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大梁及车辆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04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车架大梁及车辆底盘,包括定位柱和条状纤维,定位柱沿自身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定位柱设置有数个,数个定位柱沿车架大梁的形状轮廓间隔分布,所述条状纤维上浸润有树脂,且所述条状纤维缠绕在数个定位柱的外侧面上,条状纤维与数个定位柱通过固化后的树脂粘接为一体,可根据轮廓分布的数个定位柱结合条状纤维的缠绕而一体成型,也降低了工艺复杂度和加工难度,重量更轻,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减少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保障了车架大梁的结构强度,延长了车架大梁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靠性。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大梁及车辆底盘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结构的
,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车架大梁及车辆底盘。

技术介绍

[0002]一些车身的车架存在两根独立的车架大梁,例如非承载式车身,车架大梁位于底盘的两侧,两端分别与前后副车架或车桥连接。目前在车架大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采用一体成型的车架大梁无论尺寸大小均需要定制专用模具,模具设计成本及开模成本高,并且工艺复杂,通用性较差。通过两个以上结构件拼接形成的车架大梁,单个结构件的尺寸相较于车架大梁整体要小很多,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模具成本和工艺复杂度,而为了保障车架大梁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避免连接处因行驶震动而松脱,目前一般通过焊接对拼接处进行连接固定,但车架大梁的结构较大且笨重,焊接加工难度较大,且焊接处受热后发生变形不易消除,一旦变形量太大,容易产生报废件。而部分车型为了满足外观要求,使得车架大梁需要设置成与车型相应的特殊形状,无论是采用模具成型或采用结构件拼接后焊接成型,工艺均会由形状的特殊性而复杂,导致加工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障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大梁,其特征是,包括定位柱(11)和条状纤维(12),定位柱(11)沿自身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孔(111),所述定位柱(11)设置有数个,数个定位柱(11)沿车架大梁的形状轮廓间隔分布,所述条状纤维(12)上浸润有树脂,且所述条状纤维(12)缠绕在数个定位柱(11)的外侧面上,条状纤维(12)与数个定位柱(11)通过固化后的树脂粘接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是,数个所述定位柱(11)中,分布在车架大梁两端区域的定位柱(11)直径大于分布在车架大梁中部区域的定位柱(11)直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柱(11)的两端设置有环形挡板(112),以对缠绕在定位柱(11)外侧面上的条状纤维(12)进行限位。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是,所述车架大梁的两端各形成有两个加强臂(101),位于车架大梁同一端的两个加强臂(101)分布于车架大梁该端的两侧,且位于车架大梁同一端的两个加强臂(101)中,至少一个加强臂(101)朝远离该端另一个加强臂(101)的方向向外倾斜设置。5.一种车辆底盘,其特征是,包括两个副车架(2)、两个车轮组件(3)和两个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大梁(1),两个所述车轮组件(3)对应设置在两个副车架(2)上,两个所述车架大梁(1)设置在两个副车架(2)之间,且两个车架大梁(1)的两端对应与两个副车架(2)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底盘,其特征是,还包括数个固定件一,两个所述副车架(2)上均设置有连接部(4),单个副车架(2)上连接部(4)的数量与两个车架大梁(1)一端端部的定位柱(11)数量对应,且单个所述连接部(4)包括两个耳板(41),两个所述车架大梁(1)两端端部的定位柱(11)位于对应连接部(4)的两个耳板(41)之间,并通过对应的固定件一与两个耳板(41)连接。7.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山杨道乾王道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