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57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包括四个立柱,四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套设有同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与其长度和宽度分别相等的浮力板,所述安装板和浮力板内设有采集框;其中,所述采集框外侧设有呈铅直状的收集框,所述采集框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收集框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该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在采集框与收集框之间连接的时候,拉动拉片,将采集框放入至板口中,使连接块与插杆相对应,然后松掉拉片,使插杆插入至连接块中来完成采集框与收集框之间的快速定位,且将采集框置于水中或者地坑中受到水面扰动以及风力影响的状态下,两者之间不易分离,不会影响到气体的采集。不会影响到气体的采集。不会影响到气体的采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采集
,具体为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密切相关,湿地、农业以及水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准确评估不同类型下垫面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已成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前提,针对河流、湖泊、水库、养殖塘等水体的水

气界面温室气体监测,大部分都是采用静态箱,箱体外侧连接漂浮装置与固定装置,或者将气体收集框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然后将箱体放置于水面进行温室气体采集。
[0003]目前的温室气体采集装置只能满足单一的陆地生态系统或水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采集,而对水陆过渡型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则分别需要静态箱(陆地)和漂浮箱(水域)两种装置,缺少一体化的温室气体采集装置,而在中国专利CN217819580U中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包括浮体、底座和顶箱,所述底座可拆卸安装于浮体上,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水槽,所述顶箱置于水槽中,该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同时用于陆地和水体采样;固定桩置于浮体四角以固定浮体,防止其随波漂流;底座侧壁的孔洞能够使得底座埋入土壤后,不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横向运移来解决缺少一体化的温室气体采集装置的问题,但是该申请中在水槽里面加入适量水,将顶箱放于水槽中形成密闭环境时,容易受到水面扰动以及风力的影响,使顶箱晃动,进一步使水槽中的水分洒出影响到密封效果,同时顶箱可能会与水槽之间脱离而影响到气体的采集,同时该申请需采集气体另送分析,不能直接检测装置内气体,限制了检测的快速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具备实用性高等优点,解决了容易受到水面扰动以及风力的影响,使顶箱晃动,进一步使水槽中的水分洒出影响到密封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包括四个立柱,四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套设有同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与其长度和宽度分别相等的浮力板,所述安装板和浮力板内设有采集框;
[0006]其中,所述采集框外侧设有呈铅直状的收集框,所述采集框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收集框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收集框的上表面固定有检测箱,所述收集框与检测箱设置有用以对采集气体进行导流的导流机构;
[0007]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采集框外侧且呈环形结构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相对称的两个侧板,所述采集框的外周壁且位于定位环的上方固定有连接环,所述收集框放置于连接环内,所述收集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两个所述侧板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以对连接块进行限位的限位件,且限位件与连接块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08]进一步,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别与两个侧板相背一侧固定的定位套,两个所述定位套相对的一侧内壁均固定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与定位套滑动连接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垂直固定有与连接块相插接的插杆,所述定位套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板固定的拉片。
[0009]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与浮力板上表面的中心处均开设有板口,且两个板口相连通,所述采集框与板口的内周壁滑动连接,且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所述采集框的外周壁开设有多个气孔。
[0010]进一步,所述定位环的外径大于板口的内径,且定位环与安装板的上表面贴合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连接环的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结构的放置槽,所述收集框放置在放置槽内,且放置槽内填充有密封液。
[0011]进一步,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固定在收集框内周壁且呈水平状的第一导流板,所述收集框的内周壁且位于第一导流板的上侧通过支架固定有导流风扇,所述收集框与检测箱之间连通有同一侧管,所述侧管的外侧套设有单向阀,所述收集框的上表面固定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贯穿并延伸至收集框中,所述检测箱的内周壁固定有呈铅直状的第二导流板。
[0012]进一步,所述检测箱的上表面固定有太阳能板,所述收集框的内顶壁固定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与导流风扇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包括固定在检测箱内壁且从右至左线性分布的甲烷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在采集框与收集框之间连接的时候,拉动拉片,将采集框放入至板口中,使连接块与插杆相对应,然后松掉拉片,使插杆插入至连接块中来完成采集框与收集框之间的快速定位,且将采集框置于水中或者地坑中受到水面扰动以及风力影响的状态下,两者之间不易分离,不会影响到气体的采集。
[0016]2、该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在气体采集的时候,经过导流机构使收集框中的采集的气体更加均匀化,在后续检测箱中检测件对气体进行检测的时候,结果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连接机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导流机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立柱、2安装板、3浮力板、4采集框、5收集框、6连接机构、601定位环、602侧板、603连接环、604连接块、605定位套、606弹簧、607活动板、608插杆、609拉片、7检测箱、8导流机构、801第一导流板、802导流风扇、803侧管、804单向阀、805温度传感器、806第二导流板、9太阳能板、10电池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包括四个立柱1,四个立柱1的外侧套设有同一安装板2,安装板2的下表面固定有与其长度和宽度分别相等的浮力板3,安装板2和浮力板3内设有采集框4。
[0024]其中,采集框4外侧设有呈铅直状的收集框5,采集框4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收集框5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6,收集框5的上表面固定有检测箱7,收集框5与检测箱7设置有用以对采集气体进行导流的导流机构8。
[0025]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板2与浮力板3上表面的中心处均开设有板口,且两个板口相连通,采集框4与板口的内周壁滑动连接,且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采集框4的外周壁开设有多个气孔,安装板2套在立柱1的外侧,此时浮力板3使整个装置浮在水面上,而此时采集框4会进入水中,水分经过气孔进入至采集框4中,此时检测区域水面的气体排放会经过采集框4进入至收集框5中。
[0026]请参阅图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包括四个立柱(1),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立柱(1)的外侧套设有同一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下表面固定有与其长度和宽度分别相等的浮力板(3),所述安装板(2)和浮力板(3)内设有采集框(4);其中,所述采集框(4)外侧设有呈铅直状的收集框(5),所述采集框(4)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收集框(5)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6),所述收集框(5)的上表面固定有检测箱(7),所述收集框(5)与检测箱(7)设置有用以对采集气体进行导流的导流机构(8);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固定在采集框(4)外侧且呈环形结构的定位环(601),所述定位环(601)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相对称的两个侧板(602),所述采集框(4)的外周壁且位于定位环(601)的上方固定有连接环(603),所述收集框(5)放置于连接环(603)内,所述收集框(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604),两个所述侧板(602)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以对连接块(604)进行限位的限位件,且限位件与连接块(60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别与两个侧板(602)相背一侧固定的定位套(605),两个所述定位套(605)相对的一侧内壁均固定有弹簧(606),两个所述弹簧(60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与定位套(605)滑动连接的活动板(607),所述活动板(607)远离弹簧(606)的一侧垂直固定有与连接块(604)相插接的插杆(608),所述定位套(605)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板(607)固定的拉片(60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力张雅李朋王伟潘龙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