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27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包括通过液压缸安装在船体上的平台、固定在平台的顶面中央的处理筒、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处理筒的前、后侧的电动过滤带和驱动箱、设在处理筒内的淤泥抽取单元、安装在电动过滤带下方的抖动落水机构和安装在驱动箱上的控制器;处理筒上连接一个平行地位于电动过滤带的上方的送料蛟龙。淤泥抽取单元包括安装在处理筒的顶部中央的双轴电机、连接在双轴电机上并固定插在平台上开设的吸料筒穿孔中的吸料筒、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双轴电机连接的抖动分离组件和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双轴电机连接的驱动冲水机构;控制器分别与液压缸、电动过滤带、送料蛟龙和双轴电机信号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保护设备,且使用成本低。且使用成本低。且使用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装置一般采用螺旋刮料的方式对河底进行清淤,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容易受到石块和金属块的碰撞,造成设备损坏。因此这种结构的清淤疏浚设备使用局限性大,且在抽取淤泥后,不便于对淤泥进行充分处理,还不便于对淤泥中的水进行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它能避免设备与淤泥中的石块接触,有效保护设备,且使用成本低,还能降低淤泥的后期处理难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包括船体、通过液压缸安装在船体上的平台、固定在平台的顶面中央的处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疏浚设备还包括安装在平台的顶面上并位于处理筒的前侧的电动过滤带、固定在平台的顶面上并位于处理筒的后侧的驱动箱、设在处理筒内的淤泥抽取单元、安装在平台的顶面上并位于电动过滤带下方的抖动落水机构和安装在驱动箱上的控制器;
[0005]所述处理筒的对着所述电动过滤带的筒壁上开设一送料孔,该送料孔中连接一个平行地位于电动过滤带的上方的送料蛟龙;
[0006]所述淤泥抽取单元包括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处理筒的顶部中央的双轴电机、连接在双轴电机上并固定插在平台上开设的吸料筒穿孔中的吸料筒、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双轴电机连接的抖动分离组件和安装在驱动箱与处理筒之间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双轴电机连接的驱动冲水机构;
[0007]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液压缸、电动过滤带、送料蛟龙和双轴电机信号连接;
[0008]通过吸料筒将靠近河底的泥水提升并排放至抖动分离组件上,由抖动分离组件进行淤泥和水的分离,分离出的淤泥通过送料蛟龙输送至电动过滤带,再通过抖动落水机构使电动过滤带上的淤泥中的水快速滑落;落在处理筒内的水被驱动冲水机构抽出后送到吸料筒的底部,并向着河底的淤泥冲水,使得淤泥变成泥水,再通过吸料筒提升后排放至抖动分离组件上。
[0009]上述的河道污泥清淤疏浚设备,其中,
[0010]所述吸料筒设在所述处理筒的轴心位置并且下部依次穿过平台上开设的吸料筒穿孔和船体中央开设的作业口;该吸料筒内设有安装在转轴上的螺旋输送叶片,且转轴的顶端与所述双轴电机的下输出轴的下端同轴连接;该吸料筒的上部外表面上沿圆周均布地安装多根排料管;
[0011]所述抖动分离组件包括倾斜地设在处理筒内并滑套在吸料筒上的斜滤网,该斜滤
网的最低点低于所述处理筒上的送料孔;
[0012]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双轴电机的上输出轴上的第一锥齿轮、固定在所述支架的顶面上的凸块、可转动地穿插在凸块上开设的通孔中的传动轴、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并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另一端的转盘、上端铰接在转盘的表面上的拉杆和固定在斜滤网的顶面上并与拉杆的下端铰接的立块;
[0013]所述驱动冲水机构包括固定在驱动箱的前侧壁的下部穿孔中的压水筒、安装在压水筒内的冲压活塞、连接在压水筒的前端壁并插入处理筒内的抽水管、可滑动地套在吸料筒的底部且底部设有多个冲水头的空心集水环和连接在抽水管与空心集水环的顶部之间的冲水管;
[0014]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双轴电机的上输出轴上的第一皮带轮、可转动地穿设在驱动箱的顶板中的立轴、安装在立轴顶部的第二皮带轮、套在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的同步带、固定在驱动箱内的安装块、可转动地插装在安装块的上部开设的通孔中的横轴、安装在位于驱动箱内的立轴中部的主锥齿轮、安装在横轴的一端并与主锥齿轮啮合的副锥齿轮、可前后滑动地安装在驱动箱内的底板上的滑板、垂直固定在滑板上并与冲压活塞连接的往复框、可上下滑动地插在往复框内的插杆、连接在横轴的另一端与插杆之间的驱动条;
[0015]抖动落水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的导板、可滑动地插在导板上竖向开设的导向孔中的延伸轴、设在所述电动过滤带的中部下方并且一端与延伸轴连接的抖板、一端连接在延伸轴的另一端的斜杆和连接在斜杆的另一端与斜滤网的顶面之间的呈倒L形的导杆。
[0016]上述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其中,所述吸料筒的底部还安装水位探测器。
