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942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破竹装置,包括工作台、推动机构、破竹组件和打磨机构;在实际竹子加工过程中当需要对竹子进行开条破竹时,可将竹子的一端抵持于破竹组件上,随后将竹子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推动机构上,随后运行推动机构,使推动机构带动竹子推动前进,并通过破竹组件将竹子破开成条状,随后竹条进入通过孔内部,并通过侧磨组件对竹条的侧面进行打磨,随后通过内磨机构对竹条的内侧进行打磨,随后工作人员将破开的竹条从通过孔内部抽出,由此能够对破开后的竹条进行打磨,消除竹条上的毛刺,防止工作人员被毛刺被划伤,并且保证竹条的后续加工。工。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破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竹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第二森林之称,我国地处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竹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其主要分布在南方17个省,而且竹子成材周期短,两年可成材,而且竹子生命力强,砍伐之后还会自己长出来,对土地要求低,容易管理,成本低且不会破坏绿化环境,所以越来越多的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采用竹子制作,所以对竹子的加工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破竹机是竹子初加工过程中常使用的设备,能将毛竹加工成竹条,提高了人工破竹的效率;
[0004]现有的破竹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破竹过后的竹条,外表面会存在大量的毛刺,导致工作人员在对竹条进行搬运时容易被划伤,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毛刺容易影响竹条的下一步加工,导致加工完成的竹制品良品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破竹装置,能够对破开后的竹条进行打磨,消除竹条上的毛刺,防止工作人员被毛刺被划伤,并且保证竹条的后续加工。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9]一种破竹装置,包括工作台、推动机构、破竹组件和打磨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推动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破竹组件,所述工作台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打磨机构;
[0010]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安装板、侧磨组件、内磨机构和固定架,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侧,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内部环绕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侧磨组件,所述内磨机构的一侧通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接,所述内磨机构的另一侧设置于所述通过孔内部,所述内磨机构的另一侧设设置于所述侧磨组件的内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侧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一打磨套、啮合轮和第一转动驱动件,所述通过孔内表面环绕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均可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上均设置有所述啮合轮,相邻的所述啮合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辊外表面均套设有所述第一打磨套,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与一所述第一转动辊驱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驱动件、第二转动辊和第二打磨套,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与所述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另一侧套设有所述第二打磨套,所述第二打磨套设置于所述侧磨组件的
内侧,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辊驱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打磨套的外侧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打磨套靠近所述破竹组件的一侧呈半球状。
[0014]进一步的,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引导筒,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破竹组件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引导筒。
[0016]进一步的,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引导块,所述引导筒的内表面环绕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引导块,所述引导块与所述安装槽交错设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破竹组件安装框和刀盘,所述安装框与所述工作台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刀盘与所述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滑台、固定件和推盘,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一侧与所述滑台的下部可滑动连接,所述滑台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件,所述推盘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转动驱动件、转轴、驱动链条和连接件,所述工作台上可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轴,所述驱动链条套设于所述转轴外部,所述第三转动驱动件与一所述转轴驱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驱动链条可拆卸连接,所述滑台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与所述滑槽可滑动连接。
[0020]进一步的,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推动机构和所述打磨机构电连接。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竹子加工过程中当需要对竹子进行开条破竹时,可将竹子的一端抵持于破竹组件上,随后将竹子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推动机构上,随后运行推动机构,使推动机构带动竹子推动前进,并通过破竹组件将竹子破开成条状,随后竹条进入通过孔内部,并通过侧磨组件对竹条的侧面进行打磨,随后通过内磨机构对竹条的内侧进行打磨,随后工作人员将破开的竹条从通过孔内部抽出,由此能够对破开后的竹条进行打磨,消除竹条上的毛刺,防止工作人员被毛刺被划伤,并且保证竹条的后续加工。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破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破竹装置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破竹装置中打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破竹装置中打磨机构正视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破竹装置中打磨机构侧面剖视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破竹装置中打磨机构正面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打磨机构1、刀盘2、安装框3、推盘4、固定件5、滑台6、连接件7、驱动链条8、第三转动驱动件9、转轴10、工作台11、滑槽12、引导筒101、安装板102、加强板103、第二转动驱动件104、第二打磨套105、固定架106、第一转动驱动件107、引导块108、第一打磨套109、第二转
动辊110、第一转动辊111。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2]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破竹装置,包括工作台、推动机构、破竹组件和打磨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推动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破竹组件,所述工作台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打磨机构;
[0033]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安装板、侧磨组件、内磨机构和固定架,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侧,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内部环绕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侧磨组件,所述内磨机构的一侧通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接,所述内磨机构的另一侧设置于所述通过孔内部,所述内磨机构的另一侧设设置于所述侧磨组件的内侧。
[003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实际竹子加工过程中当需要对竹子进行开条破竹时,可将竹子的一端抵持于破竹组件上,随后将竹子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推动机构上,随后运行推动机构,使推动机构带动竹子推动前进,并通过破竹组件将竹子破开成条状,随后竹条进入通过孔内部,并通过侧磨组件对竹条的侧面进行打磨,随后通过内磨机构对竹条的内侧进行打磨,随后工作人员将破开的竹条从通过孔内部抽出。
[0035]进一步的,所述侧磨组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推动机构、破竹组件和打磨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推动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破竹组件,所述工作台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安装板、侧磨组件、内磨机构和固定架,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侧,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内部环绕设置有若干个所述侧磨组件,所述内磨机构的一侧通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接,所述内磨机构的另一侧设置于所述通过孔内部,所述内磨机构的另一侧设设置于所述侧磨组件的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一打磨套、啮合轮和第一转动驱动件,所述通过孔内表面环绕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均可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上均设置有所述啮合轮,相邻的所述啮合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辊外表面均套设有所述第一打磨套,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与一所述第一转动辊驱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驱动件、第二转动辊和第二打磨套,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与所述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另一侧套设有所述第二打磨套,所述第二打磨套设置于所述侧磨组件的内侧,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辊驱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竹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天笙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