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缸作用联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795 阅读:7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驱动穴苗移植机夹持器的联动机构,可作用于各种作物移植设备夹持器的联动机构。包括大气缸固定架、大气缸、气缸连板、小气缸滑道、小气缸固定块、小气缸和夹持器。大气缸固定于大气缸架上,气缸连板一端固定于大气缸活塞杆上,另一端固定于小气缸的下端。小气缸固定于小气缸固定块上,小气缸滑道相对于大气缸固定架静止,夹持器固定于小气缸的活塞杆上。大气缸活塞杆伸出时,带动气缸连板、小气缸、小气缸固定块和夹持器一起向下运动。当大气缸活塞杆伸出到达指定高度后,小气缸活塞杆伸出,推动夹持器夹指向下运动,从而实现指定高度的苗种夹取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动作全由机构实现,采用气动源,控制起来极为方便,也较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穴苗移植机夹持器的双作用气缸联动机构,可用于 各种苗种移植机夹持器的气缸作用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穴盘苗种移植设备的夹持器夹取苗种一般采用夹指抱拢苗种根部 的方式来实现。夹持器由皮带带动向下移动,从而将夹指插入到土壤中,然 后,再由电机带动,夹指端部向内收拢,将苗种根部夹紧,再由皮带带动向 上移动,从而将苗种夹取出穴盘。这种结构采用电机与皮带带动,由于电机 与皮带的运行精度无法严格保证,容易造成夹指碰伤穴盘,或夹持力太大, 将苗种根部土壤夹碎而无法完成夹取工作。目前还有一种穴盘苗种移植设备的夹持器的联动机构,夹持器的上下运 动采用电机带动皮带来实现,而夹取苗种则采用气缸来实现。皮带带动夹持 器上下运动。当皮带带动夹持器到达指定高度时,气缸活塞杆伸出,推动指 针插入土壤中,再由皮带带动夹持器向上移动,从而将苗种取出。这种结构 精度与前一种相比稍高,但在整个夹持机构中仍有电机与皮带,所以,精度 仍无法严格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完全由气动结构实现的穴盘苗种移 植设备夹持器联动机构,该机构不仅结构简单可靠,且易于控制,且具有较 高的运动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机构包括大气缸固定 架、大气缸、气缸连板、小气缸滑道、小气缸固定块、小气缸和夹持器。其 中大气缸固定在大气缸固定架上,大气缸活塞杆与气缸连板固连;小气缸与小气缸固定块固定在一起,小气缸固定块能够沿着小气缸滑道上下移动, 小气缸滑道相对于大气缸固定架静止。小气缸的下部穿过气缸连板通过法兰 与夹持器固连,从而将气缸连板、小气缸、夹持器三者固定在一起。夹指架 置于夹持器内,并与小气缸活塞杆固连,夹指的上端固定于夹指架上,下端穿过夹持器底部的孔,夹持器底部的孔距小于夹指间距,以使夹指穿过底部 的孔后,形成一定的斜度。气缸的固定形式可根据具体的结构设定,气缸的尺寸可根据夹持器的具 体行程来选定,气缸之间的间距,即气缸连板的长度可根据整体结构的尺寸 来设置。夹指的个数可以根据结构尺寸的要求来选定,其选取范围为2 4个;相 应的,夹持器底部的孔也可根据夹指的数量来设置,但相邻孔之间的间距需 小于夹指之间的间距。本专利技术采用同一的气源作为动力源,采用两个气缸联动来完成夹持器的 升降以及夹指的伸縮,故结构简单可靠,采用单一动力源,不需要电机等动 力设备,极大地降低了控制成本,且具有较高的运动精度。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未工作时的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大气缸2工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大气缸2与小气缸6均工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气缸连板3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气缸连板3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大气缸固定架;2、大气缸;3、气缸连板;4、小气缸滑道;5、 小气缸固定块;6、小气缸;7、夹持器;8、大气缸气阀插口; 9、大气缸活 塞杆;10、第一法兰;11、小气缸气阀插口; 12、第二法兰;13、夹持器夹 指架;14、第三法兰;15、小气缸活塞杆;16、夹持器夹指;17、气缸连板 一端的沉头螺纹孔;18、气缸连板另一端的六角形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大气缸固定架1、大气缸2、气缸连板3、小气缸滑道4、小气缸固定块5、小气缸6和夹持器7。大气缸2通过螺钉 固定在大气缸固定架1上,大气缸活塞杆9穿过气缸连板3的沉头螺纹孔17 通过第一法兰10与气缸连板3固定在一起。小气缸6通过螺钉与小气缸固定 块5固定在一起,小气缸固定块5可沿着小气缸滑道4上下移动,小气缸滑道4相对于大气缸固定架1静止。