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41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本体,所述锚杆本体上设有螺帽、拱形衬板和钻头,所述锚杆本体外侧设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插接在所述第二防护壳内;通过将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扣合在一起,铆接条能够插入在铆接槽内,使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的内腔能够包围着锚杆本体,并通过支板和锁紧螺栓的配合,能够固定着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从而可以使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对锚杆本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了锚杆在存放和转运过程中,锚杆本体直接裸露在外侧,容易对锚杆本体加工好的螺纹造成损伤,影响锚杆本体的使用。影响锚杆本体的使用。影响锚杆本体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是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锚杆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体加固,锚杆作为地下工程和岩石边坡的主要支护形式之一,对土木工程稳定性的维护起着重要作用,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尤其是在节理裂隙岩体中,锚杆对岩体的加固作用十分明显。
[0003]锚杆由锚杆本体、止浆塞、拱形衬板、螺帽和钻头组成,通过钻孔插入锚杆,并在锚杆上安装止浆塞、拱形衬板、螺帽等,并进行注浆,使锚杆对岩体进行加固,但是止浆塞、拱形衬板和螺帽等构件是直接安装在锚杆本体上的,当锚杆在存放和转运过程中,锚杆本体直接裸露在外侧,容易对锚杆本体加工好的螺纹造成损伤,影响锚杆本体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本体,所述锚杆本体上设有螺帽、拱形衬板和钻头,所述锚杆本体外侧设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插接在所述第二防护壳内,所述第一防护壳和所述第二防护壳均开设有内腔,所述锚杆本体位于所述内腔内,所述第一防护壳和所述第二防护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通过锁紧螺栓螺接固定。/>[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腔内固定连接有衬垫,所述衬垫材质为橡胶。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护壳和所述第二防护壳材质均为铁氟龙。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护壳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铆接条,所述第二防护壳顶部开设有两个铆接槽,两个所述铆接条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铆接槽内。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四个所述支板均开设有螺孔,所述锁紧螺栓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锁紧螺栓位于所述螺孔内,所述锁紧螺栓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所述第一防护壳上的支板与位于所述第二防护壳上的支板相互贴合。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护壳和所述第二防护壳均开设有侧边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通过在锚杆本体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将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扣合在一起,铆接条能够插入在铆接槽内,使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的内腔能够包围着锚杆本体,并通过支板和锁紧螺栓的配合,能够固定着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从而可以使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对锚杆本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了锚杆在存放和转运过程中,锚杆本体直接裸露在外侧,容易对锚杆本体加工好的螺纹造成损伤,影响锚杆本体的使用,且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的材质为铁氟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耐磨性能良好,提高保护锚杆本体的效果,且质轻,不影响锚杆的存放和转运。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中锚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中内腔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中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锚杆本体;11、螺帽;12、拱形衬板;13、钻头;2、保护结构;21、第一防护壳;211、铆接条;22、第二防护壳;221、铆接槽;23、内腔;24、衬垫;25、侧边槽;26、支板;261、螺孔;27、锁紧螺栓;27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本体1,锚杆本体1上设有螺帽11、拱形衬板12和钻头13,锚杆本体1外侧设有保护结构2,保护结构2包括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第一防护壳21插接在第二防护壳22内,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均开设有内腔23,锚杆本体1位于内腔23内,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26,两个支板26通过锁紧螺栓27螺接固定。
[0021]在图1

3中:锚杆本体1上设有螺帽11、拱形衬板12和钻头13,螺帽11、拱形衬板12和钻头13安装在锚杆本体1上,便于锚杆本体1的使用,其使用原理为现有技术,通过在锚杆本体1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将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扣合在一起,铆接条211能够插入在铆接槽221内,使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的内腔23能够包围着锚杆本体1,内腔23内固定连接有衬垫24,衬垫24材质为橡胶,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使衬垫24能够与锚杆本体1接触,提高保护锚杆本体1的效果,位于第一防护壳21上的支板26与位于第二防护壳22上的支板26相互贴合,并通过支板26和锁紧螺栓27的配合,能够固定着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从而可以使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对锚杆本体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了锚杆在存放和转运过程中,锚杆本体1直接裸露在外侧,容易对锚杆加工好的螺纹造成损伤,影响锚杆本体1的使用。
[0022]在图4中: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材质均为铁氟龙,铁氟龙本身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耐磨性能良好,具有优良的耐热和耐低温特性,可以提高保护锚杆本体1的效果,且质轻,不影响锚杆本体1的存放和转运,第一防护壳2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铆接条211,第二防护壳22顶部开设有两个铆接槽221,两个铆接条211分别插接在两个铆接槽221内,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扣合时,铆接条211
插在铆接槽221内,将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四个支板26均开设有螺孔261,锁紧螺栓27的数量为两个,且锁紧螺栓27位于螺孔261内,锁紧螺栓27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271,锁紧螺栓27一端穿过第一防护壳21的支板26和第二防护壳22的支板26,并在外壁上拧上螺母271,使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能够固定,使保护结构2能够稳定的保护着锚杆本体1,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均开设有侧边槽25,在不影响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强度的情况下开设侧边槽25,使侧边槽25能够减轻保护结构2的重量,并且可以节省材料的使用,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锚杆本体1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材质均为铁氟龙,铁氟龙本身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耐磨性能良好,具有优良的耐热和耐低温特性,可以提高保护锚杆本体1的效果,且质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本体(1),所述锚杆本体(1)上设有螺帽(11)、拱形衬板(12)和钻头(13),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本体(1)外侧设有保护结构(2),所述保护结构(2)包括第一防护壳(21)和第二防护壳(22),所述第一防护壳(21)插接在所述第二防护壳(22)内,所述第一防护壳(21)和所述第二防护壳(22)均开设有内腔(23),所述锚杆本体(1)位于所述内腔(23)内,所述第一防护壳(21)和所述第二防护壳(2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26),两个所述支板(26)通过锁紧螺栓(27)螺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3)内固定连接有衬垫(24),所述衬垫(24)材质为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壳(21)和所述第二防护壳(22)材质均为铁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堪丽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