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快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143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快充装置,包括壳体和显示模块,显示模块设置在壳体的左侧,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固定条外侧的底部开设有稳定槽,稳定槽内部的前侧与后侧均活动连接有稳定条,稳定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接触口,接触口设置有若干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升降机构、固定条和稳定条配合稳定槽、接触口和接触块对壳体进行稳定工作,解决了实际使用过程中将便携式直流充电桩与车辆电性连接工作,便携式直流充电桩受外力影响倾斜晃动甚至倾倒,导致内部元器件损坏的情况,不能较好的进行稳定工作,降低了快充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具备了工作稳定的优点。工作稳定的优点。工作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快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快充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快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0003]目前,公开号为CN208849498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直流充电桩,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稳定、使用方便的便携式直流充电桩。本技术包括壳体、主控板、电源转换模块、充电枪及开关,所述电源转换模块、所述充电枪及所述开关均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线端和出线端,所述主控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枪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所述便携式直流充电桩还包括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的通过所述进线端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枪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电源转换模块插放在所述放置槽内。本技术应用于充电桩的

[0004]这种便携式直流充电桩虽然便于携带对车辆进行快充工作,由于使用过程中仅通过底部的减震脚垫与地面接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便携式直流充电桩与车辆电性连接工作,便携式直流充电桩受外力影响倾斜晃动甚至倾倒,导致内部元器件损坏的情况,不能较好的进行稳定工作,降低了快充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快充装置,具备了工作稳定的优点,解决了实际使用过程中将便携式直流充电桩与车辆电性连接工作,便携式直流充电桩受外力影响倾斜晃动甚至倾倒,导致内部元器件损坏的情况,不能较好的进行稳定工作,降低了快充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快充装置,包括壳体和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设置在壳体的左侧,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外侧的底部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内部的前侧与后侧均活动连接有稳定条,所述稳定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接触口,所述接触口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接触口呈等距离分布,所述接触口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顶部与稳定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连接升降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口、升降杆、连接槽和连接杆,所述升降口开设在固定条顶部的前侧与后侧,所述升降杆活动连接在升降口的内部,所述连接槽开设在升降杆的底部,所述连接槽呈矩型设置,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在连接槽的
内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稳定条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条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底部与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两侧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定位盘插接配合。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盘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通过定位孔贯穿定位盘,所述定位孔配合定位柱与定位盘使用。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开设有限位口,所述限位口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与连接槽的内侧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片,所述磁片的底部与连接杆的顶部磁性连接,所述磁片配合连接杆与升降杆使用。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稳定槽内壁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柱,所述辅助柱的顶部与稳定条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升降机构、固定条和稳定条配合稳定槽、接触口和接触块对壳体进行稳定工作,解决了实际使用过程中将便携式直流充电桩与车辆电性连接工作,便携式直流充电桩受外力影响倾斜晃动甚至倾倒,导致内部元器件损坏的情况,不能较好的进行稳定工作,降低了快充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具备了工作稳定的优点。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盘和定位柱,定位盘配合定位柱利用定位孔通过升降杆与连接杆对稳定条进行定位工作,避免稳定条使用过程中出现难以定位的情况,提高了稳定条的定位便捷性。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孔,能够有效的在定位柱配合定位盘工作过程中,为定位柱提供与定位盘插接定位的空间,避免定位柱工作过程中出现难以有效与定位盘插接配合的情况,提高了定位柱与定位盘插接配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壳体;2、显示模块;3、固定条;4、稳定槽;5、稳定条;6、接触口;7、接触块;8、连接升降机构;81、升降口;82、升降杆;83、连接槽;84、连接杆;9、定位盘;10、定位柱;11、定位孔;12、限位口;13、限位杆;14、磁片;15、辅助槽;16、辅助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快充装置,包括壳体1和
显示模块2,显示模块2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3,固定条3外侧的底部开设有稳定槽4,稳定槽4内部的前侧与后侧均活动连接有稳定条5,稳定槽4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接触口6,接触口6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接触口6呈等距离分布,接触口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接触块7,接触块7的顶部与稳定条5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条3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连接升降机构8。
[0023]参考图2和图3,连接升降机构8包括升降口81、升降杆82、连接槽83和连接杆84,升降口81开设在固定条3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升降杆82活动连接在升降口81的内部,连接槽83开设在升降杆82的底部,连接槽83呈矩型设置,连接杆84活动连接在连接槽83的内部,连接杆84的底部与稳定条5的顶部固定连接。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升降机构8,能够有效的在稳定条5使用过程中,为使用者提供转动稳定条5的介质,避免稳定条5使用过程中出现难以转动使用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快充装置,包括壳体(1)和显示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2)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所述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3),所述固定条(3)外侧的底部开设有稳定槽(4),所述稳定槽(4)内部的前侧与后侧均活动连接有稳定条(5),所述稳定槽(4)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接触口(6),所述接触口(6)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接触口(6)呈等距离分布,所述接触口(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接触块(7),所述接触块(7)的顶部与稳定条(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3)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连接升降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升降机构(8)包括升降口(81)、升降杆(82)、连接槽(83)和连接杆(84),所述升降口(81)开设在固定条(3)顶部的前侧与后侧,所述升降杆(82)活动连接在升降口(81)的内部,所述连接槽(83)开设在升降杆(82)的底部,所述连接槽(83)呈矩型设置,所述连接杆(84)活动连接在连接槽(83)的内部,所述连接杆(84)的底部与稳定条(5)的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3)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蓄力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