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的柔性丁烯-1共聚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391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50
本公开涉及一种丁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管的柔性丁烯

1共聚物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低挠曲模量的丁烯

1/己烯

1共聚物,该丁烯

1/己烯

1共聚物可以用于制备管,特别是地板下加热管(UFH管)。

技术介绍

[0002]丁烯

1聚合物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特别地,具有高结晶度的丁烯

1聚合物通常特征在于在耐压性、抗蠕变性、冲击强度方面的良好特性,并且可以用于制造替代金属管的管。
[0003]它们在UFH管领域中应用的关键要求之一是柔性(低挠曲模量)和足够高的结晶度以及熔点的优异组合,其提供耐压性和耐热性。
[0004]满足此类要求的丁烯

1/丙烯/乙烯三元共聚物公开在WO2008132035中。
[0005]现已发现,丁烯

1与己烯

1的特定共聚物提供柔性、熔点和结晶度的进一步改善的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公开提供了具有以下特征的丁烯

1与己烯

1的共聚物(下文称为“共聚物”):
[0007]1)己烯

1共聚单体单元的含量为从2至4重量%,优选从2至3.5重量%,特别是从2.2至4重量%或从2.2至3.5重量%;
[0008]2)熔化温度TmI等于或高于115℃,优选等于或高于117℃。
[0009]所述己烯

1共聚单体单元的量是相对于共聚物的总重量。
[0010]除了高熔点之外,本专利技术共聚物具有高结晶度和相对低的挠曲模量,其转化为良好的柔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除了己烯

1之外,本专利技术共聚物可以含有其他烯烃共聚单体单元,条件是TmI不达到小于115℃的值。
[0012]因此,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共聚物”还包括含有两种或更多种除丁烯

1以外的单体单元的聚合物。
[0013]然而,优选其中己烯

1单元是唯一类型的共聚单体单元(不存在其他类型的共聚单体单元)的共聚物。
[0014]本专利技术共聚物中可选的共聚单体单元的实例是选自乙烯、丙烯、戊烯

1和具有从7至10个碳原子的α

烯烃如辛烯

1的共聚单体单元。
[0015]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共聚物的TmI为从115℃至120℃,更优选从117℃至120℃。
[0016]熔化温度TmI是可归因于共聚物的晶形I的熔化温度。
[0017]为了测定TmI,将共聚物样品熔化,并且然后以1℃0/分钟的冷却速率冷却至2℃0,
在室温下保持10天,并且然后通过冷却至

20℃,并且然后以对应于1℃0/分钟的扫描速度加热至2℃℃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在该加热运行中,将热谱图中的最高温度峰作为熔化温度(TmI)。
[0018]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共聚物具有以下附加DSC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0019]‑
在以10℃/分钟的扫描速度的第二DSC加热扫描下测量的从105℃至109℃的熔化温度TmII;
[0020]‑
通过DSC以10℃/分钟的扫描速度测量的从68℃至75℃的结晶温度T
c

[0021]在一个熔化周期(第二次DSC加热扫描)之后测定所述TmII温度值。
[0022]因此,由于它们在第一次熔化聚合物样品之后进行的加热运行中测量的事实,此类TmII温度值可归因于本专利技术共聚物的晶形II。
[0023]假如检测到多于一个熔化峰或结晶峰,则将最强峰的温度视为TmII或T
c

[0024]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共聚物具有从0.1至10g/10分钟,更优选从0.1至1g/10分钟的MIE,其中MIE是根据ISO 1133

2:2011在190℃/2.16kg下测量的熔体流动指数。
[0025]本专利技术共聚物可以优选地具有以下附加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0026]‑
X射线结晶度为从48%至53%;
[0027]‑
在0℃下可溶于二甲苯的级分的含量为等于或低于8重量%,更优选等于或低于6重量%,在所有情况下下限优选为3.2重量%,所述量是相对于共聚物的总重量。
[0028]本专利技术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MWD)通常可以包括在宽范围内。然而,为了实现管制备中的易加工性和最终机械特性的最佳平衡,当根据通过GPC分析测量的Mw/Mn(其中Mw是重均分子量,并且Mn是数均分子量)表示时,MWD值等于或高于4,特别是等于或高于5,或等于或高于5.8,或等于或高于6是优选的。
[0029]在所有情况下,Mw/Mn值的优选上限为9。
[0030]大于5的Mw/Mn值通常被认为相当于宽MWD。
[0031]单独地或与所述Mw/Mn值组合地,本专利技术共聚物优选具有通过GPC分析测量的从1,000,000至2,500,000g/mol的Mz值,其中Mz是z平均分子量。
[0032]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共聚物具有从2至4的Mz/Mw值。
[0033]可选地,本专利技术共聚物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0034]‑
在模塑后30天,根据标准ISO 178:2019在压缩板上测量的从200至300MPa,更优选从220至280MPa的挠曲模量;
[0035]‑
在模塑后30天,根据ISO180:2000在根据ISO 8986

2:2009的压缩板上测量的在23℃下的从30至65kJ/m2,特别是从35至60kJ/m2的Izod抗冲击性值;
[0036]‑
在模塑后30天,根据ISO180:2000在根据ISO 8986

2:2009的压缩板上测量的在0℃下的从20至50kJ/m2,特别是从20至45kJ/m2的Izod抗冲击性值;
[0037]‑
在模塑后30天,根据标准ISO 527

1:2019在压模板上测量的从250%至350%的断裂伸长率。
[0038]本专利技术共聚物可以通过丁烯

1的低压配位聚合,特别是通过丁烯

1和己烯

1(和任何附加共聚单体)与基于负载在氯化镁上的钛的卤代化合物(特别是TiCl4)和助催化剂(特别是铝的烷基化合物)的齐格勒

纳塔催化剂聚合而获得。
[0039]特别地,本专利技术共聚物可以通过在立体定向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单体来制备,该
立体定向催化剂包括(i)包括负载在MgCl2上的Ti化合物和内部电子给体化合物的固体组分;(ii)烷基铝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丁烯

1与己烯

1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具有以下特征:1)己烯

1共聚单体单元的含量为从2至4重量%,优选从2至3.5重量%,特别是从2.2至4重量%或从2.2至3.5重量%;2)熔化温度TmI等于或高于115℃,优选等于或高于1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具有从0.1至10g/10分钟,更优选从0.1至1g/10分钟的MIE,其中MIE是根据ISO 1133

2:2011在190℃/2.16kg下测量的熔体流动指数。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具有从48%至53%的X射线结晶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具有通过DSC以10℃/分钟的扫描速度测量的从68℃至75℃的结晶温度T
c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具有在0℃下可溶于二甲苯的级分的含量为等于或低于8重量%,更优选等于或低于6重量%,在所有情况下下限优选为3.2重量%,所述量是相对于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