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折叠式河道防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防洪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折叠式河道防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防洪是根据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研究并采取各种对策和措施,以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工作。
[0003]针对公开号为:CN115559262A的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折叠式河道防洪装置,包括由首尾依次转动连接的多个安装底板组成的折叠底座、与所述安装底板一一对应的多个防洪挡板、设于每个所述防洪挡板内部的泄洪调节组件;通过首尾依次转动连接的各安装底板的设置,使该装置在不使用时,可折叠收纳,同时,由于防洪挡板与安装底板之间为活动连接结构,能够实现快速组装;通过泄洪调节组件的设置,可通过在水流的冲击力作用下,将位于半圆封堵调节口处的半圆形挡板自行调节为半圆形网板,从而对水流进行分散,降低水流流速,减小水流对防洪挡板的冲击力,整个过程为无需外部动力设备,在达到防洪效果的同时,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其虽然能够对底板进行折叠,但是当装置需要使用时,其依旧需要将底板进行安装再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折叠式河道防洪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防洪板(2)、第二防洪板(3)、第三防洪板(4)和第四防洪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靠近第一防洪板(2)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顶部通过锁紧螺栓(9)安装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8),所述驱动轴(8)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架(1)且与第一防洪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洪板(2)远离驱动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10),所述第二防洪板(3)靠近第一防洪板(2)的一端对应第一铰接块(10)开设有相适配的第一铰接槽(11),所述第一铰接块(10)插接至第一铰接槽(11)的内部且通过第一销轴(12)铰接,所述第二防洪板(3)与第三防洪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铰接块(13),所述第二防洪板(3)与第三防洪板(4)的板壁上对应第二铰接块(13)开设有相适配的第二铰接槽(14),所述第二铰接块(13)的两端分别插接至第二防洪板(3)与第三防洪板(4)上的第二铰接槽(14)中且分别通过第二销轴(15)和第三销轴(16)铰接,所述支撑架(1)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均开设有第一行程槽(22),所述第二销轴(15)和第三销轴(16)均插接至第一行程槽(22)的内部,所述第一行程槽(22)的内顶部开设有第二行程槽(23),所述第二销轴(15)和第三销轴(16)插接至第一行程槽(22)内部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行程槽(23)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7),两个所述传动齿轮(17)啮合连接,且两个所述传动齿轮(17)滑动连接至第二行程槽(23)的内部,所述第三防洪板(4)靠近第四防洪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块(18),所述第四防洪板(5)的板壁上对应第三铰接块(18)的位置开设有相适配的第三铰接槽(19),所述第三铰接块(18)插接至第三铰接槽(19)的内部且通过第四销轴(20)铰接;所述第一防洪板(2)、第二防洪板(3)、第三防洪板(4)和第四防洪板(5)的板壁上均等间距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导流槽(24),所述第一防洪板(2)、第二防洪板(3)、第三防洪板(4)和第四防洪板(5)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内槽(25)、第二内槽(26)、第三内槽(27)和第四内槽(28),且所述第一内槽(25)、第二内槽(26)、第三内槽(27)和第四内槽(28)分别与第一防洪板(2)、第二防洪板(3)、第三防洪板(4)和第四防洪板(5)板壁上的第一导流槽(24)连通,所述第一防洪板(2)、第二防洪板(3)、第三防洪板(4)和第四防洪板(5)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封板(29)、第二封板(30)、第三封板(31)和第四封板(32),所述第一封板(29)、第二封板(30)、第三封板(31)和第四封板(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育斌,岳斌,刘弢,苏小宁,邱纪辉,李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河湖保护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