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昌鸡的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963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文昌鸡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1)雏鸡饲养阶段:1~12日龄雏鸡饲喂雏鸡饲料,且雏鸡饲料中混有3~5%重量的混合料A;13~30日龄雏鸡饲喂雏鸡饲料,且雏鸡饲料中混有6~12%重量的混合料A;(2)牧养阶段:将31日龄至115日龄的鸡苗放到坡地、林下养殖,育成鸡饲料中混有15~20%重量的混合料B;(3)笼养阶段:在鸡116日龄开始采取上笼饲养,进行集约、规模化养殖,育成鸡饲料中混有22~25%重量的混合料C,上笼饲养1~2个月后出栏销售。本方法根据雏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地饲养,投喂不同的混合料来提高雏鸡的生长质量,不仅提高雏鸡的食欲,增加采食量,且能改善育成肉鸡的肠道、提高肉鸡的消化吸收能力,快速出栏。快速出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文昌鸡的饲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禽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文昌鸡的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文昌鸡产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为农产品供给做出重大贡献,然而在资源环境约束日渐趋紧、肉产品供给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文昌鸡产业的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以及快速育肥不断提高,饲养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是促进文昌鸡产业高效运转的一项措施。文昌鸡的饲养方式主要分为笼养和散养方式,虽然散养空间大,活动范围广,且投资少,鸡肉具有肉质鲜美等特点,但是散养的粗放性无法像笼养的逐个防疫,增加了病虫感染率,在遇到恶劣天气时易造成损失。而笼养虽提高了饲养密度,增加了出栏量,但是投资也相对较高,肉鸡的运动量减小,易导致腹脂过度沉积,品质较差,且笼养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不合理,也会伴随着大批的肉鸡出现死亡的现象,发病率高,限制了肉鸡的商品化。
[0003]为了满足市场大的需求量,文昌鸡的饲养逐渐倾向于集约化的笼养,虽然肉鸡的生长速度、出栏数量有所提高,但是其肉质风味等却有下降之势。单一笼养的饲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本专利技术研发了一种分阶段的笼养、牧养和笼养结合饲养方式,依据文昌鸡的生长特性、生长阶段、饲料以及投放量进行管理,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增强肉鸡的消化吸收能力,不仅提高肉鸡的食欲,提高出栏重量,还减少腹脂过度沉积的问题,降低更多疾病的发生,提高了鸡群的成活率和出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文昌鸡的饲养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文昌鸡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雏鸡饲养阶段:
[0007]鸡舍消毒并调节温度和光照,将1~12日龄雏鸡放至鸡舍进行饲养,每日5~8次喂食熟制的雏鸡饲料,且雏鸡饲料中混有3~5%重量的混合料A;13~30日龄雏鸡每日3~5次喂食熟制的雏鸡饲料,且雏鸡饲料中混有6~12%重量的混合料A;
[0008]所述混合料A包括破碎成粗粉的黄槐花、野菊花和黄皮叶;
[0009](2)牧养阶段:选择坡地、林中地势较高的地方四周设置围网,将31日龄至115日龄的鸡苗放到坡地、林下养殖,有简易的鸡棚让鸡晚上休息,白天让鸡到野外运动,每日3~5次饲喂熟制的育成鸡饲料,育成鸡饲料中混有15~20%重量的混合料B;
[0010]所述混合料B包括破碎成粗粉的碎米、米糠、黄槐花、野菊花、黄皮叶;
[0011](3)笼养阶段:在鸡116日龄开始采取上笼饲养,每笼4~6只,限制大范围活动,限制光照,晚上不给光照,白天只给微弱光,进行集约、规模化养殖,每日3~5次饲喂育成鸡饲料,育成鸡饲料中混有22~25%重量的混合料C,上笼饲养1~2个月后出栏销售;
[0012]所述混合料C包括破碎成粗粉的碎米、米糠、地瓜、鸡蛋花、黄槐花、野菊花和黄皮叶。
[0013]进一步地,1~12日龄的育雏温度为32~35℃,每日提供22~23h的连续光照;13~30日龄的育雏温度为25~31℃,每日提供12~20h的连续光照。
[0014]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料A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槐花12~20份、野菊花15~25份和黄皮叶10~20份。
[0015]进一步地,1日龄的雏鸡先饮用20~25℃的饮用水,饮用水中加入诺氟沙星,再饲喂雏鸡饲料。
[0016]进一步地,步骤(2)中,在坡地或林中洒入碎米、米糠和麦芽混合的熟制饲料进行自由采食。
[0017]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料B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碎米30~40份、米糠20~30份、黄槐花20~25份、野菊花20~30份、黄皮叶20~30份。
[0018]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料C包括碎米30~50份、米糠5~10份、地瓜20~35份、鸡蛋花20~25份、黄槐花20~30份、野菊花25~35份和黄皮叶25~30份。
[0019]进一步地,白天微弱光的光强度为22~25lux。
