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敏化剂自动配置和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24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敏化剂自动配置和输送装置,包括混料机构、泵送机构与控制机构,混料机构包括搅拌罐,搅拌罐的底部通过称重传感器连接有支撑腿,在搅拌罐顶部的中心固定有混料电机,该混料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相连,搅拌轴上连接有若干搅拌桨,在混料电机两侧的搅拌罐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搅拌罐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泵送机构进料口相连,在输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在泵送机构上通过支撑杆固定控制机构,泵送机构的出料口上连接有送料管道,在送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实现了敏化剂的自动配置和输送,克服了劳动强度大、配置时存在的人身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等缺陷。的人身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等缺陷。的人身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敏化剂自动配置和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到民爆炸药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敏化剂自动配置和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乳化基质是未敏化的乳化炸药,它的密度较大,需要很大的起爆能量,并且传爆非常困难。因此,在制备乳化炸药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物理或化学或复合敏化方法加以敏化。其中,化学敏化是通过在乳化基质中添加一定配比的敏化剂,在合适的PH值与温度控制条件下进行敏化。
[0003]然而,在民爆炸药生产行业中进行的敏化剂配置,通常是采用人工将固体和液态按照配方混兑,该种方式存在人工劳动强度大、环境脏乱差等缺陷。同时敏化剂有强腐蚀性,人工配置时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敏化剂自动配置和输送装置,能够自动实现敏化剂的配料与输送。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敏化剂自动配置和输送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混料机构、泵送机构与控制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底部通过称重传感器连接有支撑腿,在所述搅拌罐顶部的中心固定有混料电机,该混料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相连,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若干搅拌桨,在所述混料电机两侧的搅拌罐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所述搅拌罐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所述泵送机构进料口相连,在所述输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在所述泵送机构上通过支撑杆固定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泵送机构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将敏化剂输送至生产现场的送料管道,在所述送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所述泵送机构、混料电机、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泵送机构包括储料箱,该储料箱的进口与所述输料管道相连接,在所述储料箱的顶部通过支座固定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道与所述储料箱连通,在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控阀,该第三电控阀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储料箱的顶部,所述储料箱的出口与所述送料管道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罐的底部设置为斜面,且该搅拌罐的出料口靠近斜面较低侧。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上均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侧边缘与所述搅拌罐铰接,所述盖板的外侧与所述搅拌罐的外侧边缘紧密配合。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提手。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以及与该控制器相连接的触摸显示屏。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搅拌罐与第一电控阀之间的输料管道上还设置有Y型过滤器。
[0013]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配置敏化剂时,首先通过控制机
构的触摸显示屏输入配方,然后按配方加入液体,通过称重传感器检测加入液体的重量,达到设定值后投入固体物料并至设定值,控制器打开混料电机开始搅拌,达到搅拌设定值后停止搅拌,打开第一电控阀使物料进入储料箱,通过称重传感器检测到搅拌罐的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关闭第一电控阀,之后打开第二电控阀与第三电控阀,控制空气泵工作向储料箱内输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将物料推入生产现场的制定生产设备,从而实现了敏化剂的自动配置和输送,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配置时存在的人身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等缺陷。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1所示,一种敏化剂自动配置和输送装置,包括混料机构10、泵送机构20与控制机构30,所述混料机构10包括搅拌罐11,所述搅拌罐11的底部通过称重传感器12连接有支撑腿13,在所述搅拌罐11顶部的中心固定有混料电机14,该混料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5与搅拌轴16相连,所述搅拌轴16上连接有若干搅拌桨17,在所述混料电机14两侧的搅拌罐1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所述搅拌罐11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40与所述泵送机构20进料口相连,在所述输料管道40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50,在所述搅拌罐11与第一电控阀50之间的输料管道40上还设置有Y型过滤器60,在所述泵送机构20上通过支撑杆90固定所述控制机构30,所述泵送机构20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将敏化剂输送至生产现场的送料管道70,在所述送料管道70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80,所述泵送机构20、混料电机14、第一电控阀50、第二电控阀80均与所述控制机构30电连接。
[0018]本例中,所述支撑腿13为两段式结构,所述称重传感器12设置在两端支撑腿13之间,在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0019]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多组所述搅拌桨17从上至下均布于所述搅拌轴16上。
[0020]优选的,所述搅拌罐11的底部设置为斜面,且该搅拌罐11的出料口靠近斜面较低侧。
[0021]参见附图1,所述泵送机构20包括储料箱21,该储料箱21的进口与所述输料管道40相连接,在所述储料箱21的顶部通过支座22固定有空气泵23,所述空气泵23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道24与所述储料箱21连通,在所述输气管道24上设置有第三电控阀25,该第三电控阀25与所述控制机构30电连接,所述支撑杆90固定在所述储料箱21的顶部,所述储料箱21的出口与所述送料管道70相连。
[0022]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上均设置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的内侧边缘与所述搅拌罐11铰接,所述盖板18的外侧与所述搅拌罐11的外侧边缘紧密配合,在所述盖板18上设置有提手19。
[0023]参见附图2,所述控制机构30包括控制器(图未示出)以及与该控制器相连接的触摸显示屏31,所述称重传感器12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组分别
与所述混料电机14、第一电控阀50、第二电控阀80、第三电控阀25、空气泵23相连。
[0024]配置敏化剂时,首先通过控制机构30的触摸显示屏31输入配方,然后按配方加入液体,通过称重传感器12检测加入液体的重量,达到设定值后投入固体物料并至设定值,控制器打开混料电机14开始搅拌,达到搅拌设定值后停止搅拌,打开第一电控阀50使物料进入储料箱21,通过称重传感器12检测到搅拌罐11的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控制器关闭第一电控阀50,之后打开第二电控阀80与第三电控阀,控制空气泵23工作向储料箱21内输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将物料推入生产现场的制定生产设备,从而实现敏化剂的自动配置和输送,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配置时存在的人身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等缺陷。
[0025]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敏化剂自动配置和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机构、泵送机构与控制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底部通过称重传感器连接有支撑腿,在所述搅拌罐顶部的中心固定有混料电机,该混料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相连,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若干搅拌桨,在所述混料电机两侧的搅拌罐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所述搅拌罐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所述泵送机构进料口相连,在所述输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在所述泵送机构上通过支撑杆固定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泵送机构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将敏化剂输送至生产现场的送料管道,在所述送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所述泵送机构、混料电机、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敏化剂自动配置和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机构包括储料箱,该储料箱的进口与所述输料管道相连接,在所述储料箱的顶部通过支座固定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的出气口通过输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险峰王凯张博潇刘程夏广方
申请(专利权)人:葛洲坝易普力重庆力能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