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网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892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3
一种管网循环系统,该管网循环系统括储水罐、供水泵、EDI模块、抛光混床、用水点,储水罐通过供水泵依次为EDI模块和抛光混床供水,而EDI模块通过一条EDI浓水回流管路回流至储水罐,通过抛光混床的水供应给用水点,通过用水点经过回流管路回流至储水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管网循环系统,集成了把EDI系统和抛光混床、用水点形成一个抛光循环区域系统,以抛光混床为核心,其中装填不可再生的抛光树脂,对EDI系统产水中的低浓度TOC、二氧化硅、弱酸性离子进一步吸附,出水最终达到符合标准的水质;该管网循环系统处于不间断循环状态,有效的控制系统微生物的滋生,稳定地达到TOC、二氧化硅等指标。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网循环系统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水路循环系统
,尤其涉及管网循环系统。
[0003]
技术介绍

[0004]随着实验室仪器设备升级,大批先进的精密分析仪器迅速装配到各行业各级分析实验室中,逐渐成为分析检测领域的主力军。
[0005]由于精密分析仪器对水中电阻率、TOC、二氧化硅、微生物等指标要求严格,EDI为连续电除盐(Electro

deionization),其利用填充在淡水室中的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给水中的阴阳离子,同时这些被吸附的离子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发生横向迁移,在受到吸引作用下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浓水室后而被去除。工作过程涉及到离子交换、电渗析、和水解离产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再生树脂。EDI系统的性能对水质波动影响较大。以往都将二级反渗透和EDI系统设计一起,通过供水泵与抛光混床、用水点形成抛光循环区域,虽然能解决对水质指标的检测,但是EDI系统运行对水质影响较大,系统停机时,EDI内部有滋生微生物的风险。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一种管网循环系统,把EDI、供水泵、抛光混床、用水点形成一个抛光循环区域系统,以抛光混床为核心,最终达到符合标准的水质,系统处于不间断循环状态。有效的控制系统微生物的滋生,稳定TOC、二氧化硅等指标。
[0008]本技术所涉及管网循环系统包括储水罐、供水泵、EDI模块、抛光混床、用水点,储水罐通过供水泵依次为EDI模块和抛光混床供水,而EDI模块通过一条EDI浓水回流管路回流至储水罐,通过抛光混床的水供应给用水点,通过用水点经过回流管路回流至储水罐。
[0009]在储水罐内,经过用水点的回流管线的末端设有储水罐喷淋球,回流至储水罐的水经过储水罐喷淋球喷淋至储水罐内。
[0010]所述EDI模块还包括EDI浓水排放阀和EDI浓水回流阀,通过EDI模块的EDI浓水,一部分通过EDI浓水排放阀回流至储水罐,一部分通过EDI浓水排放阀进行排放。
[0011]在储水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与供水泵通过信号联动。
[0012]在抛光混床内填装不可再生的抛光树脂。
[0013]本技术所涉及管网循环系统,集成了把EDI系统和抛光混床、用水点形成一个抛光循环区域系统,以抛光混床为核心,其中装填不可再生的抛光树脂,对EDI系统产水中的低浓度TOC、二氧化硅、弱酸性离子进一步吸附,出水最终达到符合标准的水质;该管网循环系统处于不间断循环状态,有效的控制系统微生物的滋生,稳定地达到TOC、二氧化硅等指标。
[0014]【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所涉及水管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储水罐;11、回流管路;12、储水罐喷淋球;13、液位传感器;2、供水泵;3、EDI模块;31、EDI浓水回流管路;32、EDI浓水排放阀;33、EDI浓水回流阀;4、抛光混床;5、用
水点;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请参考附图1,其中示出了本技术所涉及管网循环系统,该管网循环系统包括储水罐1、供水泵2、EDI模块3、抛光混床4、用水点5,储水罐1通过供水泵2依次为EDI模块3和抛光混床4供水,而EDI模块3通过一条EDI浓水回流管路31回流至储水罐1,通过抛光混床4的水供应给用水点5,通过用水点5经过回流管路11回流至储水罐1。
[0021]在储水罐1内,经过用水点5的回流管路11的末端设有储水罐喷淋球12,回流至储水罐1的水经过储水罐喷淋球12喷淋至储水罐1内。经过储水罐喷淋球12的切向高速旋转回水均匀的喷入水箱内壁,确保水箱内壁都处于湿润状态,抑制微生物的滋生。
[0022]所述EDI模块3还包括EDI浓水排放阀32和EDI浓水回流阀33,通过EDI模块3的EDI浓水,一部分通过EDI浓水排放阀32回流至储水罐1,一部分通过EDI浓水排放阀33进行排放。
[0023]EDI模块3为连续电除盐,利用填充在淡水室中的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给水中的阴阳离子,同时这些被吸附的离子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发生横向迁移,在受到吸引作用下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浓水室后而被去除。EDI模块3对膜系统去除能力低的弱酸性离子、TOC、二氧化硅有着更好的去除效果。
[0024]在储水罐1内设有液位传感器13,该液位传感器13与供水泵2通过信号联动。当储水罐1液位处于低低液位LL以下,供水泵2停止启动,防止供水泵2空转,直到储水罐1补水至低液位L以上,供水泵2启动。
[0025]反渗透产水进入储水罐,反渗透系统的启停与储水罐1中的液位传感器13信号联动,当储水罐1液位处于高液位H以下,反渗透系统开机,对储水罐1进行补水,当补水到高高液位HH时,补水结束,反渗透系统停机。
[0026]在抛光混床4内填装不可再生的抛光树脂。抛光混床4作为高纯水水质的终端把控系统,装填不可再生的抛光树脂,对EDI系统产水中的低浓度TOC、二氧化硅、弱酸性离子进一步吸附,出水达到高纯水标准。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网循环系统括储水罐、供水泵、EDI模块、抛光混床、用水点,储水罐通过供水泵依次为EDI模块和抛光混床供水,而EDI模块通过一条EDI浓水回流管路回流至储水罐,通过抛光混床的水供应给用水点,通过用水点经过回流管路回流至储水罐;在储水罐内,经过用水点的回流管线的末端设有储水罐喷淋球,回流至储水罐的水经过储水罐喷淋球喷淋至储水罐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盈玉靳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