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76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申请涉及一种油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油仓包括仓体、活塞式硅胶以及第一密封件。仓体内部形成储液腔以及出雾通道,储液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处设有第一开口,第二端部处设有第二开口。活塞式硅胶设置于第一端部,且位于储液腔内,与第一开口活塞连接。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储液腔靠近第二开口的一侧,与仓体的第二端部连接。通过在仓体的两端设置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并在第一开口处使用活塞式硅胶对第一开口进行密封,在第二开口处使用第一密封件进行密封,当仓体与吸嘴连接后,吸嘴可以推动活塞式硅胶,进而压缩储液腔内的高粘介质,促进高粘介质的流动,提高高粘介质雾化的连贯性。提高高粘介质雾化的连贯性。提高高粘介质雾化的连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
,特别是涉及油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装置用于将固态或液态基质雾化生成气溶胶,应用广泛。其中,雾化器是电子雾化装置的核心部分,通常由吸嘴、油仓等组件构成。
[0003]目前,油仓内装有高粘介质的雾化器,由于高粘介质的流动性较差,在抽吸过程中,高粘介质难以流畅的流入加热组件进行雾化,并且在抽吸完后油仓通常选择直接丢弃,这种方式较为浪费且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油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0005]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油仓,包括:仓体、活塞式硅胶以及第一密封件。所述仓体包括内壁以及外壁,所述内壁环形设置形成出雾通道,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形成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部处设有第二开口。活塞式硅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且位于所述储液腔内,与所述第一开口活塞连接,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开口。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储液腔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与所述仓体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开口。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仓体还包括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内壁的外表面上,所述换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内壁的外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壁的内表面连接,多个所述挡板将所述第二开口分为多个子通道,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多个所述子通道的一侧,用于密封多个所述子通道。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通道包括:换气子通道以及下液子通道,所述换气通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换气子通道内,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当所述油仓换气时,气体从所述换气子通道内进入所述储液腔进行换气。
[0009]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吸嘴、雾化座以及如上述的任意一种油仓。吸嘴与所述油仓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的内部形成第一通道,当所述吸嘴连接于所述油仓时,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出雾通道连通。所述雾化座包括外壳以及加热组件,所述外壳与所述油仓可拆卸连接,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用于加热所述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仓的外壁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雾化座的外壳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油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雾化座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仓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油仓与所述雾化座之间的间隙。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以及底座,所述油仓的外壁与所述外壳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包括:连接部以及承载部,所述外壳本体与所述承载部的外周缘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为筒状结构并位于所述外壳本体内部,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上,且位于所述连接部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承载部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出雾通道连通,所述外壳本体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进液腔,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承载部的一端设有进液口。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体组件以及电极。发热体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上,且与所述进液口相对设置。电极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上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与所述发热体组件电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吸液件、导液件以及发热体。吸液件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液件的内部中空。导液件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吸液件远离所述油仓的一侧,所述导液件的内部中空。发热体与所述导液件的内表面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嘴靠近所述油仓的一端上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活塞式硅胶为内部中空结构,形成第四连接部,当吸嘴连接于所述油仓时,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
[0017]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组件以及如上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的加热组件电连接,用于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0018]上述的油仓,通过在仓体的两端设置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并在第一开口处使用活塞式硅胶对第一开口进行密封,在第二开口处使用第一密封件进行密封,当仓体与吸嘴连接后,吸嘴可以推动活塞式硅胶,进而压缩储液腔内的高粘介质,促进高粘介质的流动,提高高粘介质雾化的连贯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器由于高粘介质的流动性差,在抽吸过程中难以流畅的流入加热组件进行雾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2]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4]图6为图4中C

C处的剖视图。
[0025]图7为图6中的雾化座的放大图。
[0026]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中的雾化座的爆炸图。
[0027]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雾化器1、油仓10、仓体110、内壁111、外壁112、第一连接部1121、出雾通道113、储液腔114、第一端部1141、第一开口1141a、第二端部1142、第二开口1142a、换气通道115、挡板116、换气子通道117、下液子通道118、第二密封件119、活塞式硅胶120、第四连接部121、第一密封件130、吸嘴20、第一通道210、第三连接部220、雾化座30、外壳310、第二
连接部311、外壳本体312、底座313、连接部3131、第二通道3131a、承载部3132、进液腔314、进液口315、加热组件320、发热体组件321、吸液件3211、导液件3212、发热体3213、电极322、电池组件2、电子雾化装置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
[0030]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5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后”、“顶”、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仓,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所述仓体包括内壁以及外壁,所述内壁环形设置形成出雾通道,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形成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部处设有第二开口;活塞式硅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且位于所述储液腔内,与所述第一开口活塞连接,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开口;以及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储液腔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与所述仓体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还包括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内壁的外表面上,所述换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内壁的外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壁的内表面连接,多个所述挡板将所述第二开口分为多个子通道,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多个所述子通道的一侧,用于密封多个所述子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通道包括:换气子通道以及下液子通道,所述换气通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换气子通道内,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当所述油仓换气时,气体从所述换气子通道内进入所述储液腔进行换气。5.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仓;吸嘴,与所述油仓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的内部形成第一通道,当所述吸嘴连接于所述油仓时,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出雾通道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亚军柯志勇孙榕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