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7424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地库门、地库内排水道以及防汛板,所述地库内排水道设置于地面内,所述防汛板位于地库门下方,所述防汛板一侧地面设置有腔室;以及,防汛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汛组件可在水位上升时,利用水流的动力驱动防汛板上升,从而对水进行阻挡,同时防汛板的上升可随着水位的升高而被分为两个阻拦高度,当水位刚开始上升时,防汛板伸出地面的高度较低,在对水进行阻挡的同时,不影响人员的进出,便于对地库内的财产进行转移,随着水位的上升,此时防汛板会升高到最高状态,从而起到更好的挡水作用。起到更好的挡水作用。起到更好的挡水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
,特别是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库等,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地库防汛,现有的地库防汛装置一般为拼接式防汛板,但此类防汛装置并不具备自主防汛功能,需要工作人员在地库口水位上升时进行安装,对本就繁忙的防汛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的地库防汛装置一般为拼接式防汛板,但此类防汛装置并不具备自主防汛功能,需要工作人员在地库口水位上升时进行安装,对本就繁忙的汛期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工作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地库门、地库内排水道以及防汛板,所述地库内排水道设置于地面内,所述防汛板位于地库门下方,所述防汛板一侧地面设置有腔室;以及,
[0007]防汛组件,设置于防汛板一侧,包括驱动件、检测件、传动件、限位件以及调节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防汛板一侧,所述检测件位于驱动件一侧,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表面,所述限位件位于检测件内,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防汛板内。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支撑轴、水轮、驱动轮、第一弹簧以及固定环,所述支撑轴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壁,水轮位于所述支撑轴表面,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支撑轴表面,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驱动轮一侧,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支撑轴表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传动轮、第一皮带轮以及第二弹簧,所述传动轮设置于所述支撑轴表面,所述第一皮带轮位于所述传动轮表面,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传动轮内。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件包括检测水槽、流道、支撑架以及浮箱,所述检测水槽设置于地库门入口底部,所述流道位于所述检测水槽底部,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检测水槽内壁,所述浮箱位于所述支撑架内。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件还包括推
杆、驱动凸块、固定块以及第三弹簧,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驱动凸块位于所述推杆一侧,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推杆一侧,所述第三弹簧位于所述固定块一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固定套、传动轴、第二皮带轮、升降齿轮以及齿条,所述固定套设置于所述腔室内壁,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固定套内,所述第二皮带轮设置于所述传动轴表面,所述升降齿轮位于所述传动轴表面,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防汛板一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条、第四弹簧、拉索以及水箱,所述限位条设置于所述防汛板一侧,所述第四弹簧位于所述限位条端部,所述拉索设置于所述限位条端部,所述水箱位于所述拉索端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滑板、第五弹簧、支撑板、排水柱以及密封盘,所述防汛板表面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一侧开设有蓄水腔,所述滑板位于所述蓄水腔内,所述第五弹簧设置于所述滑板底部,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滑板底部,所述排水柱设置于所述滑板内,所述密封盘位于所述排水柱顶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还包括压块、卡块、定位块以及第六弹簧,所述压块设置于所述滑板底部,所述卡块位于所述防汛板内,所述定位块设置于所述卡块两侧,所述第六弹簧位于所述卡块一侧。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调节套、连杆、调节杆、定位柱、第一控制点、第二控制点以及调节块,所述调节套设置于所述驱动轮表面,所述连杆位于所述调节套顶部,所述调节杆设置于所述连杆端部,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调节杆一端,所述第二控制点位于所述调节杆另一端,所述第一控制点设置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调节块固定于所述防汛板一侧。
[0017]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汛组件可在水位上升时,利用水流的动力驱动防汛板上升,从而对水进行阻挡,同时防汛板的上升可随着水位的升高而被分为两个阻拦高度,当水位刚开始上升时,防汛板伸出地面的高度较低,在对水进行阻挡的同时,不影响人员的进出,便于对地库内的财产进行转移,随着水位的上升,此时防汛板会升高到最高状态,从而起到更好的挡水作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9]图1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结构图。
[0020]图2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0021]图3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0022]图4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图3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3]图5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图3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4]图6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调节杆和连杆连接结构图。
[0025]图7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内部连接结构图。
[0026]图8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限位条和拉索连接结构图。
[0027]图9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驱动轮和调节套连接结构图。
[0028]图10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调节杆和定位柱连接结构图。
[0029]图11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支撑轴、传动轮和第二弹簧连接结构图。
[0030]图12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蓄水腔剖视结构图。
[0031]图13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图12中C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2]图14为市政水利防汛装置的卡块和定位块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00),包括地库门(101)、地库内排水道(102)以及防汛板(103),所述地库内排水道(102)设置于地面内,所述防汛板(103)位于地库门(101)下方,所述防汛板(103)一侧地面设置有腔室(U);以及,防汛组件(200),设置于防汛板(103)一侧,包括驱动件(201)、检测件(202)、传动件(203)、限位件(204)以及调节件(205),所述驱动件(201)设置于防汛板(103)一侧,所述检测件(202)位于驱动件(201)一侧,所述传动件(203)设置于所述驱动件(201)表面,所述限位件(204)位于检测件(202)内,所述调节件(205)设置于所述防汛板(103)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01)包括支撑轴(201a)、水轮(201b)、驱动轮(201c)、第一弹簧(201d)以及固定环(201e),所述支撑轴(201a)设置于所述腔室(U)内壁,水轮(201b)位于所述支撑轴(201a)表面,所述驱动轮(201c)设置于所述支撑轴(201a)表面,所述第一弹簧(201d)位于所述驱动轮(201c)一侧,所述固定环(201e)设置于所述支撑轴(201a)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01)还包括传动轮(201f)、第一皮带轮(201g)以及第二弹簧(201h),所述传动轮(201f)设置于所述支撑轴(201a)表面,所述第一皮带轮(201g)位于所述传动轮(201f)表面,所述第二弹簧(201h)设置于所述传动轮(201f)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202)包括检测水槽(202a)、流道(202b)、支撑架(202c)以及浮箱(202d),所述检测水槽(202a)设置于地库门(101)入口底部,所述流道(202b)位于所述检测水槽(202a)底部,所述支撑架(202c)设置于所述检测水槽(202a)内壁,所述浮箱(202d)位于所述支撑架(202c)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202)还包括推杆(202e)、驱动凸块(202f)、固定块(202g)以及第三弹簧(202h),所述推杆(202e)设置于所述腔室(U)内,所述驱动凸块(202f)位于所述推杆(202e)一侧,所述固定块(202g)设置于所述推杆(202e)一侧,所述第三弹簧(202h)位于所述固定块(202g)一侧。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市政水利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203)包括固定套(203a)、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军李孟娟王颖张欢孟云锋黄高峰赵志龙李猛朱艳起孙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九州水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