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015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脑电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步骤:实验范式设计及脑电信号采集;利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聚类法”和“矢量角法”相结合的方法去除脑电信号的噪声及伪影;利用标准刺激的脑电信号进行基线校准,并对靶刺激的脑电信号进行叠加平均处理;对处理后的脑电信号的P300及N200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颜色刺激对大脑不同区域的影响并绘制脑电地形图,构建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视觉诱发的脑电信号经处理分析后应用于材料颜色的设计和开发中,可以从理论上分析材料色彩的设计与搭配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的效应,有效提高材料颜色设计、开发的效率和准确性。开发的效率和准确性。开发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脑电信号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颜色科学是一个研究颜色的定义、表征和应用的科学领域。色差就是两种颜色的差别对人类视觉系统的刺激。脑电波是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的神经元之间传递交换信息形成的,它记录了大脑神经元在交互信息时电压值发生的变化,是脑神经细胞及神经元在大脑活动中的总体表现。
[0003]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将脑电波相关技术和方法更多的运用到颜色研究方面,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作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研究领域,脑电波技术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颜色科学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传统的色差评价研究都是基于人眼的观察,并记录人眼观察的抽象视觉色差结果。且对于颜色脑电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将脑电波相关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更多的是运用到单一颜色的研究方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将脑电信号处理应用于材料色彩设计制作中的研究还未有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实验范式设计及数据采集,根据oddball实验设计色差实验范式诱发被试者的脑电信号,并采集被试者的脑电信号;S2、脑电信号的噪声及伪迹去除,利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及“聚类法”和“矢量角法”相结合的方法去除脑电信号的脑电高斯噪声及伪影;S3、脑电信号基线校正及相干均值叠加,利用标准刺激的脑电信号进行基线校准,并对靶刺激的脑电信号进行叠加平均处理;S4、诱发脑电信号的ERP分析,对处理后的脑电信号的P300及N200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颜色刺激对大脑不同区域的影响并绘制脑电地形图,构建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为:S1.1、根据oddball实验设计色差脑电实验,并按照色差将刺激图片分为大色差组和小色差组;S1.2、随机呈现刺激图片,并采集被试者注视不同刺激图片时的脑电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的大色差组中图片的色差值为10,小色差组中图片的色差值为5,每组刺激图片中均包括背景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灰色五种刺激图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刺激图片呈现时,标准刺激的呈现次数占70%,各种靶刺激图片的呈现次数的占比相同,其中背景灰为标准刺激,其他四种颜色为靶刺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刺激图片的呈现时间为500ms,各刺激图片呈现的间隔时间为1000ms。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材料颜色设计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为:S2.1、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X进行独立成分分析,得到独立成分S和解混矩阵W;S2.2、根据各独立成分的峰度系数K,去除各独立成分的超高斯噪声;S2.3、采用聚类法和矢量角法相结合的方法去除脑电信号正负两个方向上的伪迹信号;S2.4、将独立成分中超高斯噪声信号和伪迹信号对应的部分置零,得到处理后的独立成分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付荣荣谢姣郑晗路斌冯晓蕾余耀唐军岳保山李利伟余婷婷余振华张莹詹建波温佛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