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利强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27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包括座体、金属片、延伸片和锁紧螺钉,所述座体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通过连接螺钉连接有L形块,两组所述L形块之间靠近顶端处和底端处均通过旋转槽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围靠近中央处套设有条形转动块,两组所述条形转动块上均通过转槽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围套设有固定板,两组所述固定板端部开设有条形槽。该新型在接线处具备角度方便调节的理线结构,线缆在连接时的进线灵活性佳,线缆在与连接座连接时较为整齐,线缆不易发生缠绕,从而可以防止因缠绕导致对汽车电机正常工作的影响,适合广泛推广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电机是电动汽车中的重要动力部件,为了方便汽车电机与汽车电池之间进行接线,需要利用接线座进行接线。
[0003]专利号CN203722392U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机的接线座结构,即本结构包括接线螺栓、压紧螺母、母排、树脂绝缘体和垫块螺母,所述垫块螺母拧于所述接线螺栓,所述接线螺栓连同所述垫块螺母嵌入所述树脂绝缘体内并垫块螺母平面高于树脂绝缘体平面,所述压紧螺母拧于所述接线螺栓,所述母排套入所述接线螺栓并位于所述压紧螺母与垫块螺母之间。本结构避免了传统接线座的缺陷,避免接线螺栓松动的安全隐患,确保接线座的电气性能,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0004]以往的接线座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以往在接线处不具备角度方便调节的理线结构,线缆在连接时的进线灵活性差,线缆直接与接线座端子连接,在连接时较为凌乱,线缆容易发生缠绕。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包括座体、金属片、延伸片和锁紧螺钉,所述座体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通过连接螺钉连接有L形块,两组所述L形块之间靠近顶端处和底端处均通过旋转槽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围靠近中央处套设有条形转动块,两组所述条形转动块上均通过转槽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围套设有固定板,两组所述固定板端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壁之间设置有圆形槽。
[0008]进一步地,其中一组所述L形块一端设置有第一套块,所述第一套块内壁设置有第一接触圈,所述第一接触圈与对应的第一转轴端部外围接触,两组所述条形转动块相靠近处均设置有第二套块,所述第二套块内设置有第二接触圈,所述第二接触圈均与对应的第二转轴端部外围接触,通过第一接触圈和第二接触圈,方便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施加静摩擦力,使得人员不对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施加外力时,使得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角度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端部外侧焊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转轴端部外侧连接有第二把手,通过对第一把手施加外力,方便带动第一转轴进行转动,通过对第二把手施加外力,方便带动第二转轴转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座体顶部靠近中央两端处均设置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底部贯穿座体底部且连接有延伸片,所述延伸片底端一侧贯穿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金属片顶部通过
螺纹槽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座体顶部靠近所述金属片两端处均设置有隔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座体顶部两端均开设有沉头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线缆在与金属片或延伸片接触连接时,可以先由固定板一侧的条形槽穿过,并通过圆形槽进行进一步限位,人员通过对第一把手或第二把手施加外力,方便带动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可以调节固定板在两个方向上的角度,通过固定板、条形槽和圆形槽方便对线缆进行理线,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方便对固定板的角度进行调节,本接线座结构在接线处具备角度方便调节的理线结构,线缆在连接时的进线灵活性佳,线缆在与连接座连接时较为整齐,线缆不易发生缠绕,从而可以防止因缠绕导致对汽车电机正常工作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的第一接触圈和第二接触圈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座体;2、隔板;3、金属片;4、锁紧螺钉;5、连接块;6、L形块;7、连接螺钉;8、条形转动块;9、第一转轴;10、第一把手;11、第一套块;12、固定板;13、条形槽;14、圆形槽;15、第二转轴;16、第二把手;17、第二套块;18、沉头孔;19、延伸片;20、预留槽;21、第一接触圈;22、第二接触圈。
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包括座体1、金属片3、延伸片19和锁紧螺钉4,所述座体1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一侧通过连接螺钉7连接有L形块6,两组所述L形块6之间靠近顶端处和底端处均通过旋转槽设置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外围靠近中央处套设有条形转动块8,两组所述条形转动块8上均通过转槽设置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外围套设有固定板12,两组所述固定板12端部开设有条形槽13,所述条形槽13内壁之间设置有圆形槽14。
[0021]其中,其中一组所述L形块6一端设置有第一套块11,所述第一套块11内壁设置有第一接触圈21,所述第一接触圈21与对应的第一转轴9端部外围接触,两组所述条形转动块8相靠近处均设置有第二套块17,所述第二套块17内设置有第二接触圈22,所述第二接触圈22均与对应的第二转轴15端部外围接触。
[0022]本实施例中如图1

4所示,通过第一接触圈21和第二接触圈22,方便对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5施加静摩擦力,使得人员不对第一转轴9或第二转轴15施加外力时,使得第一转轴9或第二转轴15的角度固定。
[0023]其中,所述第一转轴9端部外侧焊接有第一把手10,所述第二转轴15端部外侧连接
有第二把手16。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1

4所示,通过对第一把手10施加外力,方便带动第一转轴9进行转动,通过对第二把手16施加外力,方便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
[0025]其中,所述座体1顶部靠近中央两端处均设置有金属片3,所述金属片3底部贯穿座体1底部且连接有延伸片19,所述延伸片19底端一侧贯穿开设有预留槽20,所述金属片3顶部通过螺纹槽设置有锁紧螺钉4,所述座体1顶部靠近所述金属片3两端处均设置有隔板2。
[0026]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过拧紧锁紧螺钉4,方便将线缆端部固定在金属片3与锁紧螺钉4之间,通过预留槽20方便线缆与延伸片19连接。
[0027]其中,所述座体1顶部两端均开设有沉头孔18。
[0028]本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通过外部螺栓穿过沉头孔18,方便将座体1固定在外部待安装面上。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工作时,通过外部螺栓穿过沉头孔18,方便将座体1固定在外部待安装面上,从而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包括座体(1)、金属片(3)、延伸片(19)和锁紧螺钉(4),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一侧通过连接螺钉(7)连接有L形块(6),两组所述L形块(6)之间靠近顶端处和底端处均通过旋转槽设置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外围靠近中央处套设有条形转动块(8),两组所述条形转动块(8)上均通过转槽设置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外围套设有固定板(12),两组所述固定板(12)端部开设有条形槽(13),所述条形槽(13)内壁之间设置有圆形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机接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L形块(6)一端设置有第一套块(11),所述第一套块(11)内壁设置有第一接触圈(21),所述第一接触圈(21)与对应的第一转轴(9)端部外围接触,两组所述条形转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利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