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确定机动车辆中的车载以太网网络内的传感器网络部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机动车辆中的车载以太网网络内的传感器网络的部件的方法、一种控制设备以及一种车载以太网网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10Mbit/s(IEEE802.3ch)的出现,除了100Mbit/s、1000Mbit/s和正在进行的千兆比特标准化之外,另一种以太网标准将可用于汽车应用。
[0003]新标准与其他变体有很大不同,因为其目标是能够使以太网更具成本效益,从而也能寻址更简单的控制设备。这种标准不需要任何交换机(交换机IC),而是被设计成类似于CAN的总线。这大约将所需的PHY(收发器)数量减半。因此,由于以太网能够大大降低系统成本,它正在成为CAN/CAN
‑
FD和FlexRay的有力替代品。
[0004]图1比较了交换式以太网与“总线以太网”(称为MultiDrop(多点))的基本特征。在此最重要的区别是,资源(总线访问)在交换式以太网中是专用的,这意味着任何以太网节点(ECU)都能够在任何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在至少两个ECU节点(ECU A、ECU B)与至少一个另外的ECU节点(ECU C)之间确定机动车辆中的车载以太网网络内的传感器网络的部件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ECU节点(ECU A、ECU B)仅在延迟时间后才用有效载荷(P2)对接收到的有效载荷(P1)做出响应,该延迟时间(t
总线
)满足条件:t
总线
≥t
B
+(t
P
+t
C
)n,其中,t
B
表示该ECU节点(A、B)的信标时间,其中,t
C
表示该另外的ECU节点(C)的提交时间,其中,t
P
表示具有最大长度的最大有效载荷,其中,n表示ECU节点(A、B、C)的数量,其特征在于,该总线中的除头节点之外的节点(ECU)测量其中未发送有效载荷数据的未使用周期的时间长度,该过程以任意频率来重复和验证,在确定能够通过传输信标来识别的纯周期长度T
L
之后,通过ECU节点(ECU A、ECU B、ECU C)的传输窗口计算该总线上有多少参与者,最后,由此能够动态地确定总线访问的最小延迟和最大延迟,而不需要预先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载以太网网络的ECU节点(ECU A、ECU B)借助于传输机会定时器(TOT)来计算其中不应发送有效载荷(P1、P2)的未使用周期(Z0)的时间长度,随后计算通过在该时间点t
B
处传输信标时间来确定的纯周期长度(T
L
),ECU节点(ECU A、ECU B、ECU C)的传输窗口用于计算位于该车载以太网网络中的节点的数量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
识别新周期(Z0)的开始,
‑
搜索周期+1(Z1)的开始时间点,
‑
检查在该新周期(Z0)与周期(Z1)之间是否传输了有效载荷(P1、P2),并且在传输了有效载荷的情况下,周期(Z1)被设置为周期(Z0),
‑
动态计算该周期长度T
L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