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组件及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916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操作组件及检测设备,其中操作组件,包括:吸引件,吸引件的远端适于介入到目标组织内,吸引件的近端适于与负压产生器连通;探测输送件,设置在吸引件的一侧,探测输送件与吸引件的近端之间具有间隔,二者的远端逐渐靠近且外壁面适于贴合设置。当探测件观测到待处理处出血或者待处理处的视野被污染时,可以利用吸引件将待处理液进行处理,避免影响对待处理处的处理操作,且在排出待处理液的过程中,探测件停止工作,而在探测件进行探测观察工作时,吸引件停止工作,由此操作人员可以实现单手对待处理液进行处理,以及利用探测件对待处理处进行观察的效果。察的效果。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操作组件及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操作组件及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90%以上的肿瘤来源于上皮细胞的病变,且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发生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变异。基于光纤束的高分辨率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能达到微米或者亚微米的分辨率,使内镜放大倍数达1000倍,相对于其他医学成像技术(如CT、MRI、PET等)具有无损、实时、在体检测微小肿瘤性病变等技术优势,能够更好地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光学显微成像系统的探头端可深入到活体内部,完成微米级在体实时无损检测,实现无需取样的“在体活检”,为早期细胞分子病变探测带来新的技术手段。
[0003]申请人注意到在手术前后或手术中需要活检,特别是肿瘤手术,大多需要在术中就进行活检确认,指导手术切除。常规情况下,上述术中活检大多通过冷冻电镜进行,需要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影响手术效率和病人健康。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将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引入手术应用。应用场景为2种:一种是在体情况,即可进行实时活检;另一种是离体情况,取出后进行实时活检。第一种情况,除了进行诊断、切除位置确认,还可以进行切缘判断:即恶变部位是否切除干净。第二种情况,主要是进行诊断,判断切下来的组织的特性,例如是否含有恶变细胞或组织。
[0005]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况,应充分考虑手术场景及光学显微成像系统的配合,尤其应便于医生操作,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使操作自由、方便,申请人设计共聚焦显微成像通过软光纤配合显微物镜操作,从而能够深入到活体内部。
[0006]但在手术过程中,主要操作的医生需要一手持吸引管,一手持手术刀,一边进行操作,一边进行血水清理或冲洗用的生理盐水的清理,因此,很难进行术中的显微成像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手术过程中,主要操作的医生需要一手持吸引管,一手持手术刀,一边进行操作,一边进行血水清理或冲洗用的生理盐水的清理,因此,很难进行术中的显微成像操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操作组件及检测设备。
[0008]一种操作组件,包括:吸引件,所述吸引件的远端适于介入到目标组织内,所述吸引件的近端适于与负压产生器连通,在所述吸引件上开设吸引腔,在所述负压产生器的作用下,所述吸引腔产生负压,以使目标组织内的待处理液被吸入到所述吸引腔内,且沿所述吸引腔从所述吸引件内输出;探测输送件,设置在所述吸引件的一侧,所述探测输送件与所述吸引件的近端之间具有间隔,二者的远端逐渐靠近且外壁面适于贴合设置,所述探测输送件具有两端呈开口的输送腔体,探测件的远端适于伸入到所述输送腔体内,且沿所述输送腔体移动到待处理处;所述吸引件和所述探测件的二者之一工作时,二者另一适于停止
工作。
[0009]可选地,上述操作组件中,在所述吸引件和所述探测输送件之间设置至少一支撑件,任一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引件和所述探测输送件连接。
[0010]可选地,上述操作组件中,所述支撑件呈杆状结构。
[0011]可选地,上述操作组件中,在所述吸引件的近端设置压力调节件,所述压力调节件为开设在所述吸引件本体上的调节孔或设置在所述吸引腔上的调节阀,在所述压力调节件为调节孔时,通过调整所述调节孔的开孔面积,以调整所述吸引腔内的压力。
[0012]可选地,上述操作组件中,所述调节孔呈长条孔状,其远端到近端的宽度逐渐减小。
[0013]可选地,上述操作组件中,还包括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吸引腔内,且相对所述压力调节件设置在所述吸引腔的近端,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至少一层过滤网。
[0014]可选地,上述操作组件中,所述过滤网采用活性炭,其的孔径为0.08mm

