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安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76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安装箱,包括:安装底座,与车体固定连接;安装箱本体,控制器设置于安装箱本体内部,且安装底座与安装箱本体之间设置有空气悬架;线缆收纳箱,与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连接,且控制器的线缆贯穿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和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由安装箱本体的内部延伸进入线缆收纳箱的内部;线缆收纳箱内部设置有绕线辊;通过与绕线辊配合连接的转盘带动绕线辊转动,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缠绕在绕线辊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底座和安装箱本体之间设置空气悬架,减少传递至控制器本身的震动,在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上设置线缆收纳箱,将控制器的线缆进行整理,减少短路的隐患,提升控制器的可靠性。制器的可靠性。制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器安装箱。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迅速,车载控制器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包括无人驾驶主控制器(Automated Vehicle Control Unit,AVCU)、车身控制器(Bodycontrol module,BCM)、车联网的车载终端(On board Unit,OBU)和车载网关(Central Gateway,CGW)等。
[0003]但是现有的车载控制器的应用环境很恶劣,汽车震动剧烈,温度高,环境尘土多,同时电磁兼容环境复杂,因此,对控制器的可靠性提出了严峻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安装箱,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器的可靠性差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安装箱,包括:
[0007]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与车体固定连接;
[0008]安装箱本体,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安装箱本体内部,且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安装箱本体之间设置有空气悬架;
[0009]线缆收纳箱,所述线缆收纳箱与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连接,且所述控制器的线缆贯穿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由所述安装箱本体的内部延伸进入所述线缆收纳箱的内部;
[0010]其中,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设置有绕线辊;
[0011]通过与所述绕线辊配合连接的转盘带动所述绕线辊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缠绕在所述绕线辊的外表面上。
[0012]可选地,所述绕线辊的第一端穿设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所述绕线辊的第二端通过转轴穿设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与位于所述线缆收纳箱外部的所述转盘连接;
[0013]所述绕线辊的第一端的端面与位于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所述绕线辊的外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一通孔;
[0014]其中,所述线缆贯穿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安装箱本体内部延伸进入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
[0015]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绕线辊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缠绕在所述绕线辊的外表面上;
[0016]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为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0017]可选地,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还包括第一带轮以及与所述第一带轮配合连接的线缆调节装置;
[0018]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0019]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绕线辊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通过所述线缆调节装置,按照由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向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的方向,缠绕在所述绕线辊的外表面上。
[0020]可选地,所述线缆调节装置包括第二带轮、皮带、丝杆和移动块;
[0021]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通过所述皮带配合连接;
[0022]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的内壁面连接;
[0023]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带轮固定连接;
[0024]所述移动块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移动块的第二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移动块的第三表面与所述移动块的第四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三通孔;
[0025]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移动块的两个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为所述移动块的两个相对的表面;
[0026]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丝杆表面的螺纹配合连接;
[0027]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贯穿所述第三通孔;
[0028]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绕线辊转动,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所述皮带和所述第二带轮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移动块带动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由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向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的方向,缠绕在所述绕线辊的外表面上。
[0029]可选地,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还设置有滑动杆;
[0030]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还开设有第四通孔;
[0031]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0032]所述滑动杆穿设所述第四通孔。
[0033]可选地,所述线缆收纳箱内部还包括转动辊;
[0034]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三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四侧壁的内壁面连接;
[0035]所述线缆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线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绕过所述转动辊,贯穿所述线缆收纳箱的第二侧壁。
[0036]可选地,所述安装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温度调节设备,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安装箱本体内部的温度。
[0037]可选地,还包括空气净化箱;
[0038]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二侧壁与所述空气净化箱的第一侧壁连接;
[0039]所述空气净化箱用于将距离所述安装箱本体预设范围内的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收集;
[0040]其中,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和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第二侧壁为所述安装箱本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0041]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箱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空气净化箱的顶部
开设有第二开口;
[0042]所述空气净化箱内部设置有支撑架、电机和排风扇;
[0043]其中,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排风扇连接;
[0044]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排风扇转动,所述空气净化箱外部的空气由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箱,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出所述空气净化箱;
[0045]所述空气净化箱的第二侧壁和空气净化箱的第一侧壁为所述空气净化箱的相对的两个侧壁。
[0046]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箱内部还设置有过滤网;
[0047]所述空气净化箱底部连接一个接尘盒;
[0048]其中,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
[0049]所述接尘盒顶部与所述空气净化箱底部连通。
[005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51]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控制器安装箱,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安装底座,用于放置控制器的安装箱本体,且安装底座和安装箱本体之间设置空气悬架,减少传递至控制器本身的震动,并且在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设置线缆收纳箱,控制器的线缆贯穿安装箱本体的第一侧壁和线缆收纳箱的第一侧壁,由安装箱本体的内部延伸进入线缆收纳箱的内部,通过转盘带动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绕线辊转动,将线缆收纳箱内部的线缆缠绕在绕线辊的外表面上,将控制器的线缆进行整理,减少短路的隐患,通过上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即可提升控制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52]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安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2表示本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与车体固定连接;安装箱本体(2),控制器(3)设置于所述安装箱本体(2)内部,且所述安装底座(1)与所述安装箱本体(2)之间设置有空气悬架(4);线缆收纳箱(5),所述线缆收纳箱(5)与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连接,且所述控制器(3)的线缆(6)贯穿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由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内部延伸进入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内部;其中,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设置有绕线辊(51);通过与所述绕线辊(51)配合连接的转盘(7)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辊(51)的第一端穿设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所述绕线辊(51)的第二端通过转轴(52)穿设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与位于所述线缆收纳箱(5)外部的所述转盘(7)连接;所述绕线辊(51)的第一端的端面与位于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一通孔(53);其中,所述线缆(6)贯穿所述安装箱本体(2)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通孔(53),由所述安装箱本体(2)内部延伸进入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所述转盘(7)通过所述转轴(52)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为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相对的两个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还包括第一带轮(54)以及与所述第一带轮(54)配合连接的线缆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带轮(54)与所述转轴(52)固定连接;所述转盘(7)通过所述转轴(52)带动所述绕线辊(51)转动,所述线缆收纳箱(5)内部的线缆(6)通过所述线缆调节装置,按照由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向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的方向,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1)的外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调节装置包括第二带轮(55)、皮带(56)、丝杆(57)和移动块(58);所述第一带轮(54)和所述第二带轮(55)通过所述皮带(56)配合连接;所述丝杆(5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一侧壁的内壁面和所述线缆收纳箱(5)的第二侧壁的内壁面连接;所述丝杆(57)与所述第二带轮(55)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58)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移动块(58)的第二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二通孔(581),所述移动块(58)的第三表面与所述移动块(58)的第四表面之间开设有第三通孔(582);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移动块(58)的两个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为所述移动块(58)的两个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二通孔(581)与所述丝杆(57)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聪孟凡杰王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