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沙地土壤肥沃耕层构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789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沙地土壤肥力耕层构建的方法。于风沙地土中添加改良物料使其在耕层中混合均匀,进而使风沙地土壤肥沃易于植株生长;所述改良物料为有机肥和膨润土;或,有机肥、膨润土、秸秆。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沙地土壤肥沃耕层构建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尤其涉及一种风沙地土壤肥力耕层构建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辽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和科尔沁沙地南缘,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干旱多风,由于地处中纬度西风带,是西路、西北路及偏北路冷空气流经地带,年平均风速为3.7~4.6m
·
s

1,极大风速31m
·
s

1,主要集中在春冬季,≥8级大风日数20~80d,年均温5.9~6.1℃,年均降水量400~5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植物生长期的5~9月。年蒸发量1600~2500mm,无霜期100~140d,年日照时数2700~2900h,太阳总辐射5804.4~5917.8MJ/m2。风沙土是该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该土特点是土质瘠薄,含有机质6

9g/kg、全氮0.5

0.6g/kg、全磷0.2

0.3g/kg,土壤为弱酸性至中性。土壤沙粒占90%以上,黏粒只有5%

10%。由于风沙土中有机质与黏粒含量少,其质地松散、非毛管孔隙多,毛管孔隙少,结持力极弱,易风蚀,保水保肥能力差,属于中低产土壤。据统计,辽西北沙化土地587.5万亩,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87.3%;荒漠化土地742.5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33%(央广网,2022.04),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003]耕层构建主要是利用耕作机械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深混到耕层土壤中,形成一个肥沃土层,建立一个高效的肥水库。在风沙土耕层构建方面,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添加畜禽粪便、或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材料
‑‑
聚丙烯酰胺(PAM)等方面,,但是这些措施对沙土的改良大多仅是针对水分问题或者养分问题,所没有综合考虑沙土的培肥问题,而且许多合成的土壤改良剂成本较高且有潜在的二次污染风险,例如研究较多的聚丙烯酰胺(PAM)虽然本身无毒,难以被微生物降解,但是通过耕作、光照和机械等作用可以逐渐被降解,而其中间产物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毒物质,虽然它在土壤中存在时间短、量又少,但是如果长期大量的施用PAM就有可能造成植物对其中间产物的吸收。同时这些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实验室模拟阶段,缺乏大田的应用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操作性强、构建速度快、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提高土壤保水性能的风沙地土壤肥力耕层构建的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风沙地土壤肥沃耕层构建的方法,于风沙地土中添加改良物料使其在耕层中混合均匀,进而使风沙地土壤肥沃易于植株生长;所述改良物料为有机肥和膨润土;或,有机肥、膨润土、秸秆。
[0007]具体:将表层0

20cm深的土壤翻开,改良物料均匀的铺撒在翻开后的土层上,然后用旋耕机将0

25cm的土壤连同改良物料深翻混匀,耕翻深度约为20

25cm,旋耕进行两次,使改良物料在耕层中混合均匀,进而使风沙地土壤肥沃易于植株生长。
[0008]所述秸秆为风干的揉丝玉米秸秆;进一步的说,经过风干揉丝处理后使用,揉丝处
理后的秸秆长度在50mm左右。
[0009]有机肥为有机质质量分数≥30%,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4.0%,水分含量≤30%,pH5.5

8.5。
[0010]膨润土选择钙基膨润土。
[0011]所述揉丝玉米秸秆的投放量为750公斤/亩,有机肥投放量为3吨/亩,膨润土投放量为4吨/亩;
[0012]所述耕作层为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的旱地耕作层。
[0013]所述旋耕机旋耕深度为20

25c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多种天然改良物料配合施用,铺撒于风沙地耕层地表,然后旋耕入土,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能加强农业废弃资源的利用。
[0015]本方法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见效快。一次投入终身受益,是真正的绿色环保的耕层构建方法。
[0016]本专利技术构建的肥沃耕层,增强了耕层土壤保水性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农田地力和土壤质量,为地上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来源,对地上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改良物料添加对燕麦地上地下干物重的影响;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改良物料添加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改良物料添加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改良物料添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改良物料添加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改良物料添加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改良物料添加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土壤试验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5]实施例
[0026]风沙地肥沃耕层构建的方法,具体为:
[0027](1)试验区概况及供试土壤理化性质:试验样地选定在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彰武台试验基地,该地区研究区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22
°
23
′‑
122
°
33

,北纬42
°
39
′‑
42
°
43

,主要气候特点是干旱多风,年平均风速为3.7~4.6m
·
s

1,极大风速31m
·
s

1,主要集中在春冬季,≥8级大风日数20~80d,年均温5.9~6.1,℃年均降水量400~5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植物生长期的5~9月。年蒸发量1600~2500mm,无霜期100~140d,年日照时数2700~2900h,太阳总辐射5804.4~5917.8MJ/m2。试验选用的土壤理化性质见表1。
[0028]表1试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0029][0030](2)施入土壤改良物料:在整地后的耕层表明铺撒有机肥、秸秆、膨润土,用旋耕机翻入土层中,旋耕深度20

25cm;
[0031](3)播种:种植作物选择燕麦,播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沙地土壤肥沃耕层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风沙地土中添加改良物料使其在耕层中混合均匀,进而使风沙地土壤肥沃易于植株生长;所述改良物料为有机肥和膨润土;或,有机肥、膨润土、秸秆。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沙地土壤肥沃耕层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表层0

20cm深的土壤翻开,改良物料均匀的铺撒在翻开后的土层上,然后用旋耕机将0

25cm的土壤连同改良物料深翻混匀,耕翻深度约为20

25cm,旋耕进行两次,使改良物料在耕层中混合均匀,进而使风沙地土壤肥沃易于植株生长。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冰吕林有于国庆赵艳李楠石亮于涛石峰王冬王锋佰赵国军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