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构型单兵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08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构型单兵飞行器,包括背包模块和动力模块,动力模块对称分布在背包模块的两侧,且均与背包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背包模块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的紧固件,内置有供电组件和供油组件;所述动力模块在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旋翼系统、操作舵机和涡喷发动机,所述旋翼系统提供飞行主要动力和涡喷发动机的进气气流,涡喷发动机提供辅助升力,通过对飞行器进行模块化设计,使得动力模块和背包模块拆装方便,提高了便携度;组合式设计使得动力模块更高效,在实现载人飞行器轻量化的基础上增加飞行的续航时间;通过操纵杆控制操作舵机的行程,实现发动机矢量推力控制,控制涡喷发动机的姿态,操纵性能优异。操纵性能优异。操纵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构型单兵飞行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制造
,具体为一种新构型单兵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单兵飞行器是一种驱动单人飞行的小型飞行器,可应用于观光旅游、海上救援、森林防护、短途出行等多个领域,拓展了立体交通网络,将在未来战场及城市立体交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0003]现有的单兵飞行器,如申请号为201310003160.7公开了一种旋翼式单人飞行器,包括背包、旋翼、外罩以及螺旋桨,其中旋翼设置在所述背包的上端,所述的外罩设置在背包的背面,在所述外罩内设置所述的螺旋桨,在所述的外罩上还设置有一驱动所述螺旋桨的发动机。此类旋翼式飞行器安全性较低,飞行动力单一飞行速度较慢。
[0004]又如申请号为202111608811.6公开了一种单兵飞行器,包括机体和位于机体上的发动机;所述机体包括相连接的机翼和端板,端板相对设置于机翼两侧;所述机翼中部设有人体机位,发动机相对设置于人体机位两侧,且发动机位于人体机位与端板之间;所述发动机内设有桨叶,且发动机内设有与桨叶相适配的涵道,涵道后端连接有与控制发动机的滑流舵。此类单兵飞行器采用翼身融合布局,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体积质量大,在起飞阶段往往需要助推,难以实现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
[0005]基于现有单兵飞行器存在的缺陷,需要一种安全性更高,布局更合理,轻量化和便携式相结合,且具有更高效动力系统的单兵飞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构型单兵飞行器,布局合理,安全性更高,实现小型单兵飞行器的轻量化和便携式相结合,动力系统更高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新构型单兵飞行器,包括背包模块和动力模块,动力模块对称分布在背包模块的两侧,且均与背包模块可拆卸连接;
[0009]所述背包模块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的紧固件,内置有供电组件和供油组件;所述动力模块在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旋翼系统、操作舵机和涡喷发动机,所述旋翼系统提供飞行主要动力和涡喷发动机的进气气流,涡喷发动机提供辅助升力,操作舵机和涡喷发动机共同构成矢量涡喷单元控制飞行姿态。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模块和背包模块拆装方便,提高了便携度;旋翼系统提供飞行主要动力和涡喷发动机的进气气流,有利于燃油充分燃烧,降低发动机耗油率,提高发动机效能;旋翼系统和涡喷发动机作为两个独立的动力单元,形成了动力冗余,任一动力单元失效时,保证飞行器仍能安全降落,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通过改变操作舵机的行程,对涡喷发动机动力输出方向进行调整,实现飞行器飞行中的姿态控制,使得飞行器姿态调整更方便。
[0011]优选的,当飞行器处于垂直起降阶段时,操作舵机驱动涡喷发动机喷气口竖直向下,旋翼系统和涡喷发动机共同提供的升力大于或小于飞行器和人体总重力。
[0012]优选的,当飞行器处于平飞状态时,操作舵机驱动涡喷发动机的轴向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30
°
,旋翼系统和涡喷发动机共同提供的升力等于飞行器和人体总重力。
[0013]优选的,当旋翼系统关闭时,所述涡喷发动机提供的最大升力不小于飞行器和人体总重力。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旋翼系统提供飞行主要动力,涡喷发动机的部分推力作为飞行器的辅助升力,使得动力模块更高效,更节能减耗。
[0015]优选的,所述旋翼系统包括整流罩,整流罩内置有电机和螺旋桨,由电机提供螺旋桨旋转动力;若干个操作舵机与所述整流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操作舵机的输出端固定在涡喷发动机外侧的舵机支架上。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流罩通过改善气流流动提高了旋翼的气动性能,同时防止操纵者与螺旋桨接触;涡喷发动机功率较小,噪声低,对操纵者的热辐射较小,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0017]优选的,所述供电组件包括动力电池和电调,供电组件为电机提供电力来源;所述供油组件包括油箱和油管,供油组件为涡喷发动机提供动力来源。
