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999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8
一种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属于磨粉机技术领域。包括磨粉机(1),在磨粉机(1)的研磨腔内设置有相对转动的动盘(11)和静盘(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粉机(1)包括冷却机壳(9),冷却机壳(9)的内腔为所述的研磨腔,所述的静盘(12)紧密贴合固定在冷却机壳(9)其中一侧的内壁上,冷却机壳(9)与制冷机组(4)相连。在本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中,通过设置制冷机组,研磨的过程中,制冷机组在冷却机壳内,形成冷却水循环,通过冷却机壳对静盘进行冷却,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研磨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有效避免了聚丙烯粉料因受热而出现的尾端拖尾情况。而出现的尾端拖尾情况。而出现的尾端拖尾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


[0001]一种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属于磨粉机


技术介绍

[0002]滚塑成型加工工艺是将一定重量的塑料粉体加入到模具中,采用外部加热的方法对模具进行加热的同时使模具绕相互垂直的两个轴向旋转,从而使塑料在模具内熔融塑化分布在模具内表面经冷却脱模后成型制品。塑料粉体的颗粒形态、流动性、松密度、粒径分布等是影响滚塑成型的关键,而磨粉工艺的控制又是影响粉体质量的重要因素。
[0003]目前在用的磨粉机一般包括主电机、机架、磨盘、加料装置、转动装置等,主要用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磨粉加工。现有设备在进行聚丙烯磨粉加工时其粉体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聚丙烯粉体的颗粒形态成条状分布,尾端有拖尾现象,由于颗粒形态不好,在进行滚塑加工成型制品时充不满制品,同时内外表面会产生大量气泡,力学性能下降等不利于滚塑成型。
[0004]经研究发现,聚丙烯粉体出现拖尾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聚丙烯原料在现有的磨粉机内进行研磨的过程中,聚丙烯原料在磨粉机内动盘和静盘研磨的过程中,动盘和静盘的研磨面会因摩擦而发热,研磨面产生的热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聚丙烯粉料的融化,从而使聚丙烯粉体的尾端形成拖尾。
[0005]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带有冷却机构的研磨机可分为如下两种:
[0006](1)冷却对象为研磨机本身,如:
[0007]申请号为201020687068.9,申请日为2010年12月24日,专利名称为“研磨机”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921042194.6,申请日为2019年7月5日,专利名称为“一种水冷式磨粉机的冷却系统”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720429609.X,申请日为2017年4月24日,专利名称为“一种热性塑料磨粉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420609380.4,申请日为2014年10月21日,专利名称为“带水冷却装置的盘磨粉碎机动磨盘”的中国技术专利。以及申请号为201420550586.4,申请日为2014年9月23日,专利名称为“盘磨粉碎机定磨盘水冷却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
[0008](2)冷却对象为研磨机内的物料,如:
[0009]申请号为201410388739.4,申请日为2014年8月10日,专利名称为“药品研磨机研磨盘”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710231311.2,申请日为2017年4月11日,专利名称为“一种磨片及磨粉机”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720303522.8,申请日为2017年3月24日,专利名称为“磨粉机的动磨盘”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2211284461.7,申请日为2022年10月17日,专利名称为“一种芯片研磨机的研磨盘冷却机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以及申请号为202121562300.0,申请日为2022年10月17日,专利名称为“一种自冷却磨粉机构”的中国技术专利。
[0010]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以上技术方案,无论冷却对象为研磨机本身还是研磨机内的物料,冷却效果均有限,当用于聚丙烯粉料的研磨时,难以避免因聚丙烯粉料的融化而造成的
