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分叉点加固结构的汽车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45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分叉点加固结构的汽车线束,包括主线束本体、多个分线束本体、主保护软管、多个分保护软管主保护软管和分保护软管之间设置有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主保护软管和分保护软管连接时,先使得加固结构的嵌入管一端嵌入在主保护软管的安装孔内,且使得弧形片的粘合件粘合固定在主保护软管的周侧,然后将分保护软管套设在嵌入管的另一端,并通过锁紧组件压紧在分保护软管的外圈,最终实现对汽车线束的分叉点(主保护软管和分保护软管)的连接点进行加固,避免分保护软管在安装后出现脱落的情况发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分叉点加固结构的汽车线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分叉点加固结构的汽车线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0003]汽车线束在使用过程中包括主线束本体、从主线束本体上分叉的分线束本体,使得信号线可连接到汽车的不同位置。现有的汽车线束中,通常在主线束本体上套设主保护软管进行保护,在分线束本体上套设分保护软管进行保护,且使得主保护软管和分保护软管同玻璃胶带粘贴加固,实现对整个汽车线束进行保护。
[0004]在主保护软管和分保护软管连接时,通常将分保护软管一端插到主保护软管的安装孔没,并采用胶带缠绕粘贴固定的方式,但是该固定方式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从而导致主线束本体和分线束本体的分叉点难以得到较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分叉点加固结构的汽车线束,可实现提高分叉点的主保护软管和分保护软管的连接稳固性,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备分叉点加固结构的汽车线束,包括主线束本体、多个分线束本体、套在主线束本体上的主保护软管、多个套设在分线束本体上且与主保护软管相连接的分保护软管,所述主保护软管和分保护软管之间设置有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保护软管对应分保护软管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加固结构包括一端包括贴合在主保护软管周侧且具有嵌入在安装孔内的弧形片、一体设置在弧形片中部且一端嵌入在安装孔内的嵌入管、设置在弧形片内侧且实现粘合在主保护软管周侧的粘合件、设置在嵌入管另一端的锁紧组件,所述分保护软管套设在嵌入管上且外圈被锁紧组件压紧。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入管嵌入在安装孔的部分设置有抵紧在安装孔的开口边缘内侧的压环部,所述主保护软管的安装孔处形变后使得压环部嵌入。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合件为粘合在弧形片内侧和主保护软管周侧的3M泡沫双面胶。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入管远离安装孔一端的外径朝向远离安装孔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嵌入管周侧的螺纹圈、螺纹连接在螺纹圈上的压环,所述压环远离安装孔一端的内径朝向远离安装孔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分保护软管安装时先套在嵌入管上,所述压环调节时朝向远离安装孔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实现将分保护软管压紧在嵌入管和压环之间。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入管远离安装孔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开口槽,所述嵌入管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当所述嵌入管远离安装孔的一端受压形变后,所述压环套在嵌入管上。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环的周侧设置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防滑条。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在主保护软管和分保护软管连接时,先使得加固结构的嵌入管一端嵌入在主保护软管的安装孔内,且使得弧形片的粘合件粘合固定在主保护软管的周侧,然后将分保护软管套设在嵌入管的另一端,并通过锁紧组件压紧在分保护软管的外圈,最终实现对汽车线束的分叉点(主保护软管和分保护软管)的连接点进行加固,避免分保护软管在安装后出现脱落的情况发生;
[0014]2、在嵌入管嵌入在安装孔的部分设置有抵紧在安装孔的开口边缘内侧的压环部,所述主保护软管的安装孔处形变后使得压环部嵌入,从而进一步提高主保护软管和嵌入管、弧形片连接后的结构稳固性;
