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共模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82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的共模滤波器。共模滤波器(1)具有导体层(L1、L2)。导体层(L1)包括:线圈图案(C1)、连接图案(11)和引出图案(51)。导体层(L2)包括:线圈图案(C2)、连接图案(22)和引出图案(52)。线圈图案(C1、C2)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同。引出图案(51)比引出图案(52)长,线圈图案(C2)的直径大于线圈图案(C1)的直径。由此,因引出图案(51)和引出图案(52)长度的差异而引起的绕线间的电阻差,通过线圈图案(C1)和线圈图案(C2)的直径的差异而抵消,因此,能够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模滤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模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安装的芯片型共模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共模滤波器,其具有层叠有多个导体层的结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共模滤波器具有4层导体层,形成于各导体层的线圈图案的外周端连接于端子电极。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0366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6]然而,存在以下问题,即,在专利文献1的图3和图4所示的图案形状,在一对绕线(line)间,匝数产生微小的差异,因此,在一对绕线间,在电感或电阻产生差异。与之相对地,根据专利文献1的图6所示的图案形状,能够使一对绕线的匝数大致一致,但在该情况下,包括于一个绕线的引出图案沿线圈图案的相反方向长距离地延伸,因此,存在在一对绕线间电感平衡容易破坏这样的问题。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的共模滤波器。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和第2端子电极;第1导体层,包括:第1线圈图案、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的第1连接图案、以及连接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1连接图案的第1引出图案;以及第2导体层,包括:第2线圈图案、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的第2连接图案、以及连接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2连接图案的第2引出图案,第1连接图案和第2连接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沿第1方向排列,从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和从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同,第1引出图案包括从第1连接图案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区间,第2引出图案包括从第2连接图案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2区间,从第1连接图案朝向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第1区间的延伸方向和从第2连接图案朝向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第2区间的延伸方向,第1区间比第2区间长,第2线圈图案的直径大于第1线圈图案的直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因第1引出图案的第1区间和第2引出图案的第2区间的长度的差异而引起的绕线间的电阻差,通过第1线圈图案和第2线圈图案的直径的差异而抵消,因此,能够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并且,由于第1区间和第2区间相互沿相反方向延伸,因此,能够降低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平面位置的差异。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第1线圈图案和第2线圈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不具有重叠。由此,第1线圈图案和第2线圈图案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降低,因此,高频特性提高。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第1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第1区间和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
端之间,并且沿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3区间,第2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第2区间和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之间,并且沿第2方向延伸的第4区间。由此,通过第3和第4区间的长度,能够调节第1和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第3区间和第4区间从层叠方向观察具有重叠。由此,能够使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平面位置更接近。
[0013]也可以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共模滤波器还具备:第3和第4端子电极;第3导体层,包括:内周端连接于第1线圈图案的内周端的第3线圈图案、连接于第3端子电极的第3连接图案、以及连接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3连接图案的第3引出图案;以及第4导体层,包括:内周端连接于第2线圈图案的内周端的第4线圈图案、连接于第4端子电极的第4连接图案、以及连接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4连接图案的第4引出图案,第3连接图案和第4连接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沿第1方向排列,从第1和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和从第3和第4线圈图案的内周端朝向外周端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同,第3引出图案包括:从第3连接图案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5区间,第4引出图案包括:从第4连接图案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6区间,从第3连接图案朝向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第5区间的延伸方向,和从第4连接图案朝向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第6区间的延伸方向相互相反,第5区间比第6区间长,第4线圈图案的直径大于第3线圈图案的直径。由此,因第3引出图案的第5区间和第4引出图案的第6区间的长度的差异而引起的绕线间的电阻差,通过第3线圈图案和第4线圈图案的直径的差异而抵消,因此,能够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并且,由于第5区间和第6区间相互沿相反方向延伸,因此,能够降低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平面位置的差异。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第3线圈图案和第4线圈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不具有重叠。由此,第3线圈图案和第4线圈图案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降低,因此,高频特性提高。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第3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第5区间和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之间,并且沿第2方向延伸的第7区间,第4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第6区间和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之间,并且沿第2方向延伸的第8区间。由此,通过第7和第8区间的长度,能够调节第3和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第7区间和第8区间从层叠方向观察具有重叠。由此,能够使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平面位置更接近。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第1连接图案和第3连接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沿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第2连接图案和第4连接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沿第2方向排列,从第1区间的第1连接图案朝向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同,从第2区间的第2连接图案朝向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反,从第3区间的第3连接图案朝向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同,从第4区间的第4连接图案朝向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反。由此,能够抑制因沿与第2和第4线圈图案相反方向延伸的第2和第4引出图案而引起的电感平衡的破坏。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为,第1线圈图案的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第1线圈图案的内周端1/2匝的第1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1距离,第2线圈图案的内周端,与位于在
外周方向上距第2线圈图案的内周端1/2匝的第2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2距离,第3线圈图案的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第3线圈图案的内周端1/2匝的第3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3距离,第4线圈图案的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第4线圈图案的内周端1/2匝的第4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4距离,第2距离大于第1距离,第4距离大于第3距离。由此,能够降低因第1和第3引出图案与第2和第4引出图案的长度的差异而引起的电感的差异。
[001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9]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的共模滤波器。
附图说明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和第2端子电极;第1导体层,包括:第1线圈图案、连接于所述第1端子电极的第1连接图案、以及连接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所述第1连接图案的第1引出图案;以及第2导体层,包括:第2线圈图案、连接于所述第2端子电极的第2连接图案、以及连接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所述第2连接图案的第2引出图案,所述第1连接图案和所述第2连接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沿第1方向排列,从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和从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同,所述第1引出图案包括:从所述第1连接图案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1区间,所述第2引出图案包括:从所述第2连接图案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2区间,从所述第1连接图案朝向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的所述第1区间的延伸方向,和从所述第2连接图案朝向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的所述第2区间的延伸方向相互相反,所述第1区间比所述第2区间长,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线圈图案和所述第2线圈图案,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不具有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所述第1区间和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之间,并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3区间,所述第2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所述第2区间和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之间,并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4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区间和所述第4区间,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具有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3和第4端子电极;第3导体层,包括:内周端连接于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的第3线圈图案、连接于所述第3端子电极的第3连接图案、以及连接所述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所述第3连接图案的第3引出图案;以及第4导体层,包括:内周端连接于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的第4线圈图案、连接于所述第4端子电极的第4连接图案、以及连接所述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所述第4连接图案的第4引出图案,所述第3连接图案和所述第4连接图案,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沿所述第1方向排列,从所述第1和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朝向所述内周端的卷绕方向,和从所述第3和第4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朝向所述外周端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同,所述第3引出图案包括:从所述第3连接图案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5区间,
所述第4引出图案包括:从所述第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村武史川村浩司筒井秀德佐川博士一瀬健一广瀬太一坂本大步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