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岸防护的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017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9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河岸防护的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河道整治工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沉桩排、岸堤和砌块护坡;其中,砌块护坡设置于河道坡面上,沉桩排设置于河岸坡底处,且沉桩排的下侧埋设于河道内,岸堤设置于河岸的坡顶处,砌块护坡下侧且靠近河道中心的一侧与沉桩排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砌块护坡的上端与岸堤的下侧之间固定连接,岸堤远离河道的一侧埋设于河道的边坡内。本申请具有便于生态护岸砌筑的有益效果,并且还具有降低生态砌块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的有益效果。运输成本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岸防护的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河道整治工程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岸防护的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护岸指的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能在防止河岸坍方之外,还具备使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产生一定自然景观效果,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河道护坡形式。
[0003]现有技术中,在对生态护岸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生态砌块在坡面上进行砌筑,因为河岸经常会受到河水的冲击,任意横向相邻两块生态砌块和竖向相邻两块生态砌块之间需要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0004]具体的,为确保生态砌块的稳定性,对生态砌块自身重量要求较大,以确保其砌筑形成的生态护岸能够具备较高的抗冲击能力,目前常见的生态砌块是采用混凝土制成的实心结构,以确保较高自重。
[0005]上述相关技术中,本申请人认为,采用混凝土制成的生态砌块主要通过自身重量以起到较高冲击力的能力,但在砌筑生态护岸时,重量较重的生态砌块也会产生运输成本高,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在生态护岸砌筑施工时,还会存在人工砌筑费力的缺陷,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河岸防护的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其具有便于生态护岸砌筑的有益效果,并且还具有降低生态砌块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的有益效果。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河岸防护的生态护岸,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岸防护的生态护岸,包括沉桩排和砌块护坡,所述砌块护坡设置于河道坡面上,所述沉桩排设置于河岸坡底处,所述砌块护坡下侧且靠近河道中心的一侧与沉桩排的侧面相抵接;所述砌块护坡包括若干紧密相接的生态砌块,各所述生态砌块均包括呈上下关系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组成,所述上部分的横截面呈半圆环状设置,所述下部分包括两道互相对称且呈四分之一圆环状设置的预埋件,两所述预埋件的下侧互相连接为一体,且两所述预埋件的上侧分别与上部分的两长边侧连接为一体,所述下部分靠近河道中心的一端位于上部分的中部的正下方;任意相邻设置的三件生态砌体之间呈三角形排布设置,且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件生态砌块之间固定连接,各所述生态砌块的下部分均完全埋设于河道坡面内,各所述生态砌块的上部分且靠近河道中心的一端伸出河道坡面外。
[0008]具体的,空心设置的生态砌块整体重量相对实心设置的生态砌块来说,重量相对较低,因此在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砌筑施工成本较低,生态砌块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且
侧视类“Z”字形状设置,使得生态砌块砌筑时,可以将生态砌块的下部分完全插入河岸坡面内,并将生态砌块的上部分部分插入河岸坡面内,并使得生态砌块的上部分另外部分伸出河岸坡面外,使得能够利用河岸坡面的土壤对生态砌块起到杠杆压制的左右,从而提高生态砌块的安装稳定性,并且,生态砌块的上部分呈半圆管状设置,也能够起到抗河水冲击的效果,最后,沿河岸坡面的坡度方向砌筑的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件生态砌块之间会呈阶梯状排布,且沿河道长度方向砌筑的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件生态砌块之间具有内凹区域,有效增加摩擦力,使得生态护岸的安全性更高,便于小型动物行走,同时能够增加苔藓植物的附着能力。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分设置有若干道呈蜂窝状设置的孔体,所述下部分且靠近河道中心的一端面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的上端延伸至上部分内,且所述过滤网的上端朝向靠近河道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
[0010]具体的,利用呈蜂窝状的孔体,使得上部分具有过水能力,并且,使得上部分内的植物可以通过孔体延伸出上部分外,且利用孔体能够使得沿河岸坡面的坡度方向砌筑的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件生态砌块相通,便于河岸内渗水排出。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生态砌块中,所述上部分中部的两长边侧上的底部均设置有朝向生态砌块内部弯折设置的连接条,所述上部分远离河道中心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与生态砌块内部相同的连接槽;任意相邻且呈上下位置关系两件生态砌块连接时,位于上方的生态砌块的其中一道连接条能够插设于位于下方的生态砌块的连接槽内。