[0015]3、嵌入管远离安装孔一端的外径朝向远离安装孔的方向逐渐增大,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嵌入管周侧的螺纹圈、螺纹连接在螺纹圈上的压环,压环远离安装孔一端的内径朝向远离安装孔的方向逐渐增大;分保护软管安装时先套在嵌入管上,压环调节时朝向远离安装孔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实现将分保护软管压紧在嵌入管和压环之间,从而实现牢固的对嵌入管和分保护软管进行连接;
[0016]4、嵌入管远离安装孔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开口槽,从而在嵌入管的端部可发生形变,以方便使得分保护软管套在嵌入管的端部,方便使得压环套在嵌入管上;
[0017]5、压环周侧的防滑条设置,具有方便转动压环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处于主保护软管和分保护软管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基础上的结构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1、主线束本体;2、分线束本体;3、主保护软管;31、安装孔;4、分保护软管;5、加固结构;51、弧形片;52、嵌入管;521、压环部;522、开口槽;53、粘合件;54、锁紧组件;541、螺纹圈;542、压环;5421、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一种具备分叉点加固结构的汽车线束,如图1所示,包括主线束本体1、多个分线束本体2、套在主线束本体1上的主保护软管3、多个套设在分线束本体2上且与主保护软管3相连接的分保护软管4,主保护软管3和分保护软管4之间设置有加固结构5。
[0024]如图1到图3所示,在主保护软管3对应分保护软管4处设置有安装孔31。加固结构5包括一端包括贴合在主保护软管3周侧且具有嵌入在安装孔31内的弧形片51、一体设置在弧形片51中部且一端嵌入在安装孔31内的嵌入管52、设置在弧形片51内侧且实现粘合在主保护软管3周侧的粘合件53、设置在嵌入管52另一端的锁紧组件54,分保护软管4套设在嵌
入管52上且外圈被锁紧组件54压紧。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嵌入管52嵌入在安装孔31的部分设置有抵紧在安装孔31的开口边缘内侧的压环部521,主保护软管3的安装孔31处形变后使得压环部521嵌入。粘合件53为粘合在弧形片51内侧和主保护软管3周侧的3M泡沫双面胶。
[0026]如图2和图3所示,嵌入管52远离安装孔31一端的外径朝向远离安装孔31的方向逐渐增大,锁紧组件54包括设置在嵌入管52周侧的螺纹圈541、螺纹连接在螺纹圈541上的压环542,压环542远离安装孔31一端的内径朝向远离安装孔31的方向逐渐增大;分保护软管4安装时先套在嵌入管52上,压环542调节时朝向远离安装孔31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实现将分保护软管4压紧在嵌入管52和压环542之间。嵌入管52远离安装孔31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开口槽522,嵌入管52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当嵌入管52远离安装孔31的一端受压形变后,压环542套在嵌入管52上。同时压环542的周侧设置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防滑条5421。
[0027]实施效果:在主保护软管3和分保护软管4连接时,先使得加固结构5的嵌入管52一端嵌入在主保护软管3的安装孔3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分叉点加固结构的汽车线束,包括主线束本体(1)、多个分线束本体(2)、套在主线束本体(1)上的主保护软管(3)、多个套设在分线束本体(2)上且与主保护软管(3)相连接的分保护软管(4),所述主保护软管(3)和分保护软管(4)之间设置有加固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保护软管(3)对应分保护软管(4)处设置有安装孔(31),所述加固结构(5)包括一端包括贴合在主保护软管(3)周侧且具有嵌入在安装孔(31)内的弧形片(51)、一体设置在弧形片(51)中部且一端嵌入在安装孔(31)内的嵌入管(52)、设置在弧形片(51)内侧且实现粘合在主保护软管(3)周侧的粘合件(53)、设置在嵌入管(52)另一端的锁紧组件(54),所述分保护软管(4)套设在嵌入管(52)上且外圈被锁紧组件(54)压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分叉点加固结构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管(52)嵌入在安装孔(31)的部分设置有抵紧在安装孔(31)的开口边缘内侧的压环部(521),所述主保护软管(3)的安装孔(31)处形变后使得压环部(521)嵌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分叉点加固结构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件(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强施亚丽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星展汽车科技绍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