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力管控平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17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力管控平台,涉及到电力技术领域,包括: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用电需求指令中包括用电量和用电需求时间;基于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进行用电场所的用电特征数据收集,其中特征数据包括用电环境、用电负载量、历史用电量;基于用电场所的用电特征数据预测用电场所负荷;基于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收集的用电场所用电特征数据与用电场所负荷预测用电场所负荷可削减电力负载量;基于用电场所可削减电力负载量启动用电需求响应命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用电场所实际的用电需求做出用电响应控制,为电力的有效分配以及电力供需平衡提供有利条件。分配以及电力供需平衡提供有利条件。分配以及电力供需平衡提供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力管控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特别涉及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力管控平台。

技术介绍

[0002]一方面夏季高温季电力短缺,另外一方面仍然存在着发电设备过剩,运行小时数不足等问题,据统计,夏季高峰用电中50%左右为空调用电,直接形成季节性高峰负荷,电网出现高峰负荷加大、峰谷差加剧以及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增加等,导致电网供需平衡问题突出,安全可靠运行受到严重威胁。
[0003]为达到电网的供需平衡,传统的方法主要从供给侧(发电侧)入手,包括建立相当规模的调峰类电厂、储能电站等,在用电高峰时段启用调峰类设备,用电低谷时关闭,而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则通过拉闸限电,有序用电等方式进行管控。然而,在发电侧进行电力调控的方式,虽然能够有序用电等方式进行管控,但是在企业、居家、医院、交通枢纽、工业、商业办公楼等公共建筑的用电场所,对于这些用电场所的用电端管控明显不足,普遍存在电能需求过量、电能浪费等影响电力供需平衡的现象,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力管控平台,用于对用电场所的实际用电需求进行响应,实现对用电侧进行有序管控,确保电网供需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力管控平台,能够根据用电场所实际的用电需求做出用电响应控制,为电力的有效分配以及电力供需平衡提供有利条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包括:
[0006]步骤1: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用电需求指令中包括用电量和用电需求时间;
[0007]步骤2:基于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进行用电场所的用电特征数据收集,其中特征数据包括用电环境、用电负载量、历史用电量;
[0008]步骤3:基于用电场所的用电特征数据预测用电场所负荷,
[0009]步骤4:基于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收集的用电场所用电特征数据与用电场所负荷预测用电场所负荷可削减电力负载量,
[0010]步骤5:基于用电场所可削减电力负载量启动用电需求响应命令。
[0011]优选地,步骤1中,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中还包括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与用电负载量对应关系。
[0012]优选地,步骤2中,用电环境包括:
[0013]用电场所的气象条件、用电场所用电设备条件、用电场所电力控制条件以及用电
场所电力传输条件。
[0014]优选地,步骤3中,基于用电场所的用电特征数据预测用电场所负荷包括:
[0015]预测用电场所最大电力负载量、预测用电场所最大电力负载量持续时间、预测用电场所可持续用电负载量。
[0016]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基于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收集的用电场所用电特征数据与用电场所负荷预测用电场所负荷可削减电力负载量,包括:
[0017]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
[0018]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
[0019]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对应关系,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均大于用电场所用电需求,则将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作为用电需求响应控制命令执行;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均小于用电场所用电需求,则执行用电需求不响应控制命令。
[0020]优选地,步骤5中,基于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对应关系,用电响应命令包括用电需求响应控制命令和用电需求不响应控制命令,在执行用电需求不响应控制命令时,重新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
[002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有:
[0022]接收模块,用于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用电需求指令中包括用电量和用电需求时间;
[0023]收集模块,用于根据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进行用电场所的用电特征数据收集,其中特征数据包括用电环境、用电负载量、历史用电量;
[0024]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用电场所的用电特征数据预测用电场所负荷,同时用于基于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收集的用电场所用电特征数据与用电场所负荷预测用电场所负荷可削减电力负载量,
[0025]控制模块,用于启动用电需求响应命令,用电响应命令包括用电需求响应控制命令和用电需求不响应控制命令。
[0026]优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得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对应关系,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均大于用电场所用电需求,则将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作为用电需求响应控制命令执行;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均小于用电场所用电需求,则执行用电需求不响应控制命令。
[0027]优选地,控制模块在执行用电需求不响应控制命令时,重新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
[002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力管控平台,电力管控平台包括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装置。
[0029]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30]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在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后,能够进行用电场所包括用电环境、用电负载量、历史用电量的用电特征数据收集,并基于用电场所的用电特征数据预测用电场所负荷,此外,能够基于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收集的用电场所用电
特征数据与用电场所负荷预测用电场所负荷可削减电力负载量,获得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对应关系,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均大于用电场所用电需求,则将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作为用电需求响应控制命令执行;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均小于用电场所用电需求,则执行用电需求不响应控制命令,重新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能够根据用电场所实际的用电需求做出用电响应控制,为电力的有效分配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步骤4的流程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步骤5的流程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力管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用电需求指令中包括用电量和用电需求时间;步骤2:基于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进行用电场所的用电特征数据收集,其中特征数据包括用电环境、用电负载量、历史用电量;步骤3:基于用电场所的用电特征数据预测用电场所负荷;步骤4:基于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收集的用电场所用电特征数据与用电场所负荷预测用电场所负荷可削减电力负载量;步骤5:基于用电场所可削减电力负载量启动用电需求响应命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接受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中还包括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与用电负载量对应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用电环境包括:用电场所的气象条件、用电场所用电设备条件、用电场所电力控制条件以及用电场所电力传输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基于用电场所的用电特征数据预测用电场所负荷包括:预测用电场所最大电力负载量、预测用电场所最大电力负载量持续时间、预测用电场所可持续用电负载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基于用电场所发出的用电需求指令、收集的用电场所用电特征数据与用电场所负荷预测用电场所负荷可削减电力负载量,包括: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对应关系,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均大于用电场所用电需求,则将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作为用电需求响应控制命令执行;若用电场所用电持续时间削减与用电场所用电负载量削减均小于用电场所用电需求,则执行用电需求不响应控制命令。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雪娇覃刚张昌庆梁树华李军孙延松钟磊陈育培吴民周朝俊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