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式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42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扣式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电池,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盖板组件和外壳,盖板组件包括盖片,盖片具有与外壳贴合的贴合面,盖片与外壳焊接,以在焊接处形成焊缝,焊缝在贴合面的延展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壳体的厚度,这样扣式电池的壳体在焊缝连接处的厚度最薄,可以利用焊缝厚度较薄的特点,在扣式电池内部压力较大时,使内部气体冲破焊缝,及时释放掉扣式电池内部的压力,防止扣式电池发生爆炸,这种在盖片与外壳连接位置处设置焊缝的结构方便在扣式电池外部操作,而且对工艺要求较低,并且能够使扣式电池具有较好的防爆可靠性。防爆可靠性。防爆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式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扣式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扣式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扣式电池也叫纽扣电池,是指外形尺寸像纽扣的电池,扣式电池相对于柱状电池来说直径较大,厚度较薄。扣式电池一般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极芯,壳体包括外壳和盖板组件,外壳与盖板组件连接以形成封闭的壳体。当扣式电池发生异常充放电或正负极短接时,壳体内部温度会急剧升高,壳体内部极芯产生的气体会导致壳体内部压力升高、壳体膨胀,最终扣式电池会产生爆炸、发生安全事故。
[0003]为了避免扣式电池发生爆炸的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刻蚀防爆纹的泄压防爆方式,在外壳的外表面或内表面,或者在封堵注液口的防爆片上,采用激光刻蚀防爆纹,利用防爆纹处壁厚较薄的特点,使扣式电池内部产生的大量气体冲破防爆纹,及时释放掉压力,防止扣式电池产生爆炸。
[0004]但是刻蚀防爆纹的防爆方式对防爆部位的厚度控制精度要求较高,工艺上存在困难,有可能会导致扣式电池内部高压气体难以冲开壳体或防爆片,导致现有防爆结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扣式电池的防爆结构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扣式电池。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扣式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盖板组件和外壳,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片,所述盖片具有与所述外壳贴合的贴合面,所述盖片与所述外壳焊接,以在焊接处形成焊缝,所述焊缝在所述贴合面的延展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厚度。
[0007]可选地,所述盖片与所述外壳连接处设置有熔池,所述焊缝位于所述熔池内。
[0008]可选地,所述熔池的池壁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包括位于所述盖片上的第一弧形部和位于所述外壳上的第二弧形部。
[0009]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盖片间隔布置,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朝向所述盖片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盖片贴合;
[0010]所述焊缝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半径,所述焊缝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盖片的背向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
[0011]可选地,所述贴合面位于所述盖片的朝向所述扣式电池内部的侧面上。
[0012]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盖片间隔布置,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朝向所述盖片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为两端开口的筒
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的朝向所述盖片的侧面与所述贴合面贴合;
[0013]在所述盖片的径向上,所述焊缝在所述贴合面位置处的厚度与所述贴合面的径向宽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
[0014]可选地,在所述盖片的径向上,所述焊缝在所述贴合面位置处的厚度T1为0.5

1.2mm。
[0015]可选地,由所述盖片至所述外壳的方向上,所述焊缝在所述盖片的径向上的厚度逐渐减小。
[0016]可选地,在所述盖片与所述外壳的布置方向上,所述焊缝具有分别位于所述贴合面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位于所述盖片的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
[0017]在所述盖片与所述外壳的布置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的厚度。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在所述盖片与所述外壳的布置方向上的厚度T2为0.05

0.1mm。
[00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扣式电池,使壳体中的盖片与外壳贴合,并使盖片与外壳焊接,以在焊接处形成焊缝,控制焊接工艺,使焊缝在贴合面延展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壳体的厚度,这样扣式电池的壳体在焊缝连接处的厚度最薄,可以利用焊缝厚度较薄的特点,在扣式电池内部压力较大时,使内部气体冲破焊缝,及时释放掉扣式电池内部的压力,防止扣式电池发生爆炸,这种在盖片与外壳连接位置处设置焊缝的结构方便在扣式电池外部操作,而且对工艺要求较低,并且能够使扣式电池具有较好的防爆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扣式电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扣式电池中盖片与外壳连接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4]1、盖片;2、极柱;21、第一柱体;22、第二柱体;3、绝缘胶层;4、极芯;5、正极耳;6、负极耳;7、外壳;71、第一部分;72、第二部分;8、焊缝;81、第一连接部分;82、第二连接部分;
[0025]101、盖片;107、外壳;1072、第二部分;108、焊缝;1081、第一连接部分;1082、第二连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第一实施例
[0028]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扣式电池,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盖板组件和外壳7,盖板组件包括盖片1,盖片1具有与外壳7贴合的贴合面,盖片1与外壳7通过焊缝8连接,焊缝
8在贴合面的延展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壳体的厚度。
[0029]这样扣式电池的壳体在焊缝8连接位置处的厚度最薄,可以利用焊缝8厚度较薄的特点,在扣式电池内部压力较大时,使内部气体冲破焊缝8,及时释放掉扣式电池内部的压力,防止扣式电池发生爆炸,这种在盖片1与外壳7连接位置处设置焊缝8的结构方便在扣式电池外部操作,而且对工艺要求较低,并且能够使扣式电池具有较好的防爆可靠性。
[0030]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盖板组件还包括极柱2和绝缘胶层3,盖片1大体呈圆形片状结构,盖片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极柱2包括第一柱体21和连接在第一柱体21的背向极芯4的一侧的第二柱体22,第二柱体22的截面积小于第一柱体21的截面积,第二柱体22穿过通孔,第一柱体21和第二柱体22均为圆柱体,第二柱体22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孔壁面之间间隔布置,第一柱体21位于盖片1的朝向极芯4的一侧,第一柱体21与盖片1之间通过绝缘胶层3粘接。
[0031]扣式电池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极芯4、正极耳5和负极耳6,正极耳5连接在极芯4与极柱2之间,负极耳6连接在极芯4与外壳7之间。
[0032]外壳7包括第一部分71和第二部分72,第一部分71为圆形板状结构,第一部分71与盖片1间隔布置,第二部分72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第二部分72位于第一部分71的朝向盖片1的一侧,第二部分72的端部与第一部分71的外边沿连接。盖片1上的贴合面位于盖片1的朝向极芯4的侧面上,即第二部分72的背向第一部分71的端面与盖片1的朝向极芯4的侧面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盖板组件和外壳,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片,所述盖片具有与所述外壳贴合的贴合面,所述盖片与所述外壳焊接,以在焊接处形成焊缝,所述焊缝在所述贴合面的延展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与所述外壳连接处设置有熔池,所述焊缝位于所述熔池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池的池壁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包括位于所述盖片上的第一弧形部和位于所述外壳上的第二弧形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盖片间隔布置,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朝向所述盖片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盖片贴合;所述焊缝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半径,所述焊缝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盖片的背向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面位于所述盖片的朝向所述扣式电池内部的侧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金请求不公布姓名季德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