小气缸6的下部穿过气缸连板3的六角形 孔18通过第二法兰12与夹持器7固定在一起,从而将气缸连板3、小气缸6、 夹持器7三者固定在一起。夹指架13置于夹持器7内,小气缸活塞杆15通 过第三法兰14与夹指架13固定在一起。夹指16的上端固定于夹指架13上, 下端穿过夹持器7底部的孔从而完成夹取工作。夹持器底部的孔距小于夹指 间距,以使夹指穿过底部的孔后,形成一定的斜度,以保证夹指插入到土壤 中后具有一定的夹紧力而又不至于将土壤夹碎。本实施例中的大气缸2与小气缸6均采用双作用气缸。如图1所示,大气缸2固定在大气缸固定架1上,大气缸2处于未工作 状态,大气缸活塞杆9完全在大气缸2内。气缸连板3与大气缸活塞杆9固 定在一起。小气缸6与小气缸固定块5固定在一起,小气缸固定块5可沿着 小气缸滑道4上下移动。小气缸6处于未工作状态,小气缸活塞杆15完全在 小气缸6内。气缸连板3、夹持器7与小气缸6通过第二法兰12固定在一起, 夹持器夹指大部分置于夹持器7内,处于未伸出状态。如图2所示,大气缸2开始工作,大气缸活塞杆9伸出,推动气缸连板3 向下运动,气缸连板3带动小气缸6和小气缸固定块5沿着小气缸滑道4向 下运动,并推动夹持器7向下运动,运动停止后,将夹持器保持在一定的高 度。如图3所示,大气缸活塞杆9运动停止,小气缸6开始工作,小气缸活 塞杆15伸出小气缸6夕卜,并推动夹持器7之内的夹指架13向下运动,夹指 架13推动夹指16穿过夹持器7底部的孔向下运动,由于夹持器7底部的孔 距小于夹指间距,因此,在夹指16向下运动时,伸出到夹持器7之外的夹指 形成一定的角度,插入到土壤中时,具有一定的夹紧力,而又不至于将土壤 夹碎,从而很好地完成取苗工作。如图4所示,气缸连板3的一端有沉头螺纹孔17,通过第一法兰10与大 气缸活塞杆9固定在一起;另一端有六角形孔18,小气缸6下部穿过六角形 孔18并与夹持器7通过第二法兰12固定在一起,使气缸连板3、小气缸6、 夹持器7三者同时运动。由于上述机构的运动基于气力传动来实现,各零件运行精度较高,且根5据具体工作的要求,也可较为方便地调整结构,并在工作时只需对两个气缸 进行控制即可满足精准的工作要求,因此,控制起来极为简单,由于两个气 缸可采用同一气源,故可极大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零件形状、数量或结构上作任何 变化和调整,凡是利用两个气缸联动来实现夹持器工作的,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 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双气缸作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气缸固定架(1)、大气缸(2)、气缸连板(3)、小气缸滑道(4)、小气缸固定块(5)、小气缸(6)和夹持器(7);其中大气缸(2)固定在大气缸固定架(1)上,大气缸活塞杆(9)与气缸连板(3)固连;小气缸(6)与小气缸固定块(5)固定在一起,小气缸固定块(5)能够沿着小气缸滑道(4)上下移动,小气缸滑道(4)相对于大气缸固定架(1)静止;小气缸(6)的下部穿过气缸连板(3)通过法兰与夹持器(7)固连,从而将气缸连板(3)、小气缸(6)、夹持器(7)三者固定在一起;夹指架(13)置于夹持器(7)内,并与小气缸活塞杆(15)固连,夹指(16)的上端固定于夹指架(13)上,下端穿过夹持器(7)底部的孔,夹持器底部的孔距小于夹指间距。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缸作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气缸(2) 和小气缸(6)均采用双作用气缸。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气缸作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指(16) 的个数为2 4个。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驱动穴苗移植机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气缸作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气缸固定架(1)、大气缸(2)、气缸连板(3)、小气缸滑道(4)、小气缸固定块(5)、小气缸(6)和夹持器(7);其中:大气缸(2)固定在大气缸固定架(1)上,大气缸活塞杆(9)与气缸连板(3)固连;小气缸(6)与小气缸固定块(5)固定在一起,小气缸固定块(5)能够沿着小气缸滑道(4)上下移动,小气缸滑道(4)相对于大气缸固定架(1)静止;小气缸(6)的下部穿过气缸连板(3)通过法兰与夹持器(7)固连,从而将气缸连板(3)、小气缸(6)、夹持器(7)三者固定在一起;夹指架(13)置于夹持器(7)内,并与小气缸活塞杆(15)固连,夹指(16)的上端固定于夹指架(13)上,下端穿过夹持器(7)底部的孔,夹持器底部的孔距小于夹指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华王虎成昝威杨仁全周增产卜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