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66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厂房高位布置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检修维护不便和投资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包括大跨度的单跨结构型式主厂房,具有第一排主柱、第一排附柱、第二排主柱、第二排附柱和大跨度网架屋面;主厂房内有若干顺列布置的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并分别连有余热锅炉,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具有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燃气轮机下进气高位布置,蒸汽轮机下排汽高位布置;第一排主柱和第二排主柱之间有大跨度行车;主厂房设置零米层、中间层和运转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备检修维护便利、检修设备投资成本低、检修无盲点和堆放空间大。检修无盲点和堆放空间大。检修无盲点和堆放空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的设计布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厂房高位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些公司,9H级燃机单轴联合循环机组主厂房常规设计大多采用低位布置,该布置结构每台机组单独设置独立厂房。
[0003]高位布置联合主厂房方案在9F级联合循环机组中运用广泛,该方案主厂房多采用双跨结构方案,机组轴系布置顺序依次为:发电机

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

余热锅炉,针对9H级燃机单轴联合循环机组高位布置方式,如果沿用常规9F级联合循环机组的高位双跨主厂房结构方案,由于机组轴系布置顺序依次为:蒸汽轮机

发电机

燃气轮机

余热锅炉,与常规9F级联合循环机组轴系布置顺序不同,9HA燃机单轴联合循环机组发电机布置在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之间,而高位双跨主厂房中间一排立柱会对发电机检修造成不便,需要采用两跨行车联合抬吊专用起吊梁来实现发电机抽转子作业,存在工序复杂、检修周期长等缺陷。
[0004]高位双跨主厂房布置需要在主厂房两侧设置检修吊物孔及大件转运通道,不利于提高主厂房的空间利用率,同时高位双跨主厂房布置存在土建造价和设备初投资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厂房高位布置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厂房布置方案设备检修维护不便和主厂房及检修设备投资成本高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其包括主厂房;
[0008]上述主厂房沿宽度方向为大跨度的单跨结构型式,上述主厂房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排主柱、第一排附柱、第二排主柱和第二排附柱,上述主厂房的顶部具有大跨度网架屋面,上述第一排主柱、上述第一排附柱、上述第二排主柱和上述第二排附柱共同支撑在上述大跨度网架屋面的下部;
[0009]上述主厂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套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若干上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具有蒸汽轮机、发电机、燃气轮机和辅助设备;
[0010]若干上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顺列布置在上述主厂房内,上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轴系上依次布置有蒸汽轮机、3S离合器、发电机、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上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轴系与上述主厂房的宽度方向平行;上述燃气轮机采用下进气高位布置,上述蒸汽轮机采用下排汽高位布置;
[0011]上述主厂房的外部顺列布置若干套余热锅炉,若干套余热锅炉适配于若干上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上述余热锅炉一侧设有余热锅炉辅助间,上述余热锅炉辅助间与上述主厂房之间通过机炉热力管廊连接,上述机炉热力管廊的侧面布置有燃气轮机前置模块;
[0012]上述第一排主柱和第二排主柱之间设置有若干大跨度行车,若干上述大跨度行车的主梁与上述主厂房的宽度方向平行,上述大跨度行车的主梁沿上述主厂房的长度方向移动,上述发电机位于上述蒸汽轮机和上述燃气轮机之间;
[0013]上述主厂房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零米层、中间层和运转层。
[0014]如此设置,检修时通过滑动上述大跨度行车平移至上述发电机侧面的区域后,利用位于上述主厂房中上述第一排主柱和上述第二排主柱之间的上述大跨度行车将上述发电机中的转子吊出,从而实现抽转子作业,该方案工序简单、操作便捷。
[0015]可选地:上述运转层中,上述第一排主柱和第二排主柱之间为运转层大平台,运转层大平台贯通整个主厂房;
[0016]上述第一排主柱和上述第一排附柱之间的上述运转层及以上层为热力管架层,布置有供热设施、设备和管道;
[0017]上述第二排主柱和上述第二排附柱之间的上述运转层及以上层为热力管架层,布置有主要汽水管道、天然气管道和其他管道。
[0018]如此设置,使得上述运转层检修堆放面积大,可同时满足若干台及以上机组的检修堆放需求。
[0019]可选地:上述中间层中,上述第一排主柱和上述第二排主柱之间每套机组分为四列空间,中间一列为联合循环机组基座,联合循环机组基座右侧一列设有离相母线,离相母线从位于运转层的发电机正下方接出后,通过联合循环机组基座右侧一列引出上述主厂房的上述第一排附柱;