[0017]上述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其中,所述驱动冲水机构还包括一个固定地套装在吸料筒的下部的密封空心环,该密封空心环的内部沿圆周均布地安装若干个与空心集水环的顶面连接的电动伸缩杆,若干个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8]上述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中的第一皮带轮的直径大于第二皮带轮883的直径。
[0019]上述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其中,所述驱动冲水机构中的抽水管上安装抽水单向阀;所述冲水管上安装冲水单向阀。
[0020]上述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其中,所述抖板的顶面上均布地固定多个凸起。
[0021]本专利技术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0022]1、通过设置由吸料筒、抖动分离组件和驱动冲水机构构成的淤泥抽取单元以及抖动落水机构,通过吸料筒将靠近河底的泥水抽取提升并排放至抖动分离组件上,通过抖动分离组件进行淤泥和水分离,分离出的淤泥通过送料蛟龙输送至电动过滤带,由电动过滤带输送至岸上;落在处理筒内的水被驱动冲水机构抽出后送到吸料筒底部的空心集水环中,由空心集水环底部的冲水头向着河底的淤泥冲水,使得淤泥变成泥水,再通过吸料筒抽取提升后排放至抖动分离组件上。可有效避免吸料筒内的螺旋送料叶片与淤泥中的石块接触,有效保护设备,可用于各种河道,使用范围广;
[0023]2、通过抖动分离组件将淤泥和水分离,可对淤泥中的水进行重复利用,且只需一个双轴电机便可实现在淤泥变成泥水的同时,还能对泥水进行提升,使用成本低。
[0024]3、通过设置抖动落水机构,其中的抖板在上下运动时,抖板上的凸起不断撞击电动过滤带,使得电动过滤带上的淤泥中的水能快速滑落,能再次去除淤泥中的水,进而使得运输至岸上的淤泥中的水分去除的更加彻底,能降低淤泥的后期处理难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中的吸料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中的处理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中的A部位的放大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抖动分离组件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中的驱动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驱动冲水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抖动落水机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污泥的清淤疏浚设备,包括船体、通过液压缸安装在船体上的平台、固定在平台的顶面中央的处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疏浚设备还包括安装在平台的顶面上并位于处理筒的前侧的电动过滤带、固定在平台的顶面上并位于处理筒的后侧的驱动箱、设在处理筒内的淤泥抽取单元、安装在平台的顶面上并位于电动过滤带下方的抖动落水机构和安装在驱动箱上的控制器;所述处理筒的对着所述电动过滤带的筒壁上开设一送料孔,该送料孔中连接一个平行地位于电动过滤带的上方的送料蛟龙;所述淤泥抽取单元包括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处理筒的顶部中央的双轴电机、连接在双轴电机上并固定插在平台上开设的吸料筒穿孔中的吸料筒、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双轴电机连接的抖动分离组件和安装在驱动箱与处理筒之间并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双轴电机连接的驱动冲水机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液压缸、电动过滤带、送料蛟龙和双轴电机信号连接;通过吸料筒将靠近河底的泥水提升并排放至抖动分离组件上,由抖动分离组件进行淤泥和水的分离,分离出的淤泥通过送料蛟龙输送至电动过滤带,再通过抖动落水机构使电动过滤带上的淤泥中的水快速滑落;落在处理筒内的水被驱动冲水机构抽出后送到吸料筒的底部,并向着河底的淤泥冲水,使得淤泥变成泥水,再通过吸料筒提升后排放至抖动分离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泥清淤疏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筒设在所述处理筒的轴心位置并且下部依次穿过平台上开设的吸料筒穿孔和船体中央开设的作业口;该吸料筒内设有安装在转轴上的螺旋输送叶片,且转轴的顶端与所述双轴电机的下输出轴的下端同轴连接;该吸料筒的上部外表面上沿圆周均布地安装多根排料管;所述抖动分离组件包括倾斜地设在处理筒内并滑套在吸料筒上的斜滤网,该斜滤网的最低点低于所述处理筒上的送料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双轴电机的上输出轴上的第一锥齿轮、固定在所述支架的顶面上的凸块、可转动地穿插在凸块上开设的通孔中的传动轴、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并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另一端的转盘、上端铰接在转盘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付革甘雁飞张骏周正兵张恩波张晓雷韦雨洪超郭洪伟夏虎成孟学仕张桂俊肖佳唐皓提运伟蒋明月熊壮戴金洋郭梓越陈红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