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卷线模组及高互换性充电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39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卷线模组及高互换性充电模组,该自动卷线模组通过在卷线壳体内设置卷线组件,使得输出线能被收卷于卷线壳体中,从而在使用时可在输出线总长度的范围内,抽出任意长度,从而解决输出线长度不合适、难收纳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和具有第二连组件的电源基础输出件可拆卸吸附连接,从而避免了电源基础输出件反复插拔的动作,从而避免插接组件出现松动。另外,只要是具备第二连接组件的电源基础输出件均可以和具有第一连接组件的自动卷线模组连接,且能通过第一充电组件和第二充电组件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了自动卷线模组和不同品类的电源基础输出件的互换性。不同品类的电源基础输出件的互换性。不同品类的电源基础输出件的互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卷线模组及高互换性充电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卷线模组及高互换性充电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电源类产品,基本上都采用单独电源和输出线单体设计。或是电源产品带直连线设计。
[0003]传统的电源和输出线的组合一般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携带也较为方便。但是,单独的输出线由于长度固定,在使用时或短或长,即充电设备距离插座较短时,输出线冗余,充电设备距离插座较远时,输出线长度不够。为此,很难有或者收纳时,收纳起来比较费时且杂乱。另外,电源在每次使用时,需要和插座插接配合,插接过程受到插座质量影响,由于插座中设置有弹性夹片以夹持插头上的插销,反复插拔容易导致插销和弹性夹片的结合出现松动,从而导致插头容易从插座掉落,影响使用体验。
[0004]电源产品带直连线的产品,整体体积较大,且输出线只能固定在现有的电源使用,无法互换使用。
[0005]为此,亟需研究一种自动卷线模组及高互换性充电模组,以解决输出线长度不合适、难收纳、插头和插座反复插拔导致插头易从插座掉落以及输出线无法和其他电源互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卷线模组及高互换性充电模组,以输出线长度不合适、难收纳、插头和插座反复插拔导致插头易从插座掉落以及输出线无法和其他电源互换的问题。
[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卷线模组,该自动卷线模组包括:<br/>[0009]卷线壳体;
[0010]卷线组件,所述卷线组件设于所述卷线壳体中,用于将输出线收卷于所述卷线壳体内,且能使位于所述卷线壳体外的所述输出线止动于任意长度;
[0011]第一连接组件,设于所述卷线壳体,用于和具有第二连接组件的电源基础输出件可拆卸吸附连接;
[0012]第一充电组件,设于所述卷线壳体,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吸附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充电组件能与所述电源基础输出件的第二充电组件抵接并电连接。
[0013]作为一种自动卷线模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卷线壳体设有容置槽以及连通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卷线壳体的内部容腔的贯穿孔,所述输出线穿设于所述贯穿孔,所述输出线卷绕于所述卷线组件,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输出线的充电头。
[0014]作为一种自动卷线模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卷线壳体的内部容腔。
[0015]作为一种自动卷线模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吸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呈环状排布。
[0016]作为一种自动卷线模组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充电组件包括第一正极充电端子和第一负极充电端子。
[0017]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互换性充电模组,包括电源基础输出件和上述任一方案中的自动卷线模组,所述电源基础输出件包括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二充电组件,所述电源基础输出件与所述自动卷线模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充电组件和所述第二充电组件电连接。
[0018]作为一种高互换性充电模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基础输出件包括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能插装于电插排的插接孔中,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充电组件电连接。
[0019]作为一种高互换性充电模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基础输出件包括线缆和至少一组插接孔,所述线缆的一端和电源电连接,所述线缆的另一端和所述插接孔电连接,且和所述第二充电组件电连接。
[0020]作为一种高互换性充电模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基础输出件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充电组件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0021]作为一种高互换性充电模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基础输出件设有对接槽,所述卷线壳体能匹配放置于所述对接槽中。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卷线模组,该自动卷线模组通过在卷线壳体内设置卷线组件,使得输出线能被收卷于卷线壳体中,从而在使用时可在输出线总长度的范围内,抽出任意长度,从而解决输出线长度不合适、难收纳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和具有第二连组件的电源基础输出件可拆卸吸附连接,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吸附连接的状态下,第一充电组件能与电源基础输出件的第二充电组件抵接并电连接,由吸附结构替代插拔结构,从而避免了电源基础输出件反复插拔的动作,从而避免插接组件出现松动,吸附连接的方式保证了自动卷线模组和电源基础输出件连接的可靠性。另外,只要是具备第二连接组件的电源基础输出件均可以和自动卷线模组连接,且能通过第一充电组件和第二充电组件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了自动卷线模组和不同品类的电源基础输出件的互换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自动卷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电源基础输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自动卷线模组和电源基础输出件配合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电源基础输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自动卷线模组和电源基础输出件的配合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电源基础输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00、自动卷线模组;
[0034]110、卷线壳体;111、容置槽;112、凹槽;120、第一连接组件;130、第一充电组件;131、第一正极充电端子;132、第一负极充电端子;133、第一检测端子;134、第一满电检测端子;140、输出线;141、充电头;
[0035]200、电源基础输出件;201、基础壳体;210、第二连接组件;220、第二充电组件;221、第二正极充电端子;222、第二负极充电端子;223、第二检测端子;224、第二满电检测端子;225、凸起;230、插销;240、线缆;250、插头;260、对接槽;270、USB充电口;280、Type

C充电口;290、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卷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线壳体(110);卷线组件,所述卷线组件设于所述卷线壳体(110)中,用于将输出线(140)收卷于所述卷线壳体(110)内,且能使位于所述卷线壳体(110)外的所述输出线(140)止动于任意长度;第一连接组件(120),设于所述卷线壳体(110),用于和具有第二连接组件(210)的电源基础输出件(200)可拆卸吸附连接;第一充电组件(130),设于所述卷线壳体(110),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20)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10)吸附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充电组件(130)能与所述电源基础输出件(200)的第二充电组件(220)抵接并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卷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壳体(110)设有容置槽(111)以及连通所述容置槽(111)和所述卷线壳体(110)的内部容腔的贯穿孔,所述输出线(140)穿设于所述贯穿孔,所述输出线(140)卷绕于所述卷线组件,所述容置槽(111)用于容置所述输出线(140)的充电头(1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卷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20)包括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卷线壳体(110)的内部容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卷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呈环状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卷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组件(130)包括第一正极充电端子(131)和第一负极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李雄武田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