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成像系统的检查床支撑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0005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移动成像系统(10)的检查床支撑件(200)的各种方法和系统。在一个示例中,用于移动成像系统(10)的检查床支撑件(200)包括固定装置(208),该固定装置包括框架和联接到该框架的多个柱(216,218,220,222);检查床界面(202),该检查床界面包括被配置为附接到该移动成像系统(10)的患者检查床(1102)的一组检查床凸缘(204a,204b)和联接到该固定装置(208)的该框架的顶表面的一组互补检查床凸缘接收件(206a,206b);以及底板界面(227),该底板界面包括能够可移除地联接到一组底板面板(236,238)的一组底板托架(228,230),该一组底板面板被配置为附接到单元的底板,该单元被配置为容置该移动成像系统(10),每个底板托架(228,230)联接到该多个柱(216,218,220,222)中的两个相应柱。218,220,222)中的两个相应柱。218,220,222)中的两个相应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移动成像系统的检查床支撑件


[0001]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实施方案涉及移动成像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移动成像系统的患者检查床支撑件。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成像(MRI)是可在不使用X射线或其他电离辐射的情况下创建人体内部的图像的医学成像模态。MRI系统通常包括被配置成在成像期间在孔内支撑患者的患者检查床。该患者检查床可包括用于促进检查床内MR成像的部件,诸如射频(RF)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移动成像系统的检查床支撑件包括: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框架和联接到该框架的多个柱;检查床界面,该检查床界面包括被配置为附接到移动成像系统的患者检查床的一组检查床凸缘和联接到固定装置的框架的顶表面的一组互补检查床凸缘接收件;以及底板界面,该底板界面包括能够可移除地联接到一组底板面板的一组底板托架,该一组底板面板被配置为附接到单元的底板,该单元被配置为容置移动成像系统,每个底板托架联接到多个柱中的两个相应柱。
[0004]应当理解,提供上面的简要描述来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精选概念。这并不意味着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必要特征,该主题的范围由具体实施方式后的权利要求书唯一地限定。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上文或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提到的任何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05]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以下对非限制性实施方案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其中以下:
[0006]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MRI系统的框图。
[0007]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患者检查床支撑件的第一透视图。
[0008]图3示出了患者检查床支撑件的第二透视图。
[0009]图4示出了患者检查床支撑件的第一侧视图。
[0010]图5示出了患者检查床支撑件的自顶向下视图。
[0011]图6示出了患者检查床支撑件的第一剖视图。
[0012]图7示出了患者检查床支撑件的第二侧视图。
[0013]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患者检查床支撑件的检查床界面。
[0014]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患者检查床支撑件的底板面板。
[0015]图10示出了患者检查床支撑件的第二剖视图。
[0016]图11示出了联接到患者检查床的患者检查床支撑件的透视图。
[0017]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锁定到患者检查床的患者检查床支撑件的
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描述涉及可用于运输患者检查床的检查床支撑件的各种实施方案。患者检查床可以相对较重,并且可包括电子器件以有利于成像。因此,可能期望减少在运输期间引起的振动,其中检查床支撑件联接在患者检查床与该检查床在运输期间位于其上的底板/地面之间(例如,拖车)。然而,例如,常规检查床支撑件包括多个固定装置并且需要复杂的多步安装和拆卸工序,因此浪费了可用于使患者成像的过量时间。
[0019]因此,本文公开了仅包括单个固定装置的“滑动和移动”检查床支撑件。本公开的检查床支撑件可包括三部分设计,该三部分设计包括检查床界面、单个固定装置和底板界面。在检查床支撑件的安装期间,可以升高患者检查床并且固定装置可以定位于检查床的后部下方。然后可以经由检查床界面将检查床降低以搁置在固定装置上。检查床界面可以包括直接附接到患者检查床的下侧的两个部件,所述两个部件装配到附接到固定装置的顶侧的互补部件中。该固定装置可具有带H形设计和四个柱的框架,该四个柱联接到可支撑重的患者检查床而不会破裂的框架。固定装置可以经由底板界面固定到底板,所述底板界面可以包括附接到底板的两个面板,所述两个面板包括固定装置上的夹具可固定到其中的锁定凹坑,从而避免对松散螺钉的需要。
[0020]如本文将详尽描述的,本文所述的检查床支撑件可用于支撑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的患者检查床。然而,检查床支撑件可用于支撑其他重的检查床,此类患者检查床用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断层融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形臂血管造影术等。本专利技术对MRI模态的讨论仅作为包括患者检查床的一种合适成像模态的示例提供,该患者检查床可由本公开的检查床支撑件支撑。
