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水尘环流技术的吸附式定日镜自动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88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尘环流技术的吸附式定日镜自动清洁装置,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包括装置底板、二层平板、污水箱、清水箱、铜柱、同步带、同步带轮、传感器、履带从动轮摇臂、蠕动泵、减振履带、风机、风机安装盖、滚筒壳、清洁滚筒、刮条、步进电机、驱动器、负压腔室,其特征在于,减振履带、滚筒、电机、驱动器固定于装置底板;二带轮与电机、滚筒固定并连接同步带;减振履带与电机相连;二层平板固定在装置底板上方;两水箱固定于二层平板;风机固定于风机安装盖。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塔式定日镜清洁设计了一种基于水尘环流技术的吸附式定日镜自动清洁装置。较之现有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经济性、节能减排效益更好,更易实现完全自动化和高精度操作。更易实现完全自动化和高精度操作。更易实现完全自动化和高精度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尘环流技术的吸附式定日镜自动清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特别涉及对定日镜镜面的污垢清洁,是一种基于水尘环流技术的吸附式定日镜自动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总量巨大的绿色能源,是全球公认最理想、适用于发电的的绿色可再生新能源之一,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0003]太阳能发电主要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后者又称太阳能聚光集热发电技术,其成本更低,转换效率更高,还可以与大型储热系统相集成,并在多种天气下使用,弥补光伏等方式无法持续利用太阳能的缺点,是目前太阳能应用的热点。
[0004]目前,主流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有四种,分别是槽式、线性菲涅尔、碟式及塔式光热技术。其中槽式光热技术和线性菲涅尔光热技术的太阳光聚焦方式为线聚焦,碟式光热技术和塔式光热技术的聚焦方式则为点聚焦。相比之下点聚焦技术具有效率更高、土地使用面积更少的优点,也能达到较低的成本,采用塔式定日镜的光热发电技术效率最高,发电效益最好。其中,定日镜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聚集到吸热器上从而利用热能,其清洁程度会极大的影响定日镜镜面的反射率,进而影响吸热器上的入射能量。故只有保持定日镜镜面存在较高的反射率,才能提高光热转换的效率和成果,定日镜清洁十分必要。
[0005]然而,塔式定日镜发电站所在地区气候较差、灰尘较多,定日镜镜面易积灰,导致发射率降低快,发电损失大。因此定日镜如何进行高效清洁,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清洁方式主要包括人工清洁、清洗车清洁、普通机器人清洁三种方式。其中,人工清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不仅工作量大、成本高,而且清洁效率较低,且由于人工操作效果不一,清洗成果和用水效率也存在较大出入。而清洗车清洁是目前最主要的清洗方式,通过清洗车上的大型清洗刷,结合喷水进行清洗,但这种清洗方式由于其耗水、耗电较多,并不适合主要建立在沙漠、高原等干燥、灰尘多、水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的塔式定日镜发电站。而普通机器人清洗大多只停留在实验阶段,且不能跨镜清洗,效率低、耗水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了一款可以高效清洁定日镜的自动化装置。该装置依靠水尘环流技术,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实时活水清洗的效果,以满足干旱少雨的环境需要。同时,采用真空负压腔和弹性减振履带作为装置移动模块,保证工作过程平稳运行,并有效缓冲对镜面的冲击作用。基于装置高自由度移动系统和多传感器控制系统,装置整体可以随时清洗任意形状的定日镜,突破了传统清洗方式清洗时间受限和清洗对象形状单一的缺陷。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一种基于水尘环流技术的吸附式定日镜自动清洁装置,包括装置底板、二层平板、污水箱、清水箱、铜柱、同步带、同步带轮、传感器、履带从动轮摇
