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98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涉及净水平台技术领域。包括:伞盖组件:包括向上弯曲的弧形面、在弧形面两端下方斜向下设置的斜面和连接斜面下端的底面,所述底面中部设有弧形弯曲向上的投掷开口;伞盖组件用于仿真水母的伞盖结构;投药组件:内置于伞盖组件,所述投药组件的开口设于投掷开口内侧,用于在投掷开口进行出药。通过弧形面和两侧斜面以及底面形成水母仿生外形,该仿生外型具备良好的抗外界水体扰流且自身对外界流体影响较小;通过在投掷开口下方延伸设置的投药通道以及投药通道下端浸润的设置,用于加快药物在通道内部的溶解,进而在溶剂中实现释放,减少了外界环境因素如空气或强光的影响,提高了药物投放效率。了药物投放效率。了药物投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平台
,特别是,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 。

技术介绍

[0002]智慧化水产养殖是目前生态渔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方向,养殖模式也由粗养和单一化养殖转向更加具有经济效益的集约化精养和立体养殖,水处理是智慧养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目前方法较为传统和处理工艺低效,缺乏先进的处理设备和技术,无法应对复杂的水质污染状况,导致了养殖尾水处理的效率不高;
[0003]在智能化应用设备之一的净水平台具有节省能源、自动化等特点,将净水平台应用到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有利于弥补传统水产养殖的短板。目前与本设计接近的有生态浮岛,但太过简陋,抗冲击能力差,对水体扰流较大,仅仅利用生态植物的生长代谢净化水质,功能单一,没有水质监测和药物投放功能,自动化程度低且受植物的自然生长因素影响,存在季节和天气等多方面的限制。本技术针对现有净水平台或浮岛设备或传统生态植物中,水处理效率低或抗冲击能力差的问题进行改进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了,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用于解决平台水处理效率低或抗冲击能力差的问题 。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解决方案: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包括:
[0006]伞盖组件:包括向上弯曲的弧形面、在弧形面两端下方斜向下设置的斜面和连接斜面下端的底面,所述底面中部设有弧形弯曲向上的投掷开口;伞盖组件用于仿真水母的伞盖结构;
[0007]投药组件:内置于伞盖组件,所述投药组件的开口设于投掷开口内侧,用于在投掷开口进行出药。通过弧形面和两侧斜面以及底面组成的伞盖组件中,用于形成水母仿生外形,提高了净水平台的抗冲击和抗扰流能力,该仿生外型具备良好的抗外界水体扰流且自身对外界流体动能影响较小;同时,为了实现对水质的改善处理,通过在投掷开口下方延伸设置的投药通道,很容易通过在伞盖组件内部设置相关的投放装置,进而在投掷开口上释放相应的药物,同时,投药通道下端浸润的设置,用于实现药物在通道内部的溶解,进而在溶剂中实现释放,减少了外界环境因素如空气或强光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药物投放效率和溶解效率。
[0008]优选的,还包括:监测组件:在底面固定连接,用于监测水质参数。解决了传统浮岛无法监测水质的问题;结合投药组件,可以兼容水质监测和药物投放,解决了传统浮岛净水的效率较低,有效净化的水质指标单一(如不能同时针对氨氮、磷、pH等多个待处理指标)的问题,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0009]优选的,设有投放系统,包括:
[0010]基座,固定设置,用于实现净水平台在使用场景的初步定位;
[0011]旋转组件,一端与所述净水平台活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用于调节控制净水平台的投放位置。相对于另一技术方案无人船的续航问题,通过基座和旋转组件的延伸设置,减少了对于净水平台的浮动位置调整,可一次充电,长久续航,因为不需要动力装置。
[0012]优选的,所述伞盖组件上方设有标记组件,用于显示所述净水平台的悬浮位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标记组件为长杆,为标志醒目用。
[0014]优选的,所述底面还设有浮力组件,用于增强净水平台的浮力。具体的,所述浮力组件为真空仓。
[0015]优选的,所述投药组件包括:
