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热型大功率器件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间歇热载荷下大功率器件的散热。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储热型大功率器件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周期性变化或波动的环境中,如果不能转移短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将会降低电子器件的运行性能,甚至造成设备的毁坏。现有的冷却技术包括风冷、液冷等。相变储能技术由于其储热密度高、蓄放热恒温以及可循环利用等特有的优势,成为突破间歇热流功耗器件可靠高效散热技术瓶颈的优选解决方案。然而相变材料热导率较低,且其通常放置于储热器中,热量传至相变材料内部之前需经过壁面热传导过程,不利于分钟级的间歇热载荷下大功率电子器件的冷却。
[0003]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对于相变材料进行优化,将相变材料(液体和固体)以胶囊的形式包装,胶囊的外表面为凹形核壳结构,从而增大相变材料与换热流体的接触面积,提升熔化速率。凹形核壳结构相变微胶囊呈阵列排布且尺寸沿流向呈梯级分布,实现全流域相变材料的协同储热强化。此外,针对微通道结构内部流动沸腾不稳定的问题,采用耳状结构阻止蒸汽逆向流动,从而提高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型大功率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冷却模块、储热器、冷凝器、储液罐和泵,流体工质沿程依次经过所述冷却模块、储热器、冷凝器、储液罐和泵;所述冷却模块为大功率器件的冷却源;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单元、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所述冷却单元连接在所述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之间;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入口联箱、主流道和出口联箱,所述主流道设置在所述入口联箱与出口联箱之间,在每个主流道上设置N个用于阻止蒸汽泡的逆向流动的耳状结构,N≥1;所述耳状结构包括主通道和旁通道,所述旁通道包括入口段和出口段,所述入口段为弧形段,弧形段的入口垂直于主通道;在热载荷工作阶段,所述冷却模块来的工质经进入所述储热器内部吸收热量后流出所述储热器;在非热载荷工作阶段,所述冷凝器来的工质进入所述储热器内部洗手热量后流出所述储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段为直线段,与所述主通道的夹角为20
‑
4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段为圆弧段,圆弧的半径与主流道宽度的关系式为:r=k*L其中,r为圆弧半径;L为主流道宽度;k为比例系数,0<k<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器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器包括分液腔、储热腔、相变微胶囊、和集液腔,所述储热腔位于分液腔和集液腔之间,所述相变微胶囊位于储热腔内;所述相变微胶囊为由两个球体和连接柱组成的凹形相变微胶囊,所述凹形相变微胶囊呈45
°
角阵列分布于所述储热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璇,张程宾,陈永平,邓梓龙,吴苏晨,黄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