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悬顶爆破作业一氧化碳产物消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920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囊悬顶爆破作业一氧化碳产物消除方法,属于一氧化碳产物消除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消除气囊准备:首先将制备好的消除剂研磨成所需粒度的粉末,干燥环境中高温活化,随后准备一定数量的气囊,将50~200g的消除剂充装入气囊中,随后对气囊进行充气处理,气囊扎紧;S2.悬吊消除气囊:确定消除区域,在爆破掘进作业巷道顶部设置悬挂装置;S3.掘进爆破作业布置;S4.CO有毒气体消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囊悬顶爆破作业一氧化碳产物消除方法,适用于隧道、矿井巷道等受限空间开采及岩石爆破场景,以气囊为载体承载一氧化碳消除剂,利用爆破作业产生的冲击波为动力使得气囊被击破,消除剂形成粉尘云进行一氧化碳消除。碳消除。碳消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悬顶爆破作业一氧化碳产物消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氧化碳产物消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囊悬顶爆破作业一氧化碳产物消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施工隧道、地下矿井巷道等掘进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经常采用爆破作业方式进行掘进。然而在井巷掘进爆破时,炸药爆炸生成的气体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气高200~300倍,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从而造成组织窒息致人死亡。为了避免井下CO中毒伤亡事故发生,《煤矿安全规程》中明确规定井下空气中CO最高允许浓度为24ppm。
[0003]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自然通风以及机械通风的安全控制方式降低一氧化碳浓度,由于井巷作业空间狭小,通风条件较差,无法较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一氧化碳浓度,容易造成有毒气体浓度超标,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研究一种能实现隧道、矿井巷道等有限空间一氧化碳产物快速消除的新型方法对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悬顶爆破作业一氧化碳产物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消除气囊(4)准备:首先将制备好的消除剂(5)研磨成所需粒度的粉末,干燥环境中高温活化,随后准备一定数量的气囊(4),将50~200g的消除剂(5)充装入气囊(4)中,随后对气囊(4)进行充气处理,气囊(4)扎紧;S2.悬吊消除气囊(4):确定消除区域,在爆破掘进作业巷道(1)顶部设置悬挂装置,将气囊(4)悬吊到悬挂装置上,悬挂装置上设有尖钉(6),形成一氧化碳消除区域,且所述尖钉(6)与所述气囊(4)接触;S3.掘进爆破作业布置:根据需要选择炸药卷(2)、雷管和起爆网络,爆破面钻孔布置炮孔,确定炮孔掏槽方式以及各炮孔炸药量,在炮孔中装入炸药,随后铺设炸药起爆网路,网路连接完成之后准备起爆;S4.CO有毒气体消除:爆破作业之后,冲击波通过压缩、松动、破坏、抛掷及杀伤作用使得岩石破碎抛掷,在巷道(1)底部形成不同块度的碎石(8),击破气囊(4)或者使气囊(4)向后倾斜被尖钉(6)扎破,消除剂(5)抛洒悬浮在空中,形成一定区域的消除剂(5)尘云带,利用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迅速消除爆破作业产生的一氧化碳有毒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悬顶爆破作业一氧化碳产物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消除剂(5)选用铜、锰、铝、铁或钴中单一金属氧化物或两种及以上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所述消除剂(5)高温活化处理温度为200~300℃,活化时间在0.5

2h,所述消除剂(5)的粒径为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浩徐光文高爱平仝现伟杨尚峰韩巧瑞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