[0018]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背带和腰带,背包模块的前侧设置有一对手部担架,手部担架的前端设置有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和动力模块电性连接。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背带和腰带将人体固定在背包模块上,背包内置的动力电池通过线束、电调将电量输送至电机,提供螺旋桨旋转动力。
[0020]优选的,所述背包模块和所述整流罩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滑锁、滑轨和滑键,所述滑键和滑轨相互匹配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滑键和滑轨通过滑锁进行锁止。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组装后的动力模块通过滑键沿着滑道滑入滑轨,通过滑锁进行锁止,方便拆装。
[0022]优选的,所述滑键剖面设置为T字型结构,所述滑轨设置为弧形结构。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T字型滑键增大与滑轨的接触面积,可防止滑键在前后、左右滑动,弧面造型的滑轨可防止滑键在竖直方向上下滑动,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稳定性。
[0024]优选的,当飞行器处于平飞状态时若干涡喷发动机同步运动且倾斜角度相同。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涡喷发动机同步运动共同调整飞行姿态。
[0026]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采用动力组合方式,工作时旋翼系统提供飞行主要动力,并提供了涡喷发动机的进气气流,气流加速进入涡喷发动机,提高了进气压力,降低涡喷发动机内燃烧混合浓度,有利于燃油充分燃烧,降低发动机耗油率,提高发动机效能。在地面起飞阶段,涡喷发动机喷出的气流增强了螺旋桨系统的地面效应,由涡喷发动机的部分推力作为飞行器的辅助升力来源,组合式设计使得动力模块更高效,在实现载人飞行器轻量化的基础上增加飞行的续航时间。
[0028]本专利技术采用旋翼系统和涡喷发动机作为两个独立的动力单元,形成了动力冗余,当旋翼系统因故障失效,由涡喷发动机提供悬停升力,飞行器可以实现安全降落,克服了现
有单兵飞行器单一动力来源导致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0029]本专利技术由操作舵机和涡喷发动机共同构成矢量涡喷单元控制飞行姿态,操纵者通过操纵杆控制操作舵机的行程,实现发动机矢量推力控制,控制涡喷发动机的姿态,进而控制推力方向,控制整个飞行器的姿态,实现飞行器的垂起、前飞(前后)、侧飞(左右),操纵性能优异。垂直起降,拓展了立体交通网络。
[0030]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飞行器进行模块化设计,安装时将组装后的动力模块通过滑键沿着滑道滑入滑轨,通过滑锁进行锁止。使得动力模块和背包模块拆装方便,提高了便携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载人飞行飞行器结构复杂、体积质量大、难以携带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构型单兵飞行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构型单兵飞行器动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构型单兵飞行器背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构型单兵飞行器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构型单兵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模块(1)和动力模块(2),动力模块(2)对称分布在背包模块(1)的两侧,且均与背包模块(1)可拆卸连接;所述背包模块(1)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人体的紧固件(3),内置有供电组件和供油组件;所述动力模块(2)在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旋翼系统(4)、操作舵机(51)和涡喷发动机(52),所述旋翼系统(4)提供飞行主要动力和涡喷发动机(52)的进气气流,涡喷发动机(52)提供辅助升力,操作舵机(51)和涡喷发动机(52)共同构成矢量涡喷单元(5)控制飞行姿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构型单兵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当飞行器处于垂直起降阶段时,操作舵机(51)驱动涡喷发动机(52)喷气口竖直向下,旋翼系统(4)和涡喷发动机(52)共同提供的升力大于或小于飞行器和人体总重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构型单兵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当飞行器处于平飞状态时,操作舵机(51)驱动涡喷发动机(52)的轴向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30
°
,旋翼系统(4)和涡喷发动机(52)共同提供的升力等于飞行器和人体总重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构型单兵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当旋翼系统(4)关闭时,所述涡喷发动机(52)提供的最大升力不小于飞行器和人体总重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构型单兵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系统(4)包括整流罩(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滨李宜恒冯旭碧杨超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