将贴体绑定在足部,不以粘帖结构而采用绑定结构能够防止足部出汗导致粘性丧失,弧形贴面符合脚心形状,能够更好贴合,此时本敷贴组件已经有了最基本的敷贴功能,且顶压头在绑定后能够更好的按压刺激涌泉穴。本组件中还包括底压件,底压件从底部作用贴体,具体有两种使用方式,第一种是将本组件完全置于鞋内,此时底压件被足部和鞋子固定,病人可在行走边使用,人体足部在行走过程中形成的一抬一走运动使底压件不
断的挤压贴体,从而使贴体内部药材密度实现聚拢和分散,并使贴面更加紧密贴合足底,同时药材聚拢后能够更好的发挥药效,在顶压头的刺激带动下,形成了“点压按摩+药效增强”双重功能,效果好,设计巧妙。第二种是将底压件置于地上,人为接触底压件实现上述效果,这种方式更加适合居家使用。本组件将传统按摩和敷贴功能相结合,且按摩功能带动敷贴更好实现敷贴功能,设计先进,效果显著。
[0008]在顶压件上也开设有孔隙,是为了能够让贴体内的药物药效通过此处孔隙更好作用穴位。本组件具有基本的敷贴功能,又设计有增强功能,且增强具有两种模式,设计考虑周全且实用,此外,本组件应用广泛,不同规格可用于上肢、驱干等位置。
[0009]上述的穴位敷贴组件中,所述顶压头包括凸起的顶压部和与所述贴体固定的连接部,所述顶压头具有弹性。
[0010]连接部和顶压部为一体,通过连接部实现与贴体的连接。
[0011]上述的穴位敷贴组件中,所述顶压头由硅胶制成。
[0012]所选硅胶硬度在35

40之间,硬度在橡皮擦硬度层次,这种硬度比较合适,既能够起到作用又能够防止脚底受伤。
[0013]上述的穴位敷贴组件中,所述贴体呈空心的半球状,球面为所述贴面。
[0014]内部空心处填充药材。
[0015]上述的穴位敷贴组件中,所述顶压头位于所述贴面中心。
[0016]顶压头作用涌泉穴。
[0017]上述的穴位敷贴组件中,所述贴体由无纺布制成。
[0018]无纺布在敷贴领域使用广泛,各方面性能均较为优秀。
[0019]上述的穴位敷贴组件中,所述贴体上具有绑带组件,所述绑带组件包括绑带一和绑带二,所述绑带一的一端与所述贴体相连,所述绑带一的另一端上具有穿口,所述绑带二的一端与所述贴体相连,所述绑带二的一面上具有魔术贴的子面和母面。
[0020]绑带一和绑带二可以同样由无纺布制成,且绑带一和绑带二的一端缝合在贴体上。绑带二另一端从绑带一的开口穿入,然后通过子面和母面实现扣合。
[0021]上述的穴位敷贴组件中,所述贴体底部具有内凹的内置槽,所述底压件内端位于所述内置槽内。
[0022]内置槽的设计能够实现底压件与贴体之间接触,防止贴体与底压件接触打滑。
[0023]上述的穴位敷贴组件中,所述内置槽与所述底压件之间具有联动罩,所述联动罩包括位于所述内置槽内的本体和位于所述贴体底面的侧挡,所述侧挡向所述贴体外沿延伸,所述底压件做挤压动作时带动所述侧挡挤压所述贴体。
[0024]联动罩的作用是为了底压件能够更好的挤压贴体,具体来说是底压件通过侧挡更大面积的作用贴体,实现内部药材的挤压,使其更好的发挥疗效。
[0025]上述的穴位敷贴组件中,所述底压件由内至外呈扩口状。
[0026]扩口形状使底压件稳定性提高,不管是内置模式还是居家模式都能实现稳定性增强。
[0027]上述的穴位敷贴组件中,所述底压件由硅胶材料制成。
[0028]底压件其中一种硬度范围是不低于35,不高于70,这种硬度作为承压件较为合适。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穴位敷贴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0030]1、本穴位敷贴组件不仅具备敷贴基本功能,且在顶压头的刺激带动下,形成了“点压按摩+药效增强”双重功能,充分实现了按摩和敷贴的组合功能,且使效果更进一步,设计巧妙。
[0031]2、本穴位敷贴组件利用绑带结构设计替代粘帖结构,能够防止人体出汗导致敷贴脱落。
[0032]3、本穴位敷贴组件具有外置和内置双重模式,能够在不同环境中使用,设计考虑周全。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穴位敷贴组件结构剖视图。
[0034]图2是本穴位敷贴组件中顶压头变形时的结构剖视图。
[0035]图3是本穴位敷贴组件俯视图。
[0036]图4是本穴位敷贴组件仰视图。
[0037]附图标记清单
[0038]图中:
[0039]1、贴体;
[0040]1a、贴面;
[0041]1b、内置槽;
[0042]2、顶压头;
[0043]2a、顶压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穴位敷贴组件,包括内部填充有药物的贴体,所述贴体上具有孔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体绑定于人体,所述贴体上具有与人体接触且呈弧形的贴面,所述贴面上具有能与人体接触的顶压头,所述顶压头上也具有孔隙;还包括位于所述贴体的底压件,当底压件挤压所述贴体时,贴体内药物向贴面压缩聚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敷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头包括凸起的顶压部和与所述贴体固定的连接部,所述顶压头具有弹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敷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体呈空心的半球状,球面为所述贴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敷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头位于所述贴面中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敷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体由无纺布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敷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金
申请(专利权)人:郑德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