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26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9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如何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和产品竞争力的问题。其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主视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视部的边缘的第一侧视部、第二侧视部和第三侧视部;第三侧视部连接于第一侧视部与第二侧视部之间;第一侧视部、第二侧视部和第三侧视部分别自主视部的第一段、第二段和拐角段远离主视部的中部延伸,并向背面侧折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用于显示画面或信息。电子设备用于显示画面或信息。电子设备用于显示画面或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的申请号是202210113128.3,申请日是2022年01月29日,名称是: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1月29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1436962.8、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四曲面屏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3]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4]目前,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外观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显示屏(也可以称为屏幕)作为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的差异将是电子设备区别于其他品牌产品的重要因素。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越来越需要提升显示屏的屏占比。
[0005]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显示屏的屏占比,电子设备逐渐向曲面屏方向发展。而一般的曲面屏电子设备,为了防止内部柔性显示面板产生褶皱,其柔性显示面板在显示屏的两侧部位设置弯曲的曲面造型,而在顶部和底部并没有弯曲。这样,顶部和底部的边框直接平铺在盖板玻璃(coverglass,CG)的下方,使得此类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无法进一步提高。此外,由于柔性显示面板在顶部和底部没有弯曲,因此曲面屏电子设备的外观形态固定,产品竞争力较弱并且用户的体验效果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如何提升电子设备屏占比和产品竞争力的问题。<br/>[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主视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视部的边缘的第一侧视部、第二侧视部和第三侧视部。主视部包括中部和边缘。主视部的边缘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连接于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拐角段。主视部包括显示面以及背对显示面的背面。第一侧视部自第一段远离主视部的中部延伸并向背面侧折弯。第二侧视部自第二段远离主视部的中部延伸并向背面侧折弯。第三侧视部连接于第一侧视部与第二侧视部之间,且第三侧视部自拐角段远离主视部的中部延伸并向背面侧折弯。
[0009]这样一来,柔性显示面板在侧部、顶部或者底部设有曲面造型的同时,在边缘拐角部位也设有曲面造型。在将该柔性显示面板应用于电子设备时,无需在中框上形成翘角,从而可以降低中框的加工难度。同时,柔性显示面板除了设置于透光盖板的侧部、顶部或者底部的曲面造型内之外,还设置于透光盖板的边缘角落位置的曲面造型内,因此可以使得电子设备正面角落位置的黑边宽度与侧部、顶部或者底部的黑边宽度一致,保证电子设备的正面的外观效果。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大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提高显示区域的信息承载效
率,提升产品竞争力。
[00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侧视部的外轮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视部的外轮廓和第二侧视部的外轮廓相接,第三侧视部的外轮廓的中部沿垂直于主视部的方向靠近主视部翘起。这样一来,第三侧视部中位于外轮廓中部翘起部分与拐角段之间的部分形成柔性显示面板的边缘拐角部位的冗余部分,该冗余部分呈展开状态,未产生褶皱,在将该柔性显示面板应用于电子设备时,不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
[001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视部的外轮廓在显示面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二侧视部的外轮廓在显示面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三侧视部的外轮廓在显示面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第三投影为连接于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之间的过渡圆弧。这样一来,在将柔性显示面板应用于诸如手机等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正面的边缘拐角呈圆角形态,能够保证美观,且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00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侧视部在显示面的正投影为第四投影,第一段的沿长线与第二段的延长线的交点位于第四投影内。这样一来,第三侧视部的面积较大,在显示面的正投影面积较大,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001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侧视部在垂直于主视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0.05mm,且小于或者等于0.25mm。这样一来,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三侧视部的冗余量适中,能够在柔性显示面板保持曲面形态的同时,尽可能地防止柔性显示面板产生褶皱。
[001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段和第二段均为直线段,且第一段与第二段垂直。
