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胶光固化成形工艺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57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固化成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UV胶光固化成形工艺及其设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电子元件放置在模具下模的型腔内,模具下模放置在周转治具内,将模具上模与模具下模之间进行合模,打开真空过渡室的调节门,将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转入到真空过渡室内;步骤S2、打开真空过渡室与真空UV胶浇注室之间的调节门,将UV胶储存罐中的胶水通过浇注口浇注到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的型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电子元件放置在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之间,将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送入到真空UV胶浇注室内进行浇注,并进行固化,最终所生产出的成品内不会留有气泡,且不会对电子元件造成损伤,且固化可以快速成型,固化时间短,便于流水线批量生产。量生产。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胶光固化成形工艺及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固化成形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UV胶光固化成形工艺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紫外线固化技术即UV胶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即节能、环保、经济,主要应用于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领域,其中紫外线固化UV胶广泛应用于玻璃制品与珠宝业、玻璃家具、医疗器具、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的制造;
[0003]在目前,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传统的独立静止式烤箱模式进行透明材料的固化,固化方式就是将黏附有透明材料层的电子元件置于独立的烘箱内进行加热固化,由于现有的固化工序独立于电子元件生产过程的其他工序,无法实现连续式生产,而且需要在固化工序于其前后工序的衔接、转运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固化效率低而且也影响到整个电子元件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在进行电子元件生产时;
[0004]电子元件很难抗住高压和高温,因此常规的注塑透明塑料工艺行不通,如果用透明胶水在常温、常压灌注成型,则加工过程中胶水内部的气泡很难消除,而且胶水固化时间长,不利于量产,因此亟需一种固化工艺使得电子元件能够被良好的包裹在透明材料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条例提供一种UV胶光固化成形工艺及其设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V胶光固化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S1、将电子元件放置在模具下模的型腔内,模具下模放置在周转治具内,将模具上模与模具下模之间进行合模,打开真空过渡室的调节门,将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转入到真空过渡室内,关闭调节门,打开真空控制阀,抽净空气;
[0008]步骤S2、打开真空过渡室与真空UV胶浇注室之间的调节门,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转入到真空UV胶浇注室内,将UV胶储存罐中的胶水通过浇注口浇注到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的型腔内;
[0009]步骤S3、将注胶后的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转入到真空UV光照室内,打开UV灯,照射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固化胶水;
[0010]步骤S4、将固化胶水后的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转入常压过渡室内,关闭真空UV光照室与常压过渡室之间的调节门,打开常压过渡室内的空气控制阀,使室内压力恢复正常;
[0011]步骤S5、压力变成常压后,将固化胶水后的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从常压过渡室内取出,打开模具上模,取出产品。
[00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V胶储存罐内的胶水,按照质量份数比,含有以下组合物:丙烯酸酯预聚物30~85份、丙烯酸酯单体20~50份、光引发剂0.1~5份、耐黄变剂
0.1~2份、助剂0.1~5份。
[00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UV胶储存罐内的胶水,其在制备时,将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光引发剂、耐黄变剂以及助剂依次加入真空搅拌机内,转速为400

600rpm且搅拌40~50min。
[00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V胶储存罐内的胶水成品粘度为310cps,在800mj/cm2紫外光照射下的固化性能为PC剪切强度7MPa,透过率≥90%,QUV老化500小时后的黄变值0.1,老化后的剪切强度6.5MPa,90℃下的剪切强度0.8MPa。
[00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丙烯酸酯预聚物为聚醚型聚氨酯丙烯酸预聚物,丙烯酸单体为含羟基丙烯酸单体,抗黄变剂为紫外线吸收剂,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与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复配物,助剂为抗氧剂。