[0016]投药通道:两端设有开口,一侧开口与所述投掷开口连接,另一端开口浸润设置;
[0017]超声组件,内置于投药通道,用于提供搅拌动源;
[0018]导流组件,内置于投药通道且位于超声组件上方,用于将为含有药物的水体导入超声组件附近。
[0019]具体的,导流组件包括推流叶轮,用于推动流体向超声组件流动。
[0020]优选的,所述投药组件还包括:
[0021]稳流组件,设于所述超声组件和导流组件之间,或超声组件下方,以保证出水流速和混合效果。设于所述超声组件和导流组件之间的稳流组件用于减缓导流组件的推动水流,或通过设置若干层稳流板形成交错的层流,用于提高药物稀释效率,增加水流在超声组件的混合效果。
[0022]优选的,所述稳流组件还包括:
[0023]第一稳流板,设于所述超声组件和导流组件之间,设有若干第一稳流孔;
[0024]第二稳流板,设于所述超声组件和导流组件之间,设有若干与第一稳流孔交错的第二稳流孔;
[0025]第三稳流板,设于超声组件下方,第二稳流板和第三稳流板之间用于形成震流腔室。
[0026]通过在导流组件下方超声组件上方设置的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形成在二者之间的交错水流,用于实现第一层的水流混合效果,通过在第二稳流板和第三稳流板以及之间的超声装置,形成震流腔室,进一步扩散水流在腔室的循环混合,以及叠加超声波的震动效果,实现第二层的混合作用,最后通过在投药通道下方进行设置分流,实现浓度较高的水流在多个方向上的扩散,经投药通道的若干个的分支出口进行扩散,提高了水质处理效率。
[0027]优选的,投药通道一侧的开口为敞口结构,所述敞口连接投掷开口。
[0028]优选的,投药通道底部设有若干流线型的分支开口,用于扩散出水水流。
[0029]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1)通过弧形面和两侧斜面以及底面组成的伞盖组件中,用于形成水母仿生外形,提高了净水平台的抗冲击和抗扰流能力,该仿生外型具备良好的抗外界水体扰流且自身对外界流体动能影响较小;同时,为了实现对水质的改善处理,通过在投掷开口下方延伸设置的投药通道,很容易通过在伞盖组件内部设置相关的投放装置,进而在投掷开口上释放相应的药物,同时,投药通道下端浸润的设置,用于实现药物在通道内部的溶解,进而在溶剂
中实现释放,减少了外界环境因素如空气或强光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药物投放效率和溶解效率;
[0031]2)设于所述超声组件和导流组件之间的稳流组件用于减缓导流组件的推动水流,或通过设置若干层稳流板形成交错的层流,用于提高药物稀释效率,增加水流在超声组件的混合效果;
[0032]3)通过在导流组件下方超声组件上方设置的第一稳流板和第二稳流板,形成在二者之间的交错水流,用于实现第一层的水流混合效果,通过在第二稳流板和第三稳流板以及之间的超声装置,形成震流腔室,进一步扩散水流在腔室的循环混合,以及叠加超声波的震动效果,实现第二层的混合作用,最后通过在投药通道下方进行设置分流,实现浓度较高的水流在多个方向上的扩散,经投药通道的若干个的分支出口进行扩散,提高了水质处理效率;
[0033]4)投药通道下方的分支设计和上方的伞盖组件,共同用于仿生现有的水母结构,上侧为弧形伞盖,下侧具有多方向的触角,基于水流向下的趋势,同样提供了平台在水面的浮力。
附图说明
[0034]图1 为本技术的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盖组件:包括向上弯曲的弧形面、在弧形面两端下方斜向下设置的斜面和连接斜面下端的底面,所述底面中部设有弧形弯曲向上的投掷开口;伞盖组件用于仿真水母的伞盖结构;投药组件:内置于伞盖组件,所述投药组件的开口设于投掷开口内侧,用于在投掷开口进行出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其特征在于,设有投放系统,包括:基座,固定设置,用于实现净水平台在使用场景的初步定位;旋转组件,一端与所述净水平台活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用于调节控制净水平台的投放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组件:在底面固定连接,用于监测水质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盖组件上方设有标记组件,用于显示所述净水平台的悬浮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还设有浮力组件,用于增强净水平台的浮力。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用水母型净水平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蕾宁圣迪魏诗华朱夏媛欧娅王学耕杨智鑫余杰钟宛清张洁涵薛宇宁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