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电机壳散热自适应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974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冷电机壳散热自适应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包括:S101.获取电机的当前运行数据,包括电机功率、电机转速、电机负载以及电机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S102.根据所述当前运行数据以及预先构建的散热控制模型确定水冷电机壳内的最佳散热参数,包括最佳水流量和最佳水温;S103.通过温度传感器与流量传感器获取所述水冷电机壳的当前散热参数,包括当前水流量和当前水温;S104.根据所述当前散热参数以及最佳散热参数确定调节策略,并采用预先构建的PID模型对所述水冷电机壳的当前散热参数进行自适应控制,以使其达到所述最佳散热参数,从而准确地预测最佳的水流量和水温,实现高效的散热控制,提高散热效率,降低能耗,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冷电机壳散热自适应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冷电机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电机壳散热自适应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的集成度和功能越来越高,对于电子设备内部的热量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热量产生的多寡也越来越大,因此散热技术逐渐成为电子设备设计的重要环节。
[0003]传统的散热方式一般采用空气冷却方式,即通过风扇将热量排出电子设备内部。但是,随着电子设备的功率增加,空气散热方式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出现了水冷散热方式。水冷散热方式通过将水循环流动,将热量从电子设备中传输到水中,然后再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从而实现散热的目的。水冷散热方式相较于空气散热方式具有散热效率高、噪音低等优点,因此在高功率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0004]目前,水冷电机壳散热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水冷电机壳散热技术中,如何有效控制水温和水流量对于提高散热效率至关重要。传统的控制方式一般采用固定的水温和水流量进行控制,这种方式不仅存在散热效率低、能耗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电机壳散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1.获取电机的当前运行数据,包括电机功率、电机转速、电机负载以及电机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S102.根据所述当前运行数据以及预先构建的散热控制模型确定水冷电机壳内的最佳散热参数,包括最佳水流量和最佳水温;S103.通过温度传感器与流量传感器获取所述水冷电机壳的当前散热参数,包括当前水流量和当前水温;S104.根据所述当前散热参数以及最佳散热参数确定调节策略,并采用预先构建的PID模型对所述水冷电机壳的当前散热参数进行自适应控制,以使其达到所述最佳散热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电机壳散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02包括:S1021.获取电机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数据,包括运行数据与散热数据;S1022.使用回归算法训练所述数据以构建散热控制模型;S1023.在所述散热控制模型中,定义电机不同功率下对应的最佳水流量和最佳水温;S1024.对所述散热控制模型进行测试和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电机壳散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01中的运行数据至少包括电机功率、电机转速、电机负载以及电机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散热数据至少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温及水流量、以及冷却水的压力和流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电机壳散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022中,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构建散热控制模型,其中,所述运行数据以及散热数据作为自变量,散热量作为因变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电机壳散热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04包括:S1041.根据当前散热参数与最佳散热参数计算控制误差;S1042.采用PID控制算法确定调节策略;S1043.根据调节策略调节散热参数;S1044.重复执行S103和S1041

S1043,直到散热参数达到最佳值。6.一种水冷电机壳散热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凯福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