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极端气候、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等困境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被世界各国纳入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中。碳排放核算是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前提。碳核算可以直接量化碳排放的数据,通过分析各环节碳排放的数据,找出潜在的减排环节和方式,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碳交易市场的运行至关重要。
[0003]目前碳排放核算方法主要为排放因子法、物料衡算法和实测法,其中排放因子法适用范围最广、应用最为普遍,但传统碳排放核算周期较长,难以满足用能单位的要求,而针对碳排放核查的数字化智能系统还比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及系统。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所述碳排放核查方法包括:通过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或手动现场录入方式采集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数据;基于所述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数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或手动现场录入方式采集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数据;基于所述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数据,调用碳排放核查模型对用能单位进行计算,得到用能单位的碳排放强度;其中,所述能源消费数据包括: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量、发电单元向用能单位提供的能量、用能单位的产品数量及企业产值,所述碳排放核查模型包括:各能源对应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用能单位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各发电单元对应的碳减排量核算模型、用能单位碳减排量核算模型、用能单元的碳排放强度计算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外购热力和电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能源对应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如下:Tc=Qc*EFcTp=Qp*EFpTd=Qd*EFdTg=Qg*EFgTe=Qe*EFeTt=Qt*EFt上式中,Tc为煤炭碳排放量,Qc为煤炭的消耗量,EFc为煤炭碳排放因子,Tp为汽油碳排放量,Qp为汽油的消耗量,EFp为汽油碳排放因子,Td为柴油碳排放量,Qd为柴油的消耗量,EFd为柴油碳排放因子,Tg为天然气碳排放量,Qg为天然气的消耗量,EFg为天然气碳排放因子,Te为电力碳排放量,Qe为单位对外购入的总电量,EFe为电网电力碳排放因子,Tt为外购热力碳排放量,Qt为单位外购热力的消耗量,EFt为热力碳排放因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能单位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如下:Tco2= Tc+Tp+Td+Tg+Te+Tt上式中,Tco2为用能单位碳排放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单元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集热、光热发电。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发电单元对应的碳减排量核算模型如下:TCpv=Qpv*EFeTCwp=Qwp*EFeTCsh=Qsh*EFeTCh=Qh*EFe上式中,TCpv为光伏发电碳减排量,Qpv为光伏发电提供的能量,TCwp为风力发电碳减排量,Qwp为风力发电提供的能量,TCsh为太阳能集热碳减排量,Qsh为太阳能集热提供的能量,TCh为光热发电碳减排量,Qh为光热发电提供的能量,EFe为电网电力碳排放因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能单位碳减排量核算模型如下:TCco2= TCpv+TCwp+TCsh+TCh上式中,TCco2为用能单位碳减排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能单元的碳排放强度计算模型如下:T=(Tco2‑
TCco2)/S或T= (Tco2‑
TCco2)/H上式中,T为用能单元的碳排放强度,Tco2为用能单位碳排放量,TCco2为用能单位碳减排量,S为用能单位的产品数量,H为用能单位的企业产值。9.一种碳排放核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分别与碳排放数据处理单元通讯连接的能源消费数据采集单元和碳排放核算方法库;所述能源消费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通过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或手动现场录入方式采集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数据;所述碳排放核算方法库,用于存储碳排放核查模型;所述碳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岑,芋耀贤,陈洪银,金璐,钟鸣,霍永锋,郭毅,刘超,何桂雄,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