[0020]进一步地,所述雏鸡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粉30~45份、小米粉10~12份、豆粕25~30份、鱼粉2~5份、石粉1~2份、氨基酸1~2份、磷酸氢钙1~2份、1份添加剂。
[0021]进一步地,所述育成鸡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粉40~50份、大麦粉30~35份、麦麸25~30份、鱼粉2~5份、骨粉2~3份、贝壳粉2~3份、氨基酸1~2份、磷酸氢钙1~2份、1份添加剂。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先是采用了对雏鸡进行1~12日龄和13~30日龄的分阶段饲养方式,调整饲养温度和光照等条件因素,以阶梯式的调整方式使雏鸡对饲养环境的适应机能,加快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提高生长成活率;再结合牧养方式,在接近育成鸡的阶段,以放牧的方式降低了饲养密度,自由采食草类、昆虫、砂粒等,摄入的营养丰富,运动量大,以增加养殖鸡自身的捕食动力,进而使得养殖鸡的鸡肉兼顾口感和营养价值,出栏质量高;最后采用笼养的方式,经过牧养阶段后,肉鸡的生长状况得到提高,再进行笼养大大提高了鸡群健康状况,对鸡群进行集中化、自动控制管理养殖时,提高了养殖效率,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出栏的重量和数量。不同的饲养方式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地饲养,同时投喂不同量的混合料A、混合料B、混合料C,不仅提高雏鸡的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雏鸡的生长质量。采用不同的饲养阶段能够使鸡的生理机能逐步完善,改善肉鸡的肠道、提高肉鸡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少鸡肉皮下脂肪,提高屠宰率。
[0024]其中,黄槐花的粗纤维含量较高,能提高鸡群对鸡饲料的消化率,增强吸收能力和代谢能力。野菊花含黄酮类等活性物质对细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花瓣具有抗炎、疏风散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提高了雏鸡稚嫩的肠道的吸收能力,且黄槐花的粗纤维含量较高,能够降低皮下脂肪的沉淀,逐步促进肉质紧实。黄皮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微量元素、黄酮和挥发油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减脂、舒缓紧张适宜环境,改善肌肉嫩度,12日龄后的雏鸡要开始逐渐适应饲养环境,而混合料A可促进肉鸡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作用。鸡蛋花,别名蛋黄花,具有清新的花香、清热解暑的作用,含环烯醚萜类成分和挥发油,能够改善肌肉嫩度。通过研究发现黄槐花、野菊花和黄皮叶廉价易得,具有相互辅助的作用,能提高雏鸡的存活率,其混合粗粉能促进肉鸡的增重,提高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混合料A、混合料
B和混合料C掺入饲料中进行分阶段饲喂,对肉鸡的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减轻鸡感染病毒后引起采食下降、精神萎靡的病症。且在养殖中鸡群常患有有消化肠道的症状,在出现拉稀、痢疾、血粪、湿热泄泻时,给鸡喂其混合料,可以很好的治疗肠道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文昌鸡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1)雏鸡饲养阶段: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昌鸡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雏鸡饲养阶段:鸡舍消毒并调节温度和光照,将1~12日龄雏鸡放至鸡舍进行饲养,每日5~8次喂食熟制的雏鸡饲料,且雏鸡饲料中混有3~5%重量的混合料A;13~30日龄雏鸡每日3~5次喂食熟制的雏鸡饲料,且雏鸡饲料中混有6~12%重量的混合料A;所述混合料A包括破碎成粗粉的黄槐花、野菊花和黄皮叶;(2)牧养阶段:选择坡地、林中地势较高的地方四周设置围网,将31日龄至115日龄的鸡苗放到坡地、林下养殖,有简易的鸡棚让鸡晚上休息,白天让鸡到野外运动,每日3~5次饲喂熟制的育成鸡饲料,育成鸡饲料中混有15~20%重量的混合料B;所述混合料B包括破碎成粗粉的碎米、米糠、黄槐花、野菊花、黄皮叶;(3)笼养阶段:在鸡116日龄开始采取上笼饲养,每笼4~6只,限制大范围活动,限制光照,晚上不给光照,白天只给微弱光,进行集约、规模化养殖,每日3~5次饲喂育成鸡饲料,育成鸡饲料中混有22~25%重量的混合料C,上笼饲养1~2个月后出栏销售;所述混合料C包括破碎成粗粉的碎米、米糠、地瓜、鸡蛋花、黄槐花、野菊花和黄皮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昌鸡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1~12日龄的育雏温度为32~35℃,每日提供22~23h的连续光照;13~30日龄的育雏温度为25~31℃,每日提供12~20h的连续光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昌鸡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A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槐花12~20份、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鹏陈益勇魏纲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传味文昌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