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04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净水器,涉及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球,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室,所述絮凝室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泥装置,所述排泥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絮凝室、抽水泵、过滤装置和检测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净水器做到一体化过滤,使得水质更加干净,做到符合标准化净化,装置使用更加方便,投入的成本减少,产生的效益加大。益加大。益加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净化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一体化净水器是集污水絮凝、沉淀、过滤等于一体的城镇供水自动化设备,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水源污染程度也迅速加剧,出现了很多自来水工厂,净水器的需求就越来越多,大部分自来水工厂都采用传统药物沉淀过滤的方法,也有自来水厂采取一体化净水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如中国专利一种压力式一体化净水器(CN102642952A,申请日2012.05.09),公开了其,包括进水管、进水总阀、卧式圆柱形密封容器、出水总阀,卧式圆柱形密封容器内依次分为反应腔、预沉腔、静态沉淀腔、一级过滤腔、二级过滤腔及消毒腔,反应腔内有多面体空心球,静态沉淀腔的中部设置斜管,一级过滤腔底部通过联络阀及联络管接入二级过滤腔,一级过滤腔、二级过滤腔内均填充有微孔陶瓷滤料;反冲洗总管一端与进水管相连,另一端分别经前反冲洗进水阀进入一级过滤腔、经后反冲洗进水阀进入二级过滤腔。类似的结构设计,只通过了压力方式,让水进行沉淀去污,且采用回流的方式,使得反冲的水更加污浊,这样导致过滤不干净,此过滤装置和传统的净水器一样都没有检测装置,长时间的过滤后不能保证水的洁净程度,且过滤沉积的物质不方便处理,造成日久沉积,容易损坏净水器内部的装置,使得装置使用寿命剪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球,所述过滤球的下方设置有水流缓冲板,所述水流缓冲板的侧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室,所述絮凝室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泥装置,所述排泥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蓄水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
[000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装置的内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棉,所述第一过滤棉的底部设置有石英砂过滤层,所述石英砂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棉,所述第二过滤棉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过滤层。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喷水装置通过排水管与过滤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喷水装置是由分流管和过滤喷头构成,所述分流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喷头通过螺纹连接与分流管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过滤喷头的数量有六组。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一侧贯穿连接于第二挡
板,所述检测装置是由检测器、分流装置、回水管和出水管构成,所述检测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头,所述检测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分流装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出水管。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水管一侧贯穿连接第二挡板,所述出水管贯穿连接外壳所述进水头为全方位吸水装置。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球设置在外壳与第一挡板的中间,所述过滤球是以横轴为中心做旋转,所述过滤球的数量为两组。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泥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泥渣盒,所述泥渣盒贯穿连接外壳的底部,所述泥渣盒通过插接的方式与外壳的底部连接。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净水器,通过絮凝室、抽水泵、过滤装置和检测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净水器做到一体化过滤,使得水质更加干净,做到符合标准化净化,装置使用更加方便,投入的成本减少,产生的效益加大,絮凝室将水中悬浮物集聚变大,完成最早的固液分离,分离之后的水经过沉淀后,被抽水泵下的抽水水管将上面的优质干净水往上抽离,抽水泵将所抽的水传送到上部的过滤装置中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完成的水通过喷水装置后到达蓄水池进行沉积,沉积之后的水被吸入到检测装置中进行检测,检测过的水通过分流装置的自动化处理,符合通过的水就会被运输至外壳外连接水管供人使用,若检测不符合的水通过回水管又回到去泥层,这样使得净水器的处理水的过程更加精密准确,让人们放心使用。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净水器,通过过滤装置和喷水装置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处理过的水进一步得到优化,使得装置更加具体,经过过滤装置内部的第一活性炭过滤层、第一过滤棉、石英砂过滤层、第二活性炭过滤层和第二过滤棉的作用下使得水进行有层次的过滤,这样过滤的更加精细,再通过喷水装置内部的过滤网,使得内部水物质层层优化,最后经过分流管到达过滤喷头,过滤喷头将水分成小支流,使得过滤更加精细,过滤喷头可以更换,使得装置的延展性加强。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净水器,通过排泥装置和泥沙盒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大块的沉积物能够得到处理,不会储存在净水器的底部,使得内部装置损坏,排泥装置安装在净化机内部的底部,使得第一遍沉积物都在此堆积,排泥装置底部设置的泥渣盒使得使用更加方便,不会长时间堆积,泥渣盒可以活动取下,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体化净水器的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体化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一体化净水器的喷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一体化净水器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外壳;2、进水管;3、过滤球;4、水流缓冲板;5、第一挡板;6、絮凝室;7、排泥装置;8、抽水管;9、抽水泵;10、过滤装置;11、喷水装置;12、检测装置;13、蓄水池;14、第二挡板;15、第一活性炭过滤层;16、第一过滤棉;17、石英砂过滤层;18、第二过滤棉;19、第二活性炭过滤层;20、排水管;21、分流管;22、过滤网;23、过滤喷头;24、进水头;25、检测器;
26、分流装置;27、回水管;28、出水管;29、泥渣盒。
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球3,过滤球3的下方设置有水流缓冲板4,水流缓冲板4的侧连接有第一挡板5,第一挡板5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室6,絮凝室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泥装置7,排泥装置7的上方设置有抽水管8,抽水管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抽水泵9,抽水泵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10,过滤装置1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喷水装置11,喷水装置11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13,蓄水池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12,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球(3),所述过滤球(3)的下方设置有水流缓冲板(4),所述水流缓冲板(4)的侧连接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的一侧设置有絮凝室(6),所述絮凝室(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排泥装置(7),所述排泥装置(7)的上方设置有抽水管(8),所述抽水管(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抽水泵(9),所述抽水泵(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10),所述过滤装置(1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喷水装置(11),所述喷水装置(11)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13),所述蓄水池(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12),所述蓄水池(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0)的内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活性炭过滤层(15),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层(1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棉(16),所述第一过滤棉(16)的底部设置有石英砂过滤层(17),所述石英砂过滤层(1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棉(18),所述第二过滤棉(1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过滤层(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11)通过排水管(20)与过滤装置(10)活动连接,所述喷水装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杰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冠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