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硅凝胶愈合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17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硅凝胶愈合贴技术领域,包括无纺布,其中,无纺布对称两端均设有用于紧固无纺布的粘贴组件,粘贴组件和无纺布之间通过锁紧组件转动连接,且无纺布内环设有加强层、凝胶层和吸水层,加强层用于增加无纺布的抗拉性,吸水层位于凝胶层内侧表面,且吸水层内侧设有隔离纸,隔离纸用于防止灰尘附着在隔离纸表面,将隔离纸撕下,使吸水层对准伤口处,然后将吸水层与伤口处贴合,将伤口包裹,接着,将粘贴带通过锁紧组件组装在无纺布两侧,与无纺布转动连接,此时,凝胶层将无纺布和凝胶层黏在皮肤上,防止对伤口造成感染,而且,两侧粘贴带通过粘贴面粘贴,从而进一步将无纺布固定,使无纺布紧密贴合在患者皮肤表面。使无纺布紧密贴合在患者皮肤表面。使无纺布紧密贴合在患者皮肤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硅凝胶愈合贴


[0001]本技术涉及硅凝胶愈合贴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医用硅凝胶愈合贴。

技术介绍

[0002]愈合贴,或称医用敷料,是一类重要的医疗用品。愈合贴常被用于手术、换药等治疗过程中,敷在病人的伤口处,以起到止血和保护伤口的作用,从而使得伤口快速愈合。一般来说,愈合贴覆盖在受伤皮肤创面上,在皮肤在恢复和重建之前,愈合贴可以为创面的愈合提供有利的微环境,一方面可以将创面与外界相隔离,另一方面,愈合贴中与皮肤相接触的成分一般具有一定的吸液能力,能够吸取创面渗出的液体,减轻由于创面液体渗出而引发的各种问题。
[0003]当皮肤受伤时,使用丙烯酸胶对伤口进行处理,有部分人群会过敏,且长时间使用后揭开时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且传统的包扎通常采用医用胶带对愈合贴进行固定的方式较为方便快捷,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医用胶带与患者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不足,或是医用胶带自身粘接力不足的原因,在长期使用后,医用胶带容易与皮肤之间脱离,并丧失原有的粘接性,从而使得该种愈合贴难以稳固的固定于患者皮肤表面。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硅凝胶愈合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能够紧密粘连的医用硅凝胶愈合贴。
[0006]将隔离纸撕下,使吸水层对准伤口处,然后将吸水层与伤口处贴合,将伤口包裹,接着,将粘贴带通过锁紧组件组装在无纺布两侧,与无纺布转动连接,此时,凝胶层将无纺布和凝胶层黏在皮肤上,防止对伤口造成感染,而且,两侧粘贴带通过粘贴面粘贴,从而进一步将无纺布固定,使无纺布紧密贴合在患者皮肤表面。
[0007]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硅凝胶愈合贴,其包括无纺布,其中,无纺布对称两端均设有用于紧固无纺布的粘贴组件,所述粘贴组件和无纺布之间通过锁紧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无纺布内环设有加强层、凝胶层和吸水层,加强层用于增加无纺布的抗拉性,所述吸水层位于凝胶层内侧表面,且所述吸水层内侧设有隔离纸,所述隔离纸用于防止灰尘附着在隔离纸表面。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纸对称两端底部均设有用于拉动的拉扣,所述凝胶层内侧设有多个凝胶贴合口。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组件由旋紧帽、丝杆和2螺帽组成,所述旋紧帽和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一端和螺帽螺纹连接,且所述旋紧帽、丝杆和螺帽均采用塑料材质。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贴组件至少包括粘贴带和粘贴面,所述粘
贴带一端设有开孔的转环,所述粘贴带另一端设有粘贴面,两侧所述粘贴组件之间通过粘贴面粘贴。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纺布对称两端均设有套环,所述套环采用医用布料,所述套环开设有套孔,所述套孔直径和丝杆直径大小相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该医用硅凝胶愈合贴中,将隔离纸撕下,使吸水层对准伤口处,然后将吸水层与伤口处贴合,将伤口包裹,接着,将粘贴带通过锁紧组件组装在无纺布两侧,与无纺布转动连接,此时,凝胶层将无纺布和凝胶层黏在皮肤上,防止对伤口造成感染,而且,两侧粘贴带通过粘贴面粘贴,从而进一步将无纺布固定,使无纺布紧密贴合在患者皮肤表面。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无纺布和加强层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凝胶层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锁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粘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套环和套孔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22]100、无纺布;101、加强层;102、凝胶层;103、吸水层;104、隔离纸;105、拉扣;106、凝胶贴合口;
[0023]200、锁紧组件;201、旋紧帽;202、丝杆;203、螺帽;
[0024]300、粘贴组件;301、粘贴带;302、转环;303、粘贴面;
[0025]400、套环;401、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当皮肤受伤时,使用丙烯酸胶对伤口进行处理,有部分人群会过敏,且长时间使用后揭开时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且传统的包扎通常采用医用胶带对愈合贴进行固定的方式较为方便快捷,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医用胶带与患者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不足,或是医用胶带自身粘接力不足的原因,在长期使用后,医用胶带容易与皮肤之间脱离,并丧失原有的粘接性,从而使得该种愈合贴难以稳固的固定于患者皮肤表面。
[0027]如图1

