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11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包括:壳体和充电桩本体;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壳体相连;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对称设于所述壳体两端壳壁内侧;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侧;吸附固定组件,所述吸附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底端内侧,且与所述定位组件相连;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定位组件外侧,呈对称设置,且与所述壳体相连,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不仅方便人们对充电柱进行移动,且配合定位组件和吸附组件,能实现对充电桩的多重固定,避免了传统螺栓固定的充电桩因生锈进而影响再次安装、拆卸的操作,大大提升了充电桩在使用时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安装
,具体是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交流充电桩多指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是指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源的专用供电装置,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一种。单相充电桩的最大额定功率为7kW,主要适用于为小型乘用车(纯电动汽车或可插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充电。根据车辆配置电池容量,充满电的时间一般需要3-8个小时。
[0003]现有交流充电桩多为室外安装固定供人使用,传统安装固定方式多为固定螺栓进行固定,由于室外使用,会造成固定螺栓生锈,使得固定螺栓不便于再次安装、拆卸严重影响了充电桩的使用,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包括:
[0007]壳体和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侧;
[0008]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壳体相连,用于实现对壳体的限位和固定;
[0009]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对称设于所述壳体两端壳壁内侧,且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用于配合所述支撑机构驱动空气流动实现对充电桩本体的散热;
[0010]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0011]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侧,与壳体相连,用于实现对壳体的定位;
[0012]吸附固定组件,所述吸附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底端内侧,且与所述定位组件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定位组件的移动实现对壳体的吸附固定;
[0013]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定位组件外侧,呈对称设置,且与所述壳体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定位组件的升降实现装置的支撑和转移。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装置运行时,移动组件能实现对壳体的支撑,进而方便人们对装置进行移动,定位组件在升降过程中能实现移动组件的移动,移动组件被收入壳体内侧,定位组件与地面接触,定位组件配合地面实现对壳体的定位,同时,吸附固定组件与地面接触,定位组件在移动过程中能驱动吸附固定组件,吸附固定组件与地面吸附连接,进而实现对装置的固定,保证了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交流充电桩多为室外安装固定供人使用,传统安装固定方式多为固定螺栓进行固定,由于室外使用,会造成固定螺栓生锈,使
得固定螺栓不便于再次安装、拆卸严重影响了充电桩的使用,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不仅方便人们对充电柱进行移动,且配合定位组件和吸附组件,能实现对充电桩的多重固定,避免了传统螺栓固定的充电桩因生锈进而影响再次安装、拆卸的操作,大大提升了充电桩在使用时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中吸附箱的俯视图。
[0019]图4为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中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壳体,2

充电桩本体,3

控制箱,4

支撑架,5

伸缩件,6

驱动件,7

从动杆,8

活动架,9

定位板,10

连接块,11

转杆,12

限位块,13

传动杆,14

导气槽,15

支撑杆,16

风扇,17

导气管,18

进气管,19

升降板,20

脚轮,21

导向板,22

第一传动件,23

第二传动件,24

第一活塞件,25

活塞管,26

固定架,27

活塞座,28

活塞槽,29

第三活塞,30

调节板,31

第二活塞件,32

固定杆,33

连接杆,34

吸附箱,35

吸盘,36

控制杆,01

支撑机构,02

散热组件,0101

定位组件,0102

吸附固定组件,0103

移动组件,010201

传动组件,0201

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包括:壳体1和充电桩本体2,所述充电桩本体2设于所述壳体1内侧;支撑机构01,所述支撑机构01与所述壳体1相连,用于实现对壳体1的限位和固定;散热组件02,所述散热组件02对称设于所述壳体1两端壳壁内侧,且与所述支撑机构01相连,用于配合所述支撑机构01驱动空气流动实现对充电桩本体2的散热;其中,所述支撑机构01包括:定位组件0101,所述定位组件0101设于所述壳体1内侧,与壳体1相连,用于实现对壳体1的定位;吸附固定组件0102,所述吸附固定组件0102设于所述壳体1底端内侧,且与所述定位组件0101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定位组件0101的移动实现对壳体1的吸附固定;移动组件0103,所述移动组件0103设于所述定位组件0101外侧,呈对称设置,且与所述壳体1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定位组件0101的升降实现装置的支撑和转移。
[0024]本实施例中,装置运行时,移动组件0103能实现对壳体1的支撑,进而方便人们对装置进行移动,定位组件0101在升降过程中能实现移动组件0103的移动,移动组件0103被收入壳体1内侧,定位组件0101与地面接触,定位组件0101配合地面实现对壳体1的定位,同时,吸附固定组件0102与地面接触,定位组件0101在移动过程中能驱动吸附固定组件0102,吸附固定组件0102与地面吸附连接,进而实现对装置的固定,保证了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交流充电桩多为室外安装固定供人使用,传统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侧;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壳体相连,用于实现对壳体的限位和固定;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对称设于所述壳体两端壳壁内侧,且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用于配合所述支撑机构驱动空气流动实现对充电桩本体的散热;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侧,与壳体相连,用于实现对壳体的定位;吸附固定组件,所述吸附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底端内侧,且与所述定位组件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定位组件的移动实现对壳体的吸附固定;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定位组件外侧,呈对称设置,且与所述壳体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定位组件的升降实现装置的支撑和转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连接设于所述壳体内侧;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控制箱滑动连接,通过伸缩件与所述控制箱相连,且与所述吸附固定组件相连;活动架,所述活动架设于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于所述活动架外侧,且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所述活动架相连,用于配合所述活动架的升降实现对壳体的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固定组件包括:吸附箱,所述吸附箱设于所述壳体底端内侧,与壳体固定连接;活塞座,所述活塞座设于所述吸附箱与所述壳体之间,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至所述控制箱内侧;吸盘,所述吸盘设于地面与吸附箱之间,与吸附箱固定连接;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支撑架与所述活塞座之间,用于配合所述支撑架的移动驱动所述吸盘实现对壳体的吸附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活塞槽,所述活塞槽设于所述活塞座内侧;活塞管,所述活塞管对称设于所述活塞座两侧,与固定连接设置在活塞座外侧的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一活塞件,所述第一活塞件滑动连接设于所述活塞管一端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欢黄军樊刚陆馗枢付维涌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