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土保持沉砂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01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土保持沉砂池,设备在工作时,首先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壳体内,然后通过沉淀板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排污管一排出设备,然后经过过滤管将沉淀后的水输送至细孔过滤网一和细孔过滤网二下方,然后随着水位的不断上涨通过细孔过滤网一和细孔过滤网二对水中的污泥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污泥通过排污管二排出设备,通过过滤后的水通过输水管输送至储水罐进行储存,当细孔过滤网一和细孔过滤网二堵塞时,高压水泵开始工作,进而将储水罐内的水加压后通过反冲喷头喷出,进而实现对细孔过滤网一和细孔过滤网二的疏通,最终实现有效防止泥沙对分离过滤装置堵塞,进而影响沉砂效率,大大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土保持沉砂池


[0001]本技术涉及沉砂池
,特别涉及一种水土保持沉砂池。

技术介绍

[0002]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水土保持治理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沉砂池对泥沙进行过滤。
[0003]现有的沉砂池在分离、去除泥砂时,若泥沙或细小的砂石堵塞了分离泥砂的装置,沉砂的效率会变低,需要人工清理分离泥砂的装置上的堵塞物,清理过程复杂且耗时耗力,将进一步影响沉砂效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土保持沉砂池,通过设置二次过滤装置和反冲装置,有效防止泥沙对分离过滤装置堵塞,进而影响沉砂效率,大大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方便推广。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水土保持沉砂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设有储水罐,所述壳体内壁上固定设有沉淀板,所述沉淀板下方设有二次过滤装置,所述储水罐靠近壳体的一侧固定设有反冲装置,所述储水罐和壳体之间固定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固定设有单向阀,所述壳体上面固定设有进水管一,所述进水管一上面固定设有电磁阀一,所述沉淀板下面固定设有排污管一,所述排污管一远离沉淀板的一端穿过壳体固定设有电磁阀二,所述壳体下面固定设有排污管二,所述排污管二上面固定设有电磁阀三,所述储水罐远离壳体的一侧固定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固定设有电磁阀四。
[0007]进一步的,所述二次过滤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沉淀板下方的细孔过滤网一,所述细孔过滤网一上面固定设有细孔过滤网二,所述细孔过滤网一下方固定设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沉淀板上方,所述过滤管上固定设有电磁阀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反冲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储水罐靠近壳体的一侧的托板,所述托板上面固定设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进水口上固定设有进水管二,所述进水管二远离高压水泵进水口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储水罐内,所述高压水泵出水口上固定设有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远离高压水泵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壳体内壁上,所述高压水管下面固定设有多个排列均匀的反冲喷头。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下面固定设有成对设置的支撑腿一和支撑腿二。
[0010]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下面固定设有成对设置的支撑腿三和支撑腿四。
[0011]作为改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的一种水土保持沉砂池,设备在工作时,首先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壳体内,然后通过沉淀板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排污管一排出设备,然后经过过滤管将沉淀后的水输送至细孔过滤网一和细孔过滤网二下方,然后随着水位的不断上涨通过细孔过滤网一和细孔过滤网二对水中的污泥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污泥通过排污管二排出设备,通过过滤后的水通过输水管输送至储水罐进行储存,当细孔过滤网一和细孔过滤网二堵塞时,高压水泵开始工作,进而将储水罐内的水加压后通过反冲喷头喷出,进而实现对细孔过滤网一和细孔过滤网二的疏通,最终实现有效防止泥沙对分离过滤装置堵塞,进而影响沉砂效率,大大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水土保持沉砂池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15]附图标记对照表:
[0016]1、壳体;2、储水罐;3、沉淀板;4、二次过滤装置;401、细孔过滤网一;402、细孔过滤网二;403、过滤管;404、电磁阀五;5、反冲装置;501、托板;502、高压水泵;503、进水管二;504、高压水管;505、反冲喷头;6、输水管;7、单向阀;8、电磁阀三;9、进水管一;10、电磁阀一;11、排污管一;12、电磁阀二;13、排污管二;14、出水管;15、电磁阀四;16、支撑腿一;17、支撑腿二;18、支撑腿三;19、支撑腿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19]由图1至图2所示,一种水土保持沉砂池,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一侧固定设有储水罐2,壳体1内壁上固定设有沉淀板3,沉淀板3下方设有二次过滤装置4,储水罐2靠近壳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反冲装置5,储水罐2和壳体1之间固定设有输水管6,输水管6上固定设有单向阀7,壳体1上面固定设有进水管一9,进水管一9上面固定设有电磁阀一10,沉淀板3下面固定设有排污管一11,排污管一11远离沉淀板3的一端穿过壳体1固定设有电磁阀二12,壳体1下面固定设有排污管二13,排污管二13上面固定设有电磁阀三8,储水罐2远离壳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上固定设有电磁阀四15,壳体1下面固定设有成对设置的支撑腿一16和支撑腿二17,储水罐2下面固定设有成对设置的支撑腿三18和支撑腿四19,水通过进水管一9进入到壳体1内,然后通过沉淀板3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排污管一11排出设备。
[0020]二次过滤装置4包括固定设置在沉淀板3下方的细孔过滤网一401,细孔过滤网一401上面固定设有细孔过滤网二402,细孔过滤网一401下方固定设有过滤管403,过滤管403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沉淀板3上方,过滤管403上固定设有电磁阀五404,反冲装置5包括固定设置在储水罐2靠近壳体1的一侧的托板501,托板501上面固定设有高压水泵502,高压水泵502进水口上固定设有进水管二503,进水管二503远离高压水泵502进水口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储水罐2内,高压水泵502出水口上固定设有高压水管504,高压水管504远离高压水泵50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壁上,高压水管504下面固定设有多个排列均匀的反冲喷头505,经过过滤管403将沉淀后的水输送至细孔过滤网一401和细孔过滤网二402下方,然后随着水位的不断上涨通过细孔过滤网一401和细孔过滤网二402对水中的污泥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污泥通过排污管二13排出设备,通过过滤后的水通过输水管6输送至储水罐2进行储存,当细孔过滤网一401和细孔过滤网二402堵塞时,高压水泵502开始工作,进而将储水罐2内的水加压后通过反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土保持沉砂池,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设有储水罐(2),所述壳体(1)内壁上固定设有沉淀板(3),所述沉淀板(3)下方设有二次过滤装置(4),所述储水罐(2)靠近壳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反冲装置(5),所述储水罐(2)和壳体(1)之间固定设有输水管(6),所述输水管(6)上固定设有单向阀(7),所述壳体(1)上面固定设有进水管一(9),所述进水管一(9)上面固定设有电磁阀一(10),所述沉淀板(3)下面固定设有排污管一(11),所述排污管一(11)远离沉淀板(3)的一端穿过壳体(1)固定设有电磁阀二(12),所述壳体(1)下面固定设有排污管二(13),所述排污管二(13)上面固定设有电磁阀三(8),所述储水罐(2)远离壳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上固定设有电磁阀四(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过滤装置(4)包括固定设置在沉淀板(3)下方的细孔过滤网一(401),所述细孔过滤网一(401)上面固定设有细孔过滤网二(402),所述细孔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李友全张文宁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江河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