[0021]图1示出了MRI装置10,该MRI装置包括静磁场磁体单元12、梯度线圈单元13、RF线圈单元14、RF体或体积线圈单元15、传输/接收(T/R)开关20、RF驱动器单元22、梯度线圈驱动器单元23、数据获取单元24、控制器单元25、患者检查床或床26、数据处理单元31、操作控制台单元32和显示单元3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RF线圈单元14是表面线圈,其是通常被放置在受检者16的感兴趣的解剖结构附近的局部线圈。此处,RF体线圈单元15是传输RF信号的传输线圈,并且局部表面RF线圈单元14接收MR信号。因此,传输体线圈(例如,RF体线圈单元15)和表面接收线圈(例如,RF线圈单元14)是独立但电磁耦接的部件。MRI装置10将电磁脉冲信号传输到放置在成像空间18中的受检者16,其中形成静态磁场以执行扫描来从受检者16获得磁共振信号。可基于由此通过扫描获得的磁共振信号来重建受检者16的一个或多个图像。
[0022]静磁场磁体单元12包括例如安装在环形真空容器内的环形超导磁体。磁体限定了围绕受检者16的圆柱形空间,并且生成恒定的主静磁场B0。
[0023]MRI装置10还包括梯度线圈单元13,该梯度线圈单元在成像空间18中形成梯度磁场,以便为由RF线圈阵列接收的磁共振信号提供三维位置信息。梯度线圈单元13包括三个梯度线圈系统,每个梯度线圈系统生成沿彼此垂直的三个空间轴线中的一者的梯度磁场,并且根据成像条件在频率编码方向、相位编码方向和切片选择方向中的每一方向上生成梯度场。更具体地,梯度线圈单元13在受检者16的切片选择方向(或扫描方向)上施加梯度场,
以选择切片;并且RF体线圈单元15或局部RF线圈阵列可以将RF脉冲传输到受检者16的所选择的切片。梯度线圈单元13还在受检者16的相位编码方向上施加梯度场,以对来自由RF脉冲激发的切片的磁共振信号进行相位编码。然后梯度线圈单元13在受检者16的频率编码方向上施加梯度场,以对来自由RF脉冲激发的切片的磁共振信号进行频率编码。
[0024]RF线圈单元14被设置为例如包围受检者16的待成像区域。在一些示例中,RF线圈单元14可被称为表面线圈或接收线圈。在由静磁场磁体单元12形成静磁场B0的静磁场空间或成像空间18中,RF线圈单元15基于来自控制器单元25的控制信号将作为电磁波的RF脉冲传输到受检者16,并且从而生成高频磁场B1。这激发了受检者16的待成像的切片中的质子自旋。RF线圈单元14接收当在受检者16的待成像的切片中由此激发的质子自旋返回到与初始磁化矢量对准时生成的电磁波作为磁共振信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RF线圈单元14可传输RF脉冲并接收MR信号。在其他实施方案中,RF线圈单元14可仅用于接收MR信号,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移动成像系统的检查床支撑件,所述检查床支撑件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框架和联接到所述框架的多个柱;检查床界面,所述检查床界面包括被配置为附接到所述移动成像系统的患者检查床的一组检查床凸缘和联接到所述固定装置的所述框架的顶表面的一组互补检查床凸缘接收件;和底板界面,所述底板界面包括能够可移除地联接到一组底板面板的一组底板托架,所述一组底板面板被配置为附接到单元的底板,所述单元被配置为容置所述移动成像系统,每个底板托架联接到所述多个柱中的两个相应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床支撑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部分、第二框架部分和联接在所述第一框架部分与所述第二框架部分之间的交叉托架,其中所述第一框架部分和所述第二框架部分中的每一者都是矩形的,其中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第一长边在第一T形结合部处联接到所述交叉托架,并且所述第二框架部分的第一长边在第二T形结合部处联接到所述交叉托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床支撑件,其中所述互补检查床凸缘接收件包括第一检查床凸缘接收件和第二检查床凸缘接收件,所述第一检查床凸缘接收件在所述第一T形结合部处联接到所述顶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检查床凸缘接收件在所述第二T形结合部处联接到所述顶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床支撑件,其中所述多个柱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第一外拐角的第一柱和联接到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第二外拐角的第二柱,所述第一外拐角形成在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第二长边与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第一短边相接处,并且所述第二外拐角形成在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所述第二长边与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第二短边相接处,所述一组底板托架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的第一底板托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床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框架部分包括第一内拐角和第二内拐角,所述第一内拐角形成在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所述第一长边与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所述第一短边相接处,并且所述第二内拐角形成在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所述第一长边与所述第一框架部分的所述第二短边相接处,并且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一内拐角处的所述第一短边并且联接到所述第一柱,所述第二支架联接到所述第二内拐角处的所述第二短边并且联接到所述第二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查床支撑件,所述检查床支撑件还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制动块,所述制动块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装配在所述患者检查床的制动踏板的凹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床支撑件,所述检查床支撑件还包括第一组柄部和第二组柄部,所述第一组柄部中的第一柄部定位在所述第一框架部分上,并且所述第一组柄部中的第二柄部定位在所述第二框架部分上,所述第二组柄部定位在所述交叉托架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床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玮骥李佳琪吕铮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气精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