[001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拐角段为连接于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过渡圆弧。这样一来,主视部的边缘平滑过渡,设置于主视部的边缘的第一侧视部、第三侧视部、第二侧视部之间可以依次平滑过渡,防止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一侧视部与第三侧视部之间、第三侧视部与第二侧视部之间以及第三侧视部内部因弯折角过大而产生损坏。
[001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段的长度大于第二段的长度。
[0017]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透光盖板和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透光盖板包括平板部、以及设置于平板部的边缘的第一弧片部、第二弧片部和第三弧片部。平板部包括中部和边缘。平板部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第二边以及连接于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的拐角边。第一弧片部自平板部的第一边远离平板部的中部延伸并向平板部的内侧弯曲。第二弧片部自平板部的第二边远离平板部的中部延伸并向平板部的内侧弯曲。第三弧片部连接于第一弧片部与第二弧片部之间,且第三弧片部自平板部的拐角边远离平板部的中部延伸并向平板部的内侧弯曲。柔性显示面板设置于透光盖板的内侧。柔性显示面板的主视部与平板部层叠设置,且主视部的显示面朝向平板部,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侧视部与第一弧片部层叠设置。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二侧视部与第二弧片部层叠设置。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三侧视部与第三弧片部层叠设置。
[0018]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且透光盖板的平板部、第一弧片部、第二弧片部和第三弧片部分别与柔性显示面板的主视部、第一侧视部、第二侧视部和第三侧视部层叠设置,因此能够形成曲面状的显示屏,该曲面状的显示屏除了在侧部、顶部或者底部形成曲面造型之外,还在边缘拐角位置形成曲面造型,且该边
缘拐角位置的曲面造型可以用于显示画面或者信息,由此可以提升屏占比和产品竞争力。
[0019]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弧片部的外轮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片部的外轮廓和第二弧片部的外轮廓相接,第三弧片部的外轮廓的中部沿垂直于平板部的方向靠近平板部翘起。这样一来,第三弧片部与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三侧视部相适应,能够保证二者的贴合效果。
[0020]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弧片部的外轮廓在平板部的外表面的正投影为第五投影,第二弧片部的外轮廓在平板部的外表面的正投影为第六投影,第三弧片部的外轮廓在平板部的外表面的正投影为第七投影。第七投影为连接于第五投影与第六投影之间的过渡圆弧。这样一来,在将透光盖板应用于电子设备时,透光盖板的边缘拐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盖板;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透光盖板的内侧,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主视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视部的边缘的第一侧视部、第二侧视部和第三侧视部;所述主视部包括中部和边缘,所述主视部的边缘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的拐角段;所述主视部包括显示面以及背对所述显示面的背面;所述第一侧视部自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主视部的中部延伸并向所述背面侧折弯;所述第二侧视部自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主视部的中部延伸并向所述背面侧折弯;所述第三侧视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视部与所述第二侧视部之间,且所述第三侧视部自所述拐角段远离所述主视部的中部延伸并向所述背面侧折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视部的外轮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视部的外轮廓和所述第二侧视部的外轮廓相接,所述第三侧视部的外轮廓的中部沿垂直于所述主视部的方向靠近所述主视部翘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视部的外轮廓在所述显示面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二侧视部的外轮廓在所述显示面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三侧视部的外轮廓在所述显示面的正投影为第三投影,所述第三投影为连接于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二投影之间的过渡圆弧。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视部在所述显示面的正投影为第四投影,所述第一段的沿长线与所述第二段的延长线的交点位于所述第四投影内。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视部在垂直于所述主视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0.05mm,且小于或者等于0.25mm。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为直线段,且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段为连接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的过渡圆弧。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盖板包括平板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平板部的边缘的第一弧片部、第二弧片部和第三弧片部;所述平板部包括中部和边缘,所述平板部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第二边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之间的拐角边;所述第一弧片部自所述第一边远离所述平板部的中部延伸并向所述平板部的内侧弯曲;所述第二弧片部自所述第二边远离所述平板部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伟田志菲张言罗凡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