[0008]臂、蠕动泵、减振履带、风机、风机安装盖、滚筒壳、清洁滚筒、刮条、步进电机、驱动器、负压腔室;所述的装置底板为整个装置的承载结构,其余所有的结构都直接或间接地被安装在装置底板上;所述的滚筒被安装在装置底板的最前端,其一端通过同步带轮和同步带连接步进电机;所述的减振履带位于装置底板两侧;所属的抽气泵及负压腔室位于装置底板下方;所述的二层平板通过螺柱固定在装置底板上方;所述的清水箱、污水箱、传感器、蠕动泵均位于二层平板上方;所述的风机依靠风机安装盖位于污水箱上方。
[0009]进一步地,步进电机固定于装置底板上,并经减速器与履带从动轮摇臂相连,履带从动轮摇臂能以垂直于固定平面的定轴转动。
[0010]进一步地,减震履带通过履带从动轮摇臂机构轴连接于装置底板,摇臂一段与侧板铰链固接,一端经滑槽与侧板链接,遥感沿滑槽与侧板做相对运动。
[0011]进一步地,抽气泵固定于装置底板,并通过抽气软管与负压腔室相连,负压腔室与外界大气接触,形成负压区域。
[0012]进一步地,刮条固定于滚筒壳上,在污水回收时与其相接触,污水经刮条刮除后从滚筒分离。
[0013]进一步地,传感器在感到缝隙信号时,回传给开发板,开发板处理后做出指令,识别路线并行进。
[0014]进一步地,传感器固定于二层平板,与开发板通过导线相连,可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
[0015]进一步地,蠕动泵固定于二层平板上,水流经蠕动泵增压后在末端小孔处喷出。
[0016]进一步地,风机通过风机安装盖与污水箱固定,污水在污水管中因负压吸入污水箱,并在中间的滤网处过滤。
[0017]进一步地,装置采用轻量化设计,将装置底板、二层平板等结构及形状进行优化,并部分采用铝合金及玻璃纤维材质,提升装置性能。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减振

负压移动系统,使装置牢牢吸附在定日镜上,避免安全问题且不会对镜面造成损伤,能跨越镜面间隙和障碍,不必人工搬运;采用水尘环流技术,大幅度提高节水效率,耗水量少,清洁效果好且不留水渍;装置适用于所有形状的定日镜,且可以在白天清洁,不会影响定日镜正常工作,保证发电量的稳定充足。综上,本装置适用范围广,效益好,可行性强。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主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侧视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爆炸图。
[0025]图中:1.装置底板;2.二层平板;3.污水箱;4.清水箱;5.铜柱;6.同步带;7.同步带轮;8.传感器;9.履带从动轮摇臂;10.蠕动泵;11.减振履带;12.风机;13.风机安装盖;14.滚筒壳;15.清洁滚筒;16.刮条;17.步进电机;18.驱动器;19.负压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请参阅图1~图5,一种基于水尘环流技术的吸附式定日镜自动清洁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二层平板2、污水箱3、清水箱4、铜柱5、同步带6、同步带轮7、传感器8、履带从动轮摇臂9、蠕动泵10、减振履带11、风机12、风机安装盖13、滚筒壳14、清洁滚筒15、刮条16、步进电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尘环流技术的吸附式定日镜自动清洁装置,包括装置底板、二层平板、污水箱、清水箱、铜柱、同步带、同步带轮、传感器、履带从动轮摇臂、蠕动泵、减振履带、风机、风机安装盖、滚筒壳、清洁滚筒、刮条、步进电机、驱动器、负压腔室,其特征在于,清洁滚筒、减振履带、负压腔室、步进电机、驱动器固定于装置底板;一同步带轮与步进电机固定,另一同步带轮与滚筒固定,二同步带轮间使用同步带相连;减振履带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相连;负压腔室通过抽气软管与抽气泵相连;二层平板通过螺柱固定在装置底板上方;清水箱与污水箱左右依次固定于二层平板,并通过水管回路与清洁滚筒相连;滚筒壳与清洁滚筒相连;刮条固定于滚筒壳;风机安装盖通过螺栓与污水箱相连;风机固定于风机安装盖;传感器、蠕动泵均固定于二层平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步进电机固定于装置底板上,并经减速器与履带从动轮摇臂相连,履带从动轮摇臂能以垂直于固定平面的定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模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维韩毅博严正清李欣罡朱一波文婷彦达瓦次仁赵军马非王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