[0012]具体的,利用连接条和连接槽之间的配合,使得任意相邻设置的三件生态砌块的上部分互相连接在一起,且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0013]进一步的,所述沉桩排包括若干根沿河岸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沉桩,各所述沉桩的上端且远离河道中心的一侧上均设置有压接部,各所述压接部的下侧均能够与位于砌块护坡最下侧的生态砌块的上部分顶部相接。
[0014]具体的,利用设置于沉桩上端的压接部能够起到固定柱位于砌块护坡最下侧的生态砌块的效果,进一步确保空心结构的生态砌块砌筑形成的砌块护坡的整体稳定性。
[0015]进一步的,所述沉桩排还包括沿着河岸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基座,所述基座靠近河岸中心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道插接孔,各所述沉桩的下端分别通过各道插接孔安装在基座上,位于砌块护坡最下侧的各件生态砌块均安装在基座远离河岸中心的一侧长边上。
[0016]具体的,利用基座能够起到支撑位于砌块护坡最下层的各件生态砌块的效果,同时能够起到限制各件沉桩安装位置的效果,确保各件沉桩对位于砌块护坡最下侧的各件生态砌块的压制效果。
[0017]进一步的,所述岸堤包括若干块沿着河岸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压块,所述岸堤的一侧埋设于河岸边坡内,且所述岸堤的另外一侧伸出河岸边坡外,所述岸堤的下侧与位于砌块护坡最上侧的各件生态砌块顶部连接。
[0018]具体的,通过压块组成的岸堤能够起到压制位于砌块护坡最上层的各件生态砌块的效果。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如上所述的生态护岸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护岸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除河岸坡面的杂物,并修整边坡坡度和压实土方;S2、在河道底部与河岸坡面的交界处埋入基座;S3、沿着河道的长度方向安装生态砌块,各件生态砌块的下部分埋设于河岸坡面内,且各件生态砌块的上部分靠近河道中心的一侧伸出河岸坡面外;S4、在基座上安装沉桩,并使得各道压接部互相配合以能够压住位于砌块护坡最下侧的各件生态砌块的上部分;S5、在河岸边坡的顶部铺设压块以形成岸堤,岸堤能够压制住位于生态砌块最上侧的各件生态砌块。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各层生态砌块从上往下依次铺设,各件生态砌块的上部分内均填充有活性炭填充块。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各件生态砌块采用空心结构支撑,重量较轻,在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砌筑成本上均得到有效控制,空心设置的生态砌块与河道坡面之间能够形成类“Z”字形状的连接轨迹,从而确保生态砌块连接强度;2.各件生态砌块的上部分呈圆环形状设置,使得具有一定的承压能力,便于小型动物行走,同时具有较高的过水能力,适于苔藓植物和水生植物附着生长,也适合小型水生动物生长。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生态护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沉桩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岸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岸防护的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桩排(1)和砌块护坡(3),所述砌块护坡(3)设置于河道坡面(4)上,所述沉桩排(1)设置于河岸坡底处,所述砌块护坡(3)下侧且靠近河道中心的一侧与沉桩排(1)的侧面相抵接。所述砌块护坡(3)包括若干紧密相接的生态砌块(31),各所述生态砌块(31)均包括呈上下关系的上部分(311)和下部分(312)组成,所述上部分(311)的横截面呈半圆环状设置,所述下部分(312)包括两道互相对称且呈四分之一圆环状设置的预埋件(313),两所述预埋件(313)的下侧互相连接为一体,且两所述预埋件(313)的上侧分别与上部分(311)的两长边侧连接为一体,所述下部分(312)靠近河道中心的一端位于上部分(311)的中部的正下方;任意相邻设置的三件生态砌体之间呈三角形排布设置,且任意两件相邻设置的两件生态砌块(31)之间固定连接,各所述生态砌块(31)的下部分(312)均完全埋设于河道坡面(4)内,各所述生态砌块(31)的上部分(311)且靠近河道中心的一端伸出河道坡面(4)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岸防护的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分(311)设置有若干道呈蜂窝状设置的孔体(314),所述下部分(312)且靠近河道中心的一端面上设置有过滤网(315),所述过滤的上端延伸至上部分(311)内,且所述过滤网(315)的上端朝向靠近河道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岸防护的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砌块(31)中,所述上部分(311)中部的两长边侧上的底部均设置有朝向生态砌块(31)内部弯折设置的连接条(316),所述上部分(311)远离河道中心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与生态砌块(31)内部相通的连接槽(317);任意相邻且呈上下位置关系两件生态砌块(31)连接时,位于上方的生态砌块(31)的其中一道连接条(316)能够插设于位于下方的生态砌块(31)的连接槽(317)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岸防护的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桩排(1)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春龙傅大宝夏昌简文彬章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德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