聚丙烯粉体尾端形成拖尾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针对聚丙烯物料进行充分冷却,以避免因聚丙烯粉料的融化而造成的聚丙烯粉体尾端形成拖尾的技术方案,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通过在料斗上设置制冷机构,物料在料斗内即可进行第一次冷却,并通过设置制冷机组,通过水冷机组对冷却机壳内壁的静盘进行冷却,对物料在研磨时实现了二次冷却,保证了在研磨过程中不会出现拖尾现象。
[001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包括磨粉机,在磨粉机的研磨腔内设置有相对转动的动盘和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粉机包括冷却机壳,冷却机壳的内腔为所述的研磨腔,所述的静盘紧密贴合固定在冷却机壳其中一侧的内壁上,冷却机壳与制冷机组相连。
[0013]优选的,所述冷却机壳的内夹层为水冷腔,在水冷腔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的制冷机组相连。
[0014]优选的,在所述静盘相对的冷却机壳内壁上,设置有轴承座,在轴承座内设置有转轴,转轴在所述的研磨腔内与所述动盘同轴固定,转轴在研磨腔外与皮带轮同轴固定。
[0015]优选的,在所述冷却机壳的外部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出口穿过冷却机壳和静盘后延伸至动盘和静盘之间。
[0016]优选的,设置有与磨粉机对接的供料机,供料机上设置有料斗,料斗的底部通过输送机与所述的进料管的入口对接。
[0017]优选的,在所述料斗上设置有制冷机构,制冷机构与制冷机组相连。
[0018]优选的,所述的供料机还包括供料支架,所述的料斗固定在供料支架的顶部。
[0019]优选的,所述的磨粉机放置在磨粉支架表面。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1]在本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中,通过设置制冷机组,研磨的过程中,制冷机组在冷却机壳内,形成冷却水循环,通过冷却机壳对静盘进行冷却,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研磨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有效避免了聚丙烯粉料因受热而出现的尾端拖尾情况。
[0022]在料斗上设置有制冷机构,制冷机组与设置在料斗上的制冷机构相连,实现了对料斗内的聚丙烯原料的冷却。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磨粉机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磨粉机2、料斗3、输送机4、制冷机组5、供料支架6、磨粉支架7、冷却水入口8、冷却水出口9、冷却机壳10、水冷腔11、动盘12、静盘13、进料管14、出料口15、轴承座16、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图1~2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包括供料机和磨粉机,其中供料机包括供料支架5,在供料支架5的顶部设置有料斗2,在料斗2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输送机3,输送机3的入口与料斗2的出口对接。在供料支架5的侧部设置有磨粉支架6,在磨粉支架6的表面固定有磨粉机1,输送机3的出口与磨粉机1的入口对接,输送机3可通过本领域常规方式实现,如螺旋输送机。
[0028]在供料支架5的侧部还设置有制冷机组4,在料斗2上设置有制冷机构,制冷机构包括设置在料斗2内壁或/和外壁上的夹层(或盘管),制冷机组4与设置在料斗2上的制冷机构相连,用于对料斗2内的聚丙烯原料(以下简称原料)进行第一级冷却。制冷机组4还与磨粉机1相连,在原料的研磨过程中进行二次冷却。
[0029]结合图2,磨粉机1包括竖向设置的冷却机壳9,设置在冷却机壳9内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包括磨粉机(1),在磨粉机(1)的研磨腔内设置有相对转动的动盘(11)和静盘(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粉机(1)包括冷却机壳(9),冷却机壳(9)的内腔为所述的研磨腔,所述的静盘(12)紧密贴合固定在冷却机壳(9)其中一侧的内壁上,冷却机壳(9)与制冷机组(4)相连;在所述冷却机壳(9)的外部设置有进料管(13),进料管(13)的出口穿过冷却机壳(9)和静盘(12)后延伸至动盘(11)和静盘(12)之间;设置有与磨粉机(1)对接的供料机,供料机上设置有料斗(2),料斗(2)的底部通过输送机(3)与所述的进料管(13)的入口对接;在所述料斗(2)上设置有制冷机构,制冷机构与制冷机组(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磨聚丙烯粉体的磨粉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戈琳张超刘少成徐素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