0.12mm;和/或,所述活性炭的长度大于20mm;和/或,所述活性炭的直径大于5mm。
[0015]可选地,上述操作组件中,所述吸引件的远端和近端交汇部分呈弯折设置,所述交汇部分的弯折角设置为20
°‑
180
°

[0016]可选地,上述操作组件中,所述探测件与所述探测输送件之间设置锁紧件,其设置在所述探测输送件的近端,在所述探测件的远端伸入到所述输送腔体内后,所述锁紧件适于将所述探测件锁紧在所述探测输送件上。
[0017]可选地,上述操作组件中,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探测输送件之间螺纹连接,且在所述探测输送件的近端设置近端锁紧部,在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探测输送件逐渐螺旋锁紧的过程中,所述近端锁紧部适于受到所述锁紧件施加的挤压力,以将所述探测件锁紧在所述近端锁紧部内。
[0018]可选地,上述操作组件中,所述近端锁紧部为开设在所述探测输送件近端的若干个锁紧片,相邻的两个所述锁紧片之间具有间隔。
[0019]可选地,上述操作组件中,还包括辅助排出件,所述辅助排出件设置在所述吸引件上且相对所述压力调节件的远端,所述辅助排出件具有至少一端呈开口的辅助排出腔,所述辅助排出腔的开口端与所述吸引腔连通设置。
[0020]一种检测设备,包括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操作组件。
[002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操作组件,包括:吸引件,所述吸引件的远端适于介入到目标组织内,所述吸引件的近端适于与负压产生器连通,沿所述吸引件的长度方向开设吸引腔,在所述负压产生器的作用下,所述吸引腔产生负压,以使目标组织内的待处理液被吸入到所述吸引腔内,且沿所述吸引腔从所述吸引件内输出;探测输送件,设置在所述吸引件的一侧,所述探测输送件与所述吸引件的近端之间具有间隔,二者的远端逐渐靠近且外壁面适于贴合设置,所述探测输送件具有两端呈开口的输送腔体,探测件的远端适于伸入到所述输送腔体内,且沿所述输送腔体移动到待处理处;所述吸引件和所述探测件的二者之一工作时,二者另一适于停止工作。
[0023]此结构的操作组件中,通过在吸引件的一侧设置探测输送件,且二者之间的近端具有间隔,二者的远端逐渐靠近且外壁面逐渐贴合设置,将探测件的远端伸入到探测输送
件的输送腔体内,且沿着该输送腔体移动到待处理处,在负压产生器的作用下,吸引腔内产生负压,进而将待处理液吸入到吸引腔内,且能够沿着吸引腔从吸引件内输出,当探测件观测到待处理处出血或者待处理处的视野被污染时,可以利用吸引件将待处理液进行处理,例如冲洗以及抽吸,避免影响对待处理处的处理操作,且在排出待处理液的过程中,探测件停止工作,而在探测件进行探测观察工作时,吸引件停止工作,由此操作人员可以实现单手对待处理液进行处理,以及利用探测件对待处理处进行观察的效果,进而实现了一手持操作组件,另一手持手术刀,进而可以实现一边进行手术操作,一边进行待处理液,例如血水或者冲洗用的生理盐水的清理,该操作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处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手术过程中,主要操作的医生需要一手持吸引管,一手持手术刀,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件(1),所述吸引件(1)的远端适于介入到目标组织内,所述吸引件(1)的近端适于与负压产生器连通,在所述吸引件(1)上开设吸引腔,在所述负压产生器的作用下,所述吸引腔产生负压,以使目标组织内的待处理液被吸入到所述吸引腔内,且沿所述吸引腔从所述吸引件(1)内输出;探测输送件(2),设置在所述吸引件(1)的一侧,所述探测输送件(2)与所述吸引件(1)的近端之间具有间隔,二者的远端逐渐靠近且外壁面适于贴合设置,所述探测输送件(2)具有两端呈开口的输送腔体,探测件的远端适于伸入到所述输送腔体内,且沿所述输送腔体移动到待处理处;所述吸引件(1)和所述探测件的二者之一工作时,二者另一适于停止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引件(1)和所述探测输送件(2)之间设置至少一支撑件(3),任一所述支撑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引件(1)和所述探测输送件(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呈杆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操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引件(1)的近端设置压力调节件(4),所述压力调节件(4)为开设在所述吸引件(1)本体上的调节孔或设置在所述吸引腔上的调节阀,在所述压力调节件(4)为调节孔时,通过调整所述调节孔的开孔面积,以调整所述吸引腔内的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呈长条孔状,其远端到近端的宽度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操作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组件(5),设置在所述吸引腔内,且相对所述压力调节件(4)设置在所述吸引腔的近端,所述过滤组件(5)包括至少一层过滤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琼方长磊邵金华孙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