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删余卷积码的母码和删余模式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通信编码
,尤其涉及一种删余卷积码的母码和删余模式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适应数字通信系统不同信道质量及各种传输速率的要求,卷积码常采取删余模式来使用,即以码率为1/m的卷积码为母码,从其连续k个时刻输出的km个码元中,选择删除部分码元,将剩余的n个码元作为编码序列传输。在接收端解码时,在删除位置填充特定的码元,仍可采用母码解码器解码,这样就得到码率为k/n的删余卷积码。删余卷积码用纠错能力的降低,换取信息传输效率的提高,对适应信道质量的改善是很有意义的。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基于1/2码率的卷积码,通过删余来得到高码率的删余卷积码。
[0003]卷积码的主要解码算法为维特比(Viterbi)算法,该算法的复杂度主要取决于卷积码的维数k和记忆深度u,是k+u的指数函数。因此,对于删余卷积码,正确识别出删余卷积码母码,用删余卷积码的母码解码器来解码,能够指数级提高解码效率。
[0004]识别删余卷积码母码的前提,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删余卷积码的母码和删余模式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编码序列数据和所述编码序列数据对应的编码码字序列;基于所述编码序列数据和矩阵近似秩算法,识别删余卷积码的码长和维数;基于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码长、维数和所述编码码字序列,确定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第一多项式生成矩阵;基于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第一多项式生成矩阵和第一关联关系,识别所述删余卷积码的母码的第二多项式生成矩阵和删余模式;所述第一关联关系表示所述第一多项式生成矩阵、所述母码的所述第二多项式生成矩阵和所述删余模式之间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删余卷积码的母码和删余模式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编码序列数据和矩阵近似秩算法,识别删余卷积码的码长和维数,包括:基于所述编码序列数据和矩阵近似秩算法,确定所述编码序列数据对应的第一矩阵的至少一个近似秩;基于各所述近似秩,确定各所述近似秩对应的降秩位置和相邻近似秩对应的矩阵秩差;基于各所述降秩位置和各所述矩阵秩差,识别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码长和维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删余卷积码的母码和删余模式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编码序列数据和矩阵近似秩算法,确定所述编码序列数据对应的第一矩阵的至少一个近似秩,包括:基于所述编码序列数据,构造第一矩阵;将所述第一矩阵转化为下三角形式,得到第二矩阵;基于所述第二矩阵,分别确定所述第二矩阵中每一列对应的汉明重量;基于各所述汉明重量和第一预设阈值,确定所述编码序列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矩阵的各所述近似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删余卷积码的母码和删余模式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降秩位置和各所述矩阵秩差,识别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码长和维数,包括:基于各所述降秩位置,计算相邻降秩位置对应的差序列;所述差序列包括多个相邻降秩位置对应的位置差值;基于各所述位置差值,识别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码长;基于各所述矩阵秩差、各所述位置差值和所述码长,识别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维数。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删余卷积码的母码和删余模式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码长、维数和所述编码码字序列,确定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第一多项式生成矩阵,包括:基于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码长、维数和所述编码码字序列,采用哈达玛变换法确定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第一多项式生成矩阵。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删余卷积码的母码和删余模式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删余卷积码的第一多项式生成矩阵和第一关联关系,识别所述删余卷积码的母码的第二多项式生成矩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谷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