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18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通过两个支撑杆安装有存液框,存液框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进液机构、通气机构和混液机构。现有的氯消毒法通常是将氯气从污水池底部通入,氯气与污水接触并进行反应,此方法操作步骤简明,且可以同时对大量的污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但氯气直接通入污水池内与大量的污水进行接触,易出现氯气与污水混合不均匀的现象,降低了氯气对污水消毒的效果。分流支链可以将注入的污水进行分流处理,分流处理的污水与出气支链里喷出的氯气混合反应,避免大量污水与氯气混合时出现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增加了污水杀菌消毒的效果。从而增加了污水杀菌消毒的效果。从而增加了污水杀菌消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消毒是将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有害的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杀菌处理过程。
[0003]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污水一般经机械、生化二级处理后,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现有的常用消毒处理方法为氯消毒。
[0004]现有的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流入污水处理厂内,再经过机械、生化二级处理后流入污水池内,现有的氯消毒法通常是将氯气从污水池底部通入,氯气与污水接触并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对污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杀菌消毒一段时间后,再将废水排至下一工序,此方法操作步骤简明,并且可以同时对大量的污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提高了大量污水消毒杀菌的速率。
[0005]但在上述方法中,氯气直接通入污水池内与大量的污水进行接触,易出现氯气与污水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导致部分污水不能完全杀菌消毒,降低了氯气对污水消毒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对污水进行杀菌消毒时不能使得氯气与污水充分混合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通过两个支撑杆安装有存液框,存液框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进液机构、通气机构和混液机构。
[0008]所述进液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存液框框壁上且用于污水注入的进液支链;安装在所述进液支链上且用于分流污水的分流支链,分流支链通过连接管与进液支链连通。
[0009]所述通气机构包括插接在所述存液框侧壁上且用于通入氯气的进气管;位于所述分流支链下方且用于排出氯气的出气支链,出气支链与进气管连通。
[0010]所述出气支链包括位于所述分流支链下方且与分流支链对应的多个所述圆柱筒,圆柱筒底壁贯穿安装有用于排出氯气的出气模块;污水通过进液支链进入分流支链内,再经过分流支链分流,分流的污水从分流支链排出并进入相应的圆柱筒内,圆柱筒内的出气模块将通过进气管进入出气支链的氯气排出并与污水反应,反应的污水再漫出圆柱筒落至存液框底部继续反应。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进液支链包括贯穿安装在所述存液框框壁上的进液管,进液管位于存液框内部的一端套设有螺纹套,螺纹套螺纹连接有L型管。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分流支链包括套设在所述L型管竖直段且直径逐渐增大的多个所述圆环集水框,多个所述圆环集水框与L型管竖直段同轴线,相邻的两个圆环集
水框之间通过两个连通管连接,位于最内侧的圆环集水框与连接管连接,圆环集水框下端安装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喷液头,喷液头下端安装有圆柱管。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出气支链还包括位于多个所述圆环集水框下方且与多个所述圆环集水框一一对应的多个集气环管,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气环管之间通过两个通气管连接,位于最外侧的所述集气环管与进气管插接配合,集气环管上端与多个所述出气模块固定连接且连通。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通气机构还包括周向均匀分布且安装在所述存液框内壁上的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与位于最外侧所述集气环管接触,支撑板远离存液框框壁的一端设置有弧形翘起,进气管远离集气环管的一端安装有气泵。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混液机构包括通过两个连接杆安装在所述存液框内部的圆形管,圆形管管壁上周向均匀安装有多个所述导流管,导流管上端安装有集液框,集液框位于多个相应的所述喷液头下方。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集液框底壁上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导流污水的斜块。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存液框框壁靠近下端处安装有用于检测污水pH值的检测模块。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存液框下端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存液框上端盖有密封盖。
[00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分流支链可以将注入的污水进行分流处理,分流处理的污水与出气支链里喷出的氯气混合反应,避免大量污水与氯气混合时出现不均匀的现象,提高了污水与氯气的混合效果,从而增加了污水杀菌消毒的效果。
[0020]2.分流的污水落至圆柱筒内并进行堆积,污水液面漫过出气模块后,氯气从污水液面下方排出与污水混合,可以有效的避免氯气出现泄露的状态,再与密封盖配合,可以有效的阻止氯气泄漏到周围环境内,确保可氯气在污水杀菌消毒时的安全性。
[0021]3.出气支链与混液机构配合,流出的污水发生碰撞并利用冲击力混合到一起,使得次氯酸与污水的再次混合,提高污水消毒杀菌的效率。
[0022]4.检测模块与通气机构配合,可以控制氯气的通入量,确保存液框底部混合的污水始终处于酸性状态下进行杀菌消毒,进一步提高了污水杀菌消毒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的主视图。
[0026]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的左视图。
[0027]图4示出了图3中A

A向剖视图。
[0028]图5示出了图4中N处的放大图。
[0029]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的进液机构、进气管、出气支链和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1]1、底板;2、存液框;3、进液机构;4、通气机构;5、混液机构;21、检测模块;22、排水管;23、密封盖;31、进液支链;311、进液管;312、螺纹套;313、L型管;32、分流支链;321、圆环集水框;322、连通管;323、喷液头;324、圆柱管;41、进气管;42、出气支链;421、圆柱筒;422、出气模块;423、集气环管;424、通气管;43、支撑板;44、气泵;51、圆形管;52、导流管;53、集液框;531、斜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参阅图1

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通过两个支撑杆安装有存液框(2),存液框(2)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进液机构(3)、通气机构(4)和混液机构(5);所述进液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存液框(2)框壁上且用于污水注入的进液支链(31);安装在所述进液支链(31)上且用于分流污水的分流支链(32),分流支链(32)通过连接管与进液支链(31)连通;所述通气机构(4)包括插接在所述存液框(2)侧壁上且用于通入氯气的进气管(41);位于所述分流支链(32)下方且用于排出氯气的出气支链(42),出气支链(42)与进气管(41)连通;所述出气支链(42)包括位于所述分流支链(32)下方且与分流支链(32)对应的多个所述圆柱筒(421),圆柱筒(421)底壁贯穿安装有用于排出氯气的出气模块(422);污水通过进液支链(31)进入分流支链(32)内,再经过分流支链(32)分流,分流的污水从分流支链(32)排出并进入相应的圆柱筒(421)内,圆柱筒(421)内的出气模块(422)将通过进气管(41)进入出气支链(42)的氯气排出并与污水反应,反应的污水再漫出圆柱筒(421)落至存液框(2)底部继续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支链(31)包括贯穿安装在所述存液框(2)框壁上的进液管(311),进液管(311)位于存液框(2)内部的一端套设有螺纹套(312),螺纹套(312)螺纹连接有L型管(3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灭菌处理的污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支链(32)包括套设在所述L型管(313)竖直段且直径逐渐增大的多个所述圆环集水框(321),多个所述圆环集水框(321)与L型管(313)竖直段同轴线,相邻的两个圆环集水框(321)之间通过两个连通管(322)连接,位于最内侧的圆环集水框(321)与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之东陈浩王志强江明谷晓亮唐朝领邱东帅李华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