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吸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318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音吸音板,包括集成板架:所述集成板架的前侧设置有前置面板,所述前置面板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攻丝,所述攻丝的一端贯穿至前置面板的内腔并与集成板架螺纹连接,所述前置面板的内腔设置有密孔吸音板,所述集成板架的内腔设置有隔音组件,所述隔音组件包括铺设在攻丝背表面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后侧设置有隔音海绵,所述隔音海绵的背表面粘合有隔音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集成板架、前置面板和隔音组件的配合使用,形成隔音、吸音屏障,同时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使得隔音组件和密孔吸音板均能稳定的安装在集成板架的内腔,即可达到隔音、吸音效果好和便于集成安装的目的。吸音效果好和便于集成安装的目的。吸音效果好和便于集成安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吸音板


[0001]本技术属于隔音、吸音
,特别是涉及一种隔音吸音板。

技术介绍

[0002]隔声是用隔声结构如隔声窗、隔声门、隔声屏、隔声室、隔声单、隔声墙、轻质复合结构等把声能屏蔽,从而降低噪声声辐射危害,在室内、室外均可采用,如轻轨、公路的两侧隔声屏,车间内部隔声屏,建筑用隔声门等。
[0003]隔音材料用于建筑,对室外噪音进行隔离,可为室内提供静谧的环境,提高居住或办公舒适性,然而单一的隔音材料或涂层,在大面积铺设时,较为耗时费力,且隔音效果不理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提高安装效率,需要提供一种隔音吸音板,采用多层隔音、吸音材料一体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在起到隔音、吸音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音吸音板,采用多层隔音、吸音材料一体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在起到隔音、吸音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安装效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隔音吸音板,包括集成板架:所述集成板架的前侧设置有前置面板,所述前置面板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攻丝,所述攻丝的一端贯穿至前置面板的内腔并与集成板架螺纹连接,所述前置面板的内腔设置有密孔吸音板,所述集成板架的内腔设置有隔音组件,所述隔音组件包括铺设在攻丝背表面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后侧设置有隔音海绵,所述隔音海绵的背表面粘合有隔音毡,所述隔音毡的背表面粘合有岩棉板,所述集成板架的背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集成板架内腔前侧的四角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螺丝的表面套设有弹性压片,所述弹性压片压合在密孔吸音板的背表面。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合在集成板架背表面的固定框架,所述集成板架背表面的四角均焊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固定框架背表面的四角均开设有与螺纹筒相适配的圆形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螺纹筒的内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丝,所述第二螺丝压合在固定框架的背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密目丝网。
[0010]优选的,所述集成板架的四面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001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集成板架、前置面板和隔音组件的配合使用,形成隔音、吸音屏障,同时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使得隔音组件和密孔吸音板均能稳定的安装在集成板架的内腔,即可达到隔音、吸音效果好和便于集成安装的目的。
[0012]2、本技术通过第一螺丝和弹性压片的配合使用,对密孔吸音板起到了弹性夹持作用,使得密孔吸音板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前置面板的内腔,提高了密孔吸音板位于前置
面板内腔的稳定性。
[0013]3、本技术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其中固定框架和三角板的配合使用,对隔音组件起到了包裹防护作用,继而使得隔音组件能够稳定的安装于集成板架的内腔,同时在螺纹筒、圆形通孔和第二螺丝的配合使用下,对固定框架进行限位固定,从而提高了固定框架在安装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其中: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前置面板和攻丝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集成板架、密孔吸音板和固定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图4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隔音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固定组件和密目丝网的立体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集成板架,2、前置面板,3、攻丝,4、密孔吸音板,5、第一螺丝,6、弹性压片,7、隔音组件,71、聚苯乙烯泡沫塑料,72、隔音海绵,73、隔音毡,74、岩棉板,8、固定组件,81、固定框架,82、三角板,83、螺纹筒,84、圆形通孔,85、第二螺丝,9、密目丝网,10、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隔音吸音板的实施例。
[0025]图1

7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隔音吸音板,包括集成板架1:集成板架1的前侧设置有前置面板2,前置面板2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攻丝3,攻丝3的一端贯穿至前置面板2的内腔并与集成板架1螺纹连接,前置面板2的内腔设置有密孔吸音板4,集成板架1的四面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0,集成板架1内腔前侧的四角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丝5,第一螺丝5的表面套设有弹性压片6,弹性压片6压合在密孔吸音板4的背表面,通过第一螺丝5和弹性压片6的配合使用,对密孔吸音板4起到了弹性夹持作用,使得密孔吸音板4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前置面板2的内腔,提高了密孔吸音板4位于前置面板2内腔的稳定性,集成板架1的内腔设置有隔音组件7,隔音组件7包括铺设在攻丝3背表面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71,聚苯乙烯泡沫塑料71的后侧设置有隔音海绵72,隔音海绵72的背表面粘合有隔音毡73,隔音毡73的背表面粘合有岩棉板74,集成板架1的背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8,固定组件8包括卡合在集成板架1背表面的固定框架81,固定框架8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密目丝网9,集成板架1背表面的四角均焊接有三角板82,三角板82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83,固定框架81背表面的四角均开设有与螺纹筒83相适配的圆形通孔84,螺纹筒83的内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丝85,第二螺丝85压合在固定框架81的背表面,通过固定组件8的设置,其中固定框架81和三角板82的配合使用,对隔音组件7起到了包裹防护作用,继而使得隔音组件7能够稳定的安装于集成板架1的内腔,同时在螺纹筒83、圆形通孔84和第二螺丝85的配合使用下,对固定框架81进行限位固定,从而提高了固定框架81在安装后的稳定性。
[0026]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攻丝3先将前置面板2固定安装在集成板架1的前侧,随后将密孔吸音板4自集成板架1的后侧放置集成板架1的内腔,随后转动弹性压片6,使得弹性压片6弹性压合在密孔吸音板4的表面,对密孔吸音板4进行固定,随后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71、隔音海绵72、隔音海绵72和岩棉板74依次安装于集成板架1的内腔,保证隔音海绵72的两侧与通风孔10可实现空气流通,隔音海绵72、隔音毡73和岩棉板74采用胶体固定的方式进行拼装,随后使用者将固定框架81卡合在集成板架1的背表面,使得圆形通孔84卡合在螺纹筒83的表面,随后将第二螺丝85转入螺纹筒83的内腔,并且旋紧,使得第二螺丝85紧密压合在固定框架81的背表面,对固定框架81进行固定即可;
[0027]在使用的过程中,前置面板2和隔音海绵72对声音进行吸取,同时通过聚苯乙烯泡沫塑料71、隔音毡73和岩棉板74进行隔音即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板架(1):所述集成板架(1)的前侧设置有前置面板(2),所述前置面板(2)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攻丝(3),所述攻丝(3)的一端贯穿至前置面板(2)的内腔并与集成板架(1)螺纹连接,所述前置面板(2)的内腔设置有密孔吸音板(4),所述集成板架(1)的内腔设置有隔音组件(7),所述隔音组件(7)包括铺设在攻丝(3)背表面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71),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71)的后侧设置有隔音海绵(72),所述隔音海绵(72)的背表面粘合有隔音毡(73),所述隔音毡(73)的背表面粘合有岩棉板(74),所述集成板架(1)的背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板架(1)内腔前侧的四角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丝(5),所述第一螺丝(5)的表面套设有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