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79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包括基座、缓冲件和支撑板,基座上嵌有套筒,套筒的顶部设有透明的隔膜,套筒的外侧设有固定杆;缓冲件包括缓冲管、缓冲杆和旋转块,缓冲管的内底部连接有弹簧,弹簧和缓冲杆的底部连接,缓冲杆的上端套接有旋转块;支撑板两端开设有楔形口,楔形口和旋转块相连接,支撑板的上方设有两组用于固定无损伤针碟翼的固定座。本装置按压支撑板,使旋转块和楔形口咬合固定,便于拆装的同时垫平无损伤针的针尾,从而防止脱针及无损伤针刺穿输液港穿刺底座,在固定座设置用于固定无损伤针的碟翼,拨动滑动块至碟翼上方进行限位固定,解决无损伤针在使用时容易移动或脱落问题。使用时容易移动或脱落问题。使用时容易移动或脱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输液港座,输液港座一般包括穿刺膜、储液槽、穿刺底座和导管。放置好输液港座后使用专用穿刺针穿刺输液港座,就可以进行静脉输液或者静脉抽血,输液港是全植入式导管,所有结构均在体内,输液港座位于皮下,美观便利,感染风险更低,使用寿命更久。现有的无损伤针长度需要根据输液港座储液槽的深度、皮下组织厚度来进行选择,无损伤针太短会使皮肤压伤或针尖脱出储液槽,太长会导致针头固定不稳。患者个体的差异,选择的针长度也是存在不同的。无损伤针穿刺后针对裸露在体外无损伤针的尾端,会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垫平,再用敷贴进行固定,而无菌纱布太大,尺寸不容易调整,敷贴容易卷边;敷贴在使用时,可能会因为操作人员缺乏维护的实践经验,其开叉处未朝下,使得穿刺点没有在敷贴中心位置;而且敷贴上的无菌纱布易遮住穿刺点,会影响穿刺点的评估;且无损伤针延长的输液管部分没有进行妥善固定,容易造成牵拉。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无损伤针的穿刺固定装置,解决上述问题,使得无损伤针能匹配不同的个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无损伤针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移动或者脱落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两端上方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基座上嵌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透明的隔膜,所述套筒的外侧设有固定杆;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管、缓冲杆和旋转块,所述缓冲管的内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和所述缓冲杆的底部连接,所述缓冲杆的上端套接有所述旋转块;所述支撑板两端开设有楔形口,所述楔形口和所述旋转块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两组用于固定无损伤针碟翼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板上贯穿设有穿刺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为倒U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杆的上端套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侧两端连接有所述旋转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块的形状为楔体形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杆底部设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和所述弹簧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用于粘贴在皮肤上的敷贴。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装置通过将基座粘贴在和输液港匹配的皮肤上,按压支撑板,使旋转块和楔形
口相匹配固定,防止缓冲杆脱离支撑板,便于拆装,垫平了无损伤针的针尾,从而防止脱针,也避免了无损伤针刺穿输液港穿刺底座。
[0013]进一步地,无损伤针从穿刺孔穿过,刺破隔膜通过通孔,穿刺至输液港的储液槽处进行输液,设置固定座分别固定无损伤针的两个碟翼,滑动滑动块至碟翼上方进行限位固定,避免了无损伤针在使用时出现移动或者脱落。
[0014]进一步地,固定杆的设置对针管尾端的输液管进行缠绕固定,避免牵拉脱针。
[0015]进一步地,套筒上的透明隔膜不仅能清楚观察到皮肤穿刺点的穿刺情况,还能对针管周围起到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基座,2缓冲件,21缓冲管,22缓冲杆,23旋转块,24弹簧,25圆环,26阻尼块,3支撑板,31楔形口,32穿刺孔,4套筒,41通孔,42隔膜,43固定杆,5固定座,51滑槽,52滑动块,53限位块,6碟翼。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参见图1~图4,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粘贴置于皮肤上,基座1的两端上方设有缓冲件2,缓冲件2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板3,缓冲件2和支撑板3起到了垫平针管尾端、固定针尾的作用,避免了脱针和过长的针头刺穿储液槽底座的问题。基座1上嵌有套筒4,套筒4的底部设有通孔41,通孔41和输液港的位置相对,通孔41对准且固定输液港进行穿刺操作,套筒4的顶部设有透明的隔膜42,隔膜42可采用医用的透明敷贴,具有便于更换、观察穿刺点,利于评估的作用。套筒4的外侧设有固定杆43,固定杆43为圆弧形,输液管可固定在固定杆43上。缓冲件2包括缓冲管21、缓冲杆22和旋转块23,缓冲管21的内底部连接有弹簧24,弹簧24和缓冲杆22的底部连接,缓冲杆22可压缩进缓冲管21内部,缓冲杆22的上端套接有旋转块23。支撑板3两端开设有楔形口31,按压支撑板3,当缓冲杆22穿过该楔形口31的时候,缓冲杆22在弹簧24的惯性作用力下会偏转一定角度,从而使缓冲杆22与楔形口31呈咬合固定状,即旋转块23的形状和楔形口31的形状是相互匹配的。支撑板3的上方设有两组用于固定无损伤针碟翼的固定座5,左侧的固定座5固定左侧的碟翼,右侧的固定座5固定右侧的碟翼。固定座5内设有滑槽51,滑槽51上滑动设有滑动块52,滑动块52
两端设有限位块53,支撑板3上贯穿设有穿刺孔32。
[0025]具体的,滑槽51为倒U形,滑动块52向滑槽51内侧滑动时对碟翼进行固定,滑动块52向滑槽51外侧滑动时对碟翼进行解除限制。
[0026]具体的,缓冲杆22的上端套接有圆环25,圆环25的外侧两端连接有旋转块23,旋转块23为上小下大的楔体形状。
[0027]具体的,旋转块23的形状为楔体形状,旋转块23和楔形口31匹配,旋转块23卡在楔形口31进行限位。
[0028]具体的,缓冲杆22底部设有阻尼块26,阻尼块26和弹簧24连接。阻尼块26可以提高缓冲杆22受到的摩擦阻力,避免了缓冲杆22在弹簧24的伸缩作用力下反复运动。
[0029]具体的,基座1的底部设有用于粘贴在皮肤上的敷贴,粘贴在皮肤上稳定的输液或抽血。基座1和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约为5~15mm,不仅能匹配普通体型患者,而且也可匹配肥胖体型患者。
[0030]本实施例的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
[0031]基座1粘贴在皮肤上,通孔41和输液港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损伤针穿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两端上方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基座上嵌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透明的隔膜,所述套筒的外侧设有固定杆;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管、缓冲杆和旋转块,所述缓冲管的内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和所述缓冲杆的底部连接,所述缓冲杆的上端套接有所述旋转块;所述支撑板两端开设有楔形口,所述楔形口和所述旋转块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用于固定无损伤针碟翼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玲李俊王丽娜何丽苏小玉宋娜娜黄巧玲王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