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促进乳酸菌增殖方面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69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促进乳酸菌增殖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试验发现,长双歧杆菌XZ01菌株的胞外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等乳酸菌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其在体内体外均可促进上述有益菌乳酸菌的增殖,可将其用于促进乳酸菌生长,或制备用于促进乳酸菌生长的制剂,进而可将其用于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有益菌乳酸菌的增殖。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丰富了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的应用范围,同时有利于益生菌株的调节,有利于后生元产品的开发。有利于后生元产品的开发。有利于后生元产品的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促进乳酸菌增殖方面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更具体地,涉及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促进乳酸菌增殖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指定植在人体中,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免疫等产生有益作用的活微生物。尽管益生菌具有有益健康的功效,但作为一种微生物,其生长状态,理化活性均会受到培养环境的影响,在人体肠道中,在不同宿主、不同生活习性的影响下,其产生的益生作用也是不稳定的。因此,将研究目标转向益生菌身上发挥作用的大分子、小分子或分泌物等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
[0003]益生菌经加工处理后的益生菌代谢物成分(如胞外多糖)统称后生元,具有优于原菌的活性及生理功能。益生菌的胞外多糖是指益生菌生长发育中所分泌的天然次级代谢产物,是益生菌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的水溶性多糖,是细菌发挥作用生理功能重要成分。根据其与细胞壁结合的能力强弱又分为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和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
[0004]长双歧杆菌分离自正常人体肠道,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缓解肠道炎症、改善糖尿病等益生作用,对其胞外多糖的功能进行研究,对丰富其应用领域及后生元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丰富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的应用,为后生元产品的开发提供支撑,提供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促进乳酸菌增殖方面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促进乳酸菌增殖方面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制备促进乳酸菌增殖的制剂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或制备调节肠道菌群的制剂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乳酸菌增殖或调节肠道菌群的制剂。
[0010]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发现,长双歧杆菌XZ01菌株的胞外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等乳酸菌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其在体内体外均可促进有益菌乳酸菌的增殖。因此,本专利技术申请保护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的以下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促进乳酸菌增殖方面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制备促进乳酸菌增殖的制剂中的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或制备调节肠道菌群的制剂中的应用。
[0015]具体地,所述乳酸菌为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具体地,所述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提取自长双歧杆菌XZ01菌株,该菌株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1618。
[0017]具体地,所述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的糖含量为99.20
±
1.21%,相对分子质量为6.38
×
105Da。
[0018]具体地,所述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包括甘露糖、葡萄糖、鼠李糖和半乳糖;所述甘露糖、所述葡萄糖、所述鼠李糖和所述半乳糖的摩尔比为11.85:5.60:0.46:0.685。
[0019]具体地,所述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收集长双歧杆菌XZ01菌株的培养菌液;
[0021]S2.离心去除培养菌液中的菌体,使所得培养上清液中的酶失活,沉淀多糖和除去蛋白后,纯化得到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
[0022]具体地,培养长双歧杆菌XZ01菌株所用培养基为MRS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为37℃,厌氧环境中培养48h。
[0023]具体地,离心去除培养菌液中的菌体所用离心条件为:4℃,8000rpm离心30min。
[0024]具体地,使所得培养上清液中的酶失活的方法为:收集无菌培养上清液,100℃,水浴15min以使酶失活。
[0025]具体地,沉淀多糖的方法为:对酶失活后的培养上清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10,并向浓缩液中加入3倍体积的冰乙醇,4℃静置过夜;次日,4℃,8000rpm条件下对醇沉部分离心30min,收集沉淀,用适量超纯水复溶即得到XZ01胞外多糖粗提液。
[0026]具体地,除去蛋白的方法为:采用Sevage试剂对XZ01胞外多糖粗提液进行脱蛋白处理;具体操作为:于粗提液中加入1/5体积的Sevage试剂(三氯甲烷:正丁醇=4:1,v/v),剧烈振摇15min后,4℃,4500rpm条件下离心30min,收集上层多糖溶液;重复上述步骤以至蛋白层完全消失;将除尽蛋白的溶液转移至截留分子量为8000Da的透析袋中,用纯净水透析48h以除去小分子杂质;期间每隔4h换水一次;完成透析后,冷冻干燥以获得胞外多糖粗提物样品,将其密封后置于干燥器内保存。
[0027]具体地,所述纯化包括DEAE cellulose

52离子交换柱纯化和Sephacryl S

300HR葡聚糖凝胶纯化。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促进乳酸菌增殖或调节肠道菌群的制剂,所述制剂中含有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
[0029]具体地,所述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提取自长双歧杆菌XZ01菌株。
[003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发现,长双歧杆菌XZ01菌株的胞外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等乳酸菌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其在体内或体外均可促进有益菌乳酸菌的增殖,可将其用于促进乳酸菌增殖,或制备用于促进乳酸菌增殖的制剂,进而可将其用于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有益菌乳酸菌的增殖。
[0032]本专利技术不仅丰富了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的应用范围,同时有利于益生菌株的调节,有利于后生元产品的开发。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S

EPS

1的单糖衍生化液相色谱图。
[0034]图2为混合单糖标准品PMP衍生化的液相色谱图;1:甘露糖;2:鼠李糖;3:葡萄糖醛酸;4:半乳糖醛酸;5:葡萄糖;6:半乳糖;7:木糖;8:阿拉伯糖;9:岩藻糖。
[0035]图3为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S

EPS

1的1H NMR谱图。
[0036]图4为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S

EPS

1的HSQC谱图。
[0037]图5为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S

EPS

1的COSY谱。
[0038]图6为菊粉对不同乳酸菌菌种生长的影响结果;其中,图A为菊粉对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CIP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促进乳酸菌增殖方面的应用。2.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制备促进乳酸菌增殖的制剂中的应用。3.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或制备调节肠道菌群的制剂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为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提取自长双歧杆菌XZ01菌株,该菌株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161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的糖含量为99.20
±
1.21%,相对分子质量为6.38
×
105Da。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勇齐慧媛马冲于汉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