[001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种UV胶光固化成形设备,包括周转治具,所述周转治具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模具下模,所述模具下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模具上模,所述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的型腔内含有电子元件,所述周转治具将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依次送入到真空过渡室、真空UV胶浇注室、真空UV光照室以及常压过渡室内,所述真空过渡室、真空UV胶浇注室、真空UV光照室以及常压过渡室的入口以及出口均设有调节门,所述真空过渡室、真空UV胶浇注室以及真空UV光照室内设置有真空控制阀,所述真空UV胶浇注室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V胶储存罐,所述真空UV光照室的顶端固定连接有UV灯。
[001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过渡室的出口调节门为真空UV胶浇注室的入口调节门,所述真空UV胶浇注室的出口调节门为真空UV光照室的入口调节门,所述真空UV光照室的出口调节门为常压过渡室的入口调节门。
[001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过渡室、真空UV胶浇注室以及真空UV光照室内的真空控制阀通过管道与真空泵之间连接,且所述真空控制阀将真空过渡室、真空UV胶浇注室以及真空UV光照室内空气抽出并保持真空过渡室、真空UV胶浇注室以及真空UV光照室内处于真空状态。
[00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电子元件放置在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之间,通过周转治具将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送入到真空UV胶浇注室内进行浇注,再在真空UV光照室内进行固化,最终所生产出的成品内不会留有气泡,且不会对电子元件造成损伤,且固化可以快速成型,固化时间短,便于流水线批量生产;
[0021]2、本专利技术能将电子元件和透明材质良好地结合在一起,电子元件被包裹在透明材质内部,保证了产品的美观,提高品质,且由于采用模具下模与模具上模内进行浇注的方式进行生产,因此可加工不同的所需形状,生产技术同时适合多种需包裹透明胶水的产品的生产;
[0022]3、本专利技术的UV胶水由丙烯酸酯预聚物30~85份、丙烯酸酯单体20~50份、光引发剂0.1~5份、耐黄变剂0.1~2份、助剂0.1~5份制成,具有高流动性、高可靠性,易返修的特点,并且可以防止老化,从而保证本申请最终生产出的产品性能较为优良。
[0023]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真空过渡室、真空UV胶浇注室、真空UV光照室、常压过渡室,真空过渡室、真空UV胶浇注室、真空UV光照室以及常压过渡室彼此连接,从而可实现连续生产,在真空UV光照室内进行浇注,真空UV光照室内处于真空状态,因此胶水内不含有气泡,
最终固化的产品内也不会产生气泡,其交界处的调节门相互公用,从而节省所需的原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运输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为:1、周转治具;2、模具下模;3、模具上模;4、真空过渡室;5、真空UV胶浇注室;501、UV胶储存罐;6、真空UV光照室;601、UV灯;7、常压过渡室;8、调节门;9、真空控制阀;10、空气控制阀;11、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胶光固化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电子元件放置在模具下模(2)的型腔内,模具下模(2)放置在周转治具(1)内,将模具上模(3)与模具下模(2)之间进行合模,打开真空过渡室(4)的调节门(8),将模具下模(2)与模具上模(3)转入到真空过渡室(4)内,关闭调节门(8),打开真空控制阀(9),抽净空气;步骤S2、打开真空过渡室(4)与真空UV胶浇注室(5)之间的调节门(8),模具下模(2)与模具上模(3)转入到真空UV胶浇注室(5)内,将UV胶储存罐(501)中的胶水通过浇注口浇注到模具下模(2)与模具上模(3)的型腔内;步骤S3、将注胶后的模具下模(2)与模具上模(3)转入到真空UV光照室(6)内,打开UV灯(601),照射模具下模(2)与模具上模(3),固化胶水;步骤S4、将固化胶水后的模具下模(2)与模具上模(3)转入常压过渡室(7)内,关闭真空UV光照室(6)与常压过渡室(7)之间的调节门(8),打开常压过渡室(7)内的空气控制阀(10),使室内压力恢复正常;步骤S5、压力变成常压后,将固化胶水后的模具下模(2)与模具上模(3)从常压过渡室(7)内取出,打开模具上模(3),取出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胶光固化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UV胶储存罐(501)内的胶水,按照质量份数比,含有以下组合物:丙烯酸酯预聚物30~85份、丙烯酸酯单体20~50份、光引发剂0.1~5份、耐黄变剂0.1~2份、助剂0.1~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V胶光固化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UV胶储存罐(501)内的胶水,其在制备时,将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光引发剂、耐黄变剂以及助剂依次加入真空搅拌机内,转速为400

600rpm且搅拌40~50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V胶光固化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UV胶储存罐(501)内的胶水成品粘度为310cps,在800mj/cm2紫外光照射下的固化性能为PC剪切强度7MPa,透过率≥90%,QUV老化500小时后的黄变值0.1,老化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佑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