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双超卫星载荷数据传输的数传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087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双超卫星载荷数据传输的数传系统和方法,包括:在载荷舱,对载荷数据进行复接与组帧,通过光电转换由电信号调制成光信号,通过舱间激光通信信道向平台舱传输所述光信号;在平台舱,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进行数据压缩、AOS组帧并存储在固存中,将固存数据读出后进行编码、射频调制处理成调制信号,调制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后由对地数传天线辐射至地面站接收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载荷舱与平台舱采用非接触方式进行高速通信并经对地数传通道将载荷数据传输至地面,解决了双超卫星载荷舱各类载荷数据高效下传的问题。超卫星载荷舱各类载荷数据高效下传的问题。超卫星载荷舱各类载荷数据高效下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双超卫星载荷数据传输的数传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
,具体地,涉及适用于双超卫星载荷数据传输的数传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适适用于双超卫星载荷数据高速传输的数传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卫星采用载荷舱与平台舱固连、载荷舱从动平台舱的结构,难以解决大挠性结构和活动部件振动引起的干扰和颤振问题。主从式非接触双超卫星平台打破传统卫星载荷舱与平台舱固连设计思路,采用载荷舱与平台舱动静隔离非接触、主从解耦高精度的全新设计方法,可从根本上解决载荷指向精度与稳定度难以大幅提升的重大难题。
[0003]主从式非接触双超卫星平台打破传统卫星载荷舱与平台舱固连设计思路,采用载荷舱与平台舱动静隔离非接触、主从解耦高精度的全新设计方法。由于载荷舱与平台舱两舱之间非接触,主从式非接触双超卫星的载荷数据下传不同于传统固联式卫星,需提供载荷舱、平台舱之间无线舱间高速通信信道,且能满足对地数据传输要求。
[0004]经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检索:
[0005]专利文献CN106341177B公开了一种双超卫星舱间数据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双超卫星载荷数据传输的数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荷舱激光通信终端(2)、舱间激光通信信道模块(3)、平台舱激光通信终端(4)、数据存储器(5)、编码调制器(6)、功率放大器(7)、对地数传天线(8);载荷舱激光通信终端(2)接收载荷(1)的载荷数据并进行复接与组帧,通过光电转换由电信号调制成光信号,通过舱间激光通信信道模块(3)将光信号发送给平台舱激光通信终端(4);平台舱激光通信终端(4)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转发给数据存储器(5)进行数据压缩、AOS组帧并存储在固存中,数据存储器(5)将固存数据读出后通过编码调制器(6)进行编码、射频调制处理成调制信号,调制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7)放大、滤波后由对地数传天线(8)辐射至地面站接收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双超卫星载荷数据传输的数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舱激光通信终端(2)包括:数据复接模块(201)、光电转换模块(202);舱间激光通信信道模块(3)包含有线光纤信道模块(301)与空间光信道模块(302);数据复接模块(201)对接收的各类载荷的载荷数据按接收通道分别进行复接与组帧,光电转换模块(202)将组帧好的载荷数据由电信号调制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电转换模块(202)处理形成的光信号选择有线光纤信道模块(301)或空间光信道模块(302)发送至平台舱激光通信终端(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双超卫星载荷数据传输的数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有线光纤信道模块(301)或空间光信道模块(302)发生故障时进行自主切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双超卫星载荷数据传输的数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舱激光通信终端(4)包括:数据复接模块(401)、光电转换模块(402);光电转换模块(402)将接收来自舱间激光通信信道模块(3)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为电信号,由数据复接模块(401)完成电信号的复接,并转发至数据存储器(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双超卫星载荷数据传输的数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存储器(5)包括:压缩模块(501)、处理模块(502)、固存模块(503);编码调制器(6)包括:编码模块(601)、调制模块(602)、变频模块(603);功率放大器(7)包括:放大器(701)、滤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明星黄庆龙李彦之郑永艾王彦革刘辉王晋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