[0020]上述联合循环机组基座右侧一列还布置有润滑油集装模块;上述联合循环机组基座左侧第一列为管道间,上述管道间内布置有主要汽水管道和其他辅助设备;
[0021]上述联合循环机组基座左侧第二列靠近上述主厂房的上述第一排主柱为检修起吊孔,靠近上述主厂房的上述第二排主柱依次为380V配电间和电子设备间;
[0022]上述中间层的上述第一排主柱和上述第一排附柱之间布置有电气继电器室、直流及UPS装置室和蓄电池室;上述中间层中上述第二排主柱和上述第二排附柱之间布置有第一暖通机房和部分汽水管道。
[0023]可选地:上述零米层中,上述第一排主柱和上述第二排主柱间每套机组分为四列空间,中间一列为上述联合循环机组基座;上述联合循环机组基座右侧一列依次布置有电抗器间、变频启动装置配电间、励磁设备间、消防钢瓶间和闭式冷却水升压泵组;
[0024]上述联合循环机组基座左侧第一列为主要汽水管道间;上述联合循环机组基座左侧第二列靠近上述主厂房的上述第一排主柱为检修起吊孔,靠近上述主厂房的上述第二排主柱依次为燃机配电间、6kV配电室、第二暖通机房;
[0025]上述零米层中的上述第一排主柱和上述第一排附柱之间依次布置有检修转运通道、开式冷却水电动滤水器、闭式冷却水换热器、真空泵组和变频启动装置隔离变压器;
[0026]上述零米层中的上述第二排主柱和上述第二排附柱之间布置有凝结水精处理装
置和部分汽水管道。
[0027]可选地:上述大跨度行车的主梁下方设置有探臂吊钩。
[0028]如此设置,可覆盖上述大跨度行车的吊钩极限范围外的区域,进一步扩展上述大跨度行车的检修范围。
[0029]可选地:上述主厂房中每套机组在靠近上述第一排主柱处设置一个检修起吊孔。
[0030]如此设置,检修大部件可通过上述检修起吊孔向主厂房的上述第一排主柱外转运,无需在靠近主厂房和上述第二排主柱的区域再设置检修起吊孔,这样可提高主厂房的空间利用效率,也无需考虑检修大部件向主厂房中上述第二排主柱以外的方向转运通道,这样可减小若干套机组轴线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减小上述主厂房区域的占地面积。
[0031]可选地:若干上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均采用高位布置。
[0032]如此设置,相比常规低位布置,高位布置主厂房可减小主厂房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0033]可选地:上述燃气轮机、上述蒸汽轮机和上述发电机均位于同一上述主厂房内,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厂房;所述主厂房沿宽度方向为大跨度的单跨结构型式,所述主厂房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排主柱、第一排附柱、第二排主柱和第二排附柱,所述主厂房的顶部具有大跨度网架屋面,所述第一排主柱、所述第一排附柱、所述第二排主柱和所述第二排附柱共同支撑在所述大跨度网架屋面的下部;所述主厂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套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若干所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具有蒸汽轮机、发电机、燃气轮机和辅助设备;若干所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顺列布置在所述主厂房内,所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轴系上依次布置有蒸汽轮机、3S离合器、发电机、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所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轴系与所述主厂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燃气轮机采用下进气高位布置,所述蒸汽轮机采用下排汽高位布置;所述主厂房的外部顺列布置若干套余热锅炉,若干套余热锅炉适配于若干所述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所述余热锅炉一侧设有余热锅炉辅助间,所述余热锅炉辅助间与所述主厂房之间通过机炉热力管廊连接,所述机炉热力管廊的侧面布置有燃气轮机前置模块;所述第一排主柱和第二排主柱之间设置有若干大跨度行车,若干所述大跨度行车的主梁与所述主厂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大跨度行车的主梁沿所述主厂房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发电机位于所述蒸汽轮机和所述燃气轮机之间;所述主厂房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零米层、中间层和运转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转层中,所述第一排主柱和第二排主柱之间为运转层大平台,运转层大平台贯通整个主厂房;所述第一排主柱和所述第一排附柱之间的所述运转层及以上层为热力管架层,布置有供热设施、设备和管道;所述第二排主柱和所述第二排附柱之间的所述运转层及以上层为热力管架层,布置有主要汽水管道和天然气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厂房高位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中,所述第一排主柱和所述第二排主柱之间每套机组分为四列空间,中间一列为联合循环机组基座,联合循环机组基座右侧一列设有离相母线,离相母线从位于运转层的发电机正下方接出后,通过联合循环机组基座右侧一列引出所述主厂房的所述第一排附柱;所述联合循环机组基座右侧一列还布置有润滑油集装模块;所述联合循环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山刘翔范勇刚唐茂平刘玉坤林侃刘贵川李良川王金成许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