6所示,该装置包括无纺布100,其中,无纺布100对称两端均设有用于紧固无纺布100的粘贴组件300,粘贴组件300和无纺布100之间通过锁紧组件200转动连接,且所述无纺布100内环设有加强层101、凝胶层102和吸水层103,加强层101用于增加无纺布100的抗拉性,吸水层103位于凝胶层102内侧表面,且吸水层103内侧设有隔离纸104,隔离纸104用于防止灰尘附着在隔离纸104表面,通过将隔离纸104撕下,然后将无纺布100与伤口处对齐,使无纺布100完全将伤口覆盖,防止伤口造成感染,接着,将粘贴带301分别通过锁紧组件200固定在套孔401两端,使套孔401与粘贴带301之间转动连接,此时,无纺布100仅仅只能起到一定的黏贴作用,在长期使用后,容易从而皮肤脱落,于是,将两侧粘贴面303通
过粘贴面303粘贴,从而进一步将无纺布100固定在伤口处,防止无纺布100与皮肤脱离。
[0028]通过设置隔离纸104,可以使得该种愈合贴便于存放,减少在储存过程中凝胶层102中的液体成分由于蒸发而大量流失的情况发生,而且,在隔离纸104对称两端底部均设有用于拉动的拉扣105,便于将隔离纸104撕下,以此提供使用的便利性,其次,在凝胶层102内侧设有多个凝胶贴合口106,使凝胶层102中的液体能够汇集在凝胶贴合口106中,阻止液体流失,而且还能够防止伤口感染。
[0029]由于锁紧组件200由旋紧帽201、丝杆202和螺帽203组成,旋紧帽201和丝杆202固定连接,丝杆202一端和螺帽203螺纹连接,且旋紧帽201、丝杆202和螺帽203均采用塑料材质,通过将粘贴带301与无纺布100两端对齐,丝杆202穿过粘贴带301和无纺布100,将粘贴带301与无纺布100通过丝杆202转动连接,最后,螺帽203旋紧在丝杆202一端,防止旋紧帽201和丝杆202脱落,通过将螺帽203旋松,将粘贴带301取下,便于更换粘贴带301。
[0030]进一步的,粘贴组件300至少包括粘贴带301和粘贴面303,粘贴带301一端设有开孔的转环302,粘贴带301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硅凝胶愈合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布(100),其中,无纺布(100)对称两端均设有用于紧固无纺布(100)的粘贴组件(300),所述粘贴组件(300)和无纺布(100)之间通过锁紧组件(200)转动连接,且所述无纺布(100)内环设有加强层(101)、凝胶层(102)和吸水层(103),加强层(101)用于增加无纺布(100)的抗拉性,所述吸水层(103)位于凝胶层(102)内侧表面,且所述吸水层(103)内侧设有隔离纸(104),所述隔离纸(104)用于防止灰尘附着在隔离纸(104)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硅凝胶愈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纸(104)对称两端底部均设有用于拉动的拉扣(105),所述凝胶层(102)内侧设有多个凝胶贴合口(10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硅凝胶愈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夏荣周兵
申请(专利权